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因其發展以知識投入為主,有形資產所占比例遠低于其他類型企業,因此其融資難度極大。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帶來了新的契機,但就目前發展來看,該融資方式仍需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知識產權 科技型中小企業 質押貸款
一、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意義
1.有效解決企業融資‘抵押物”缺乏問題
技術密集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貨幣或實物形式存在的自有資本并不多,難以滿足銀行在傳統信貸體制下對風險控制的要求。通過無形資產融資的方式,打破傳統的擔保模式,突破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固定資產少、有形質押物不足、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瓶頸,實現了“抵押物”多元化,進而緩解融資難的問題。
2.積極推動企業自主創新
有效地實施無形資產質押貸款,可以增強中小企業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熱情,使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從中獲取實惠。并且通過專業的技術人員評估,使中小企業真正了解自己在市場中的地位,并進一步增強技術創新意識。如推廣專利權質押貸款,可以提高企業申報專利權的積極性,增強維權意識。
3.金融機構經營服務領域擴大
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作為一項新興的金融產品,它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金融機構的服務范圍,拓寬金融服務領域,為金融機構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市場競爭力??萍夹椭行∑髽I雖然有很高的風險,但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利潤增長快,有很高的投資價值。
二、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問題
1.企業質押貸款意識薄弱
企業管理層大多都缺乏新型融資的意識,只是將知識產權的作用局限在生產經營上,忽略了知識產權作為資產項目存在的初始價值。此外,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對債務成本比較敏感,風險的本能回避心里使他們對居高不下的融資費用望而卻步。
2.估值風險
我國的知識產權評估尚未形成系統化、規范化的體系,評估機構及其人員在沒有既定標準的情況下,很難準確界定質押物的實質價值。知識產權的無形性使得各市場主體只能以可能帶來的預期收益為基礎,風險規避者對其的估值會小于實際價值,而風險偏好者則反之,這樣一來評估價值與實際價值勢必會存在不同方向和程度的背離。此外,我國缺少專業化管理的評估機構和技術人員,沒有說服力,評估結果無法被廣泛接受。
3.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運作方式存在問題,有的政府直接干預,嚴重損害了市場效率,背離了市場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有的完全相反,政府介入程度低,引導措施無法從根本上激發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的動力。政府應該把握好這個“度”,這樣不僅可以體現產業發展意圖,而且可以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
4.風險種類及防范難度較大
知識產權自身固有的無形資產的特點,使其與有形資產的質押貸款有許多不同之處。而且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目前還存在著法律、估值和處置三類主要風險,涉及知識產權權屬認定、侵權風險、替代技術風險、價值穩定性、變現能力等許多法律和技術問題。
三、策略
1.轉變科技型中小企業認知
首先,企業要增強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在注重其科技價值的同時要積極關注其資產價值,積極利用其進行融資,擴大企業資金來源;其次,高質量的知識產權是開展質押貸款的基礎和前提,因此企業應加強科技研發能力,提高知識產權的質量;再次,科技型中小企業要積極完善公司管理結構,規范財務制度,配合金融機構了解企業情況,降低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提高企業經營能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2.增強知識產權評估的準確性和公允性
有關部門應在財政部《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的基礎上,針對知識產權的特征,分別制定專利、商標、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專門的評估指導意見或準則,更有針對性地規范和指導各類知識產權資產評估工作,增強評估的公允性和準確性。專業的評估機構應積極參與知識產權評估,在客觀完善的評估機制和制度指導下,將知識產權轉化為有形資本,從而保護質押當事人的利益。
3.健全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和中介服務
當債務人不能償還債務時,質押的知識產權能否及時變現,是債權人風險控制的核心,也是開展質押貸款的前提。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交易平臺,加強頂層設計,加大建設步伐,開展包括網上交易等各種形式的信息發布和交易活動。
4.加強政府引導和扶持
政府要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以及相應政策的宣傳,提升全社會對知識產權融資工作的認識。在保證市場化運作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對知識產權押貸款采取貼息補助的措施,也可以采取與相關機構合作成立融資性擔保機構等方式,為債權人和質押權人分擔一定的風險,從而全面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和資金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