吉明月+張麗影
經濟的發展使得企業對勞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素質教育的不斷提高,勞動力是否夠能在進入企業時就具備相關的職業技能,成為企業考察新員工的重要指標。中職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逐年提高,在為社會提供具備職業技能人才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么中職學校如何能夠通過正確的職業指導教學來培養出對企業更有實效的學生呢?以下是筆者對這個問題的淺析:
一、中職學校職業指導教學的重要性
1918年,美國教育協會第一次將職業指導作為中學必須開設的一門課程,職業指導這門學科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可見,職業指導這門課程對中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職業指導能夠提高學習效果
通過職業指導,有利于培養中職學生的職業意識,鞏固專業思想,增強學習動機。當學生們有了職業意識后,就會主動的將對自己職業的認識貫徹到職業行為中去,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工作效率,對未來的職業發展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職業指導能夠改變職業觀念
通過職業指導,有利于中職學生培養正確的職業觀,糾正職業偏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21世紀,我國對技能型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這也是近年來中職學生就業率一直高于本科生的重要體現。通過職業指導,能夠讓中職學生形成科學的職業觀,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薪、熱門的職業。
(三)職業指導能夠提高就業能力
通過職業指導,有利于提高同學們的職業生涯設計能力、求職能力、職業適應能力和創業能力。職業指導不僅是一套科學的理論體系,而且是一種科學的應用技術。它可以幫助中職學生了解社會和職業狀況、熟悉就業政策、認識自我個性特點,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從而擁有一份適合自己的好工作。
二、中職學校職業指導教學的思路
職業技能的專業性,是中職學生區本科生的主要指標,也是其優于本科生的基本特征。職業指導的教學思路對中職學生優勢的展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對中職學校就業指導教學的思路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重視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
中職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社會經濟變革和中職教育本質任務的迫切要求,也是職業指導課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一個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使中職學生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對其一生的事業發展可能都是至關重要的。職業生涯規劃最基本的意義是可以使學生了解自己,知曉自己的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擅長做什么,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后,能夠更加有效率的發揮自己的特長。職業生涯規劃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能夠促進學生潛能的激發、實現職業理想。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未雨綢繆的措施,體現為職業目標的實現做各種準備,不管職業生活中有了機會或是挫折,都能夠應對自如。
(二)理論講解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傳統教育更關注學生分數的高低,應試教育在中國仍然占據著指導地位。但是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大多具有基礎知識薄弱、自主學習能力差的特點,應試教育的方法顯然并不適合中職學生。尤其對于職業指導這樣的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應該更多的運用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講解。案例教學的優勢在于能夠更好的吸引中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從而更好的理解職業指導的教學內容。中職學校的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也就是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都能在畢業時實現就業,所以中職教育應該更加側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職業指導這門課程,案例教學能夠更好的詮釋中職教育以就為導向的教育宗旨。
(三)激發學生創業與創新精神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創業政策空前利好,創業前景更加光明。中職學校更側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實操能力的培養,這使得傳統教育中不能實現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可以在中職學校中實現。中職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課程,同時也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寬松的創業條件。教育,為立國之本。我們所處在知識經濟時代,財富來自于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競爭力就是研發能、創新能力,我們需要以適應這個時代的教育來培育我們的人才。在培養學生創業與創新精神上,中職學校責無旁貸的扛起這兩面大旗。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如何能夠更好的培養他們創業與創新精神呢?我們要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需求,明確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事半功倍;允學生的選擇:設置廣博而靈活的課程,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激發自己的潛能,使學生能夠跟隨自己的興趣與熱情去探索和實踐;給學生的支持: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支持學生對課程和教師的選擇。
在目前形式下,我國對中等職業教育有著非常好的政策上的支持,社會對職業技能型人才也是需求很大,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中職教育中職業指導作為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對整個中職教育體系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做好職業指導教學工作,對學生是各種職業能力的提高,對中職教育工作是一種促進,對社會的發展也是一種貢獻。
(作者單位:吉林省工商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