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錦蓮 侯大智
(山西廣森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
新形勢下如何深化工程監理服務
孟錦蓮 侯大智
(山西廣森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晉中 030600)
結合實踐經驗,從績效考核、工作方針、服務特性等方面,分析了目前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新形勢下提升工程監理服務質量的策略,從而增強監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監理,績效考核,指導方針,服務品質
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現場監理項目的工程師,筆者始終堅持以建設方授權、監理合同及相關規范標準為依據,精心開展監理。下面就監理企業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及其如何解決與大家逐一探討,不足之處懇請指正。
在施工前、施工過程中,大多工程師均會向施工負責人、班組長口頭要求,而非全部書面監理指令下發。一旦發生事故,“因監理文件、指令、確認‘不到位’引發監理諸多風險或責任,”自然引發責任燒身。實際工作中有這幾種情況:總監痕跡缺失、痕跡不閉合、痕跡不全面、痕跡不及時、痕跡未及時向業主或主管部門報告。下面對現實監理中如何彌補這一短板作一論述。
1)強化總監痕跡。
作為項目總監,不僅要有預控性,更應該在首次例會交底。涉及結構安全或主要使用功能項目方案審查、監理例會、審查或主持編制監理月報及例會紀要、檢查監理日志等方面,予以明確要求且形成書面文件,同時強化及時有效性管控。
2)加強專業監理之間的互動,改變“痕跡不全面不及時”的隱患。
監理部雖然專業配置齊全,但除去例會或重要檢查之外,專業工程師相互交流機會不多,尤其體現在監理日志及各專業工程師日志、現場業務交流方面。再有,監理日志未能逐日詳實填寫,存在“一天補三天”現象。因此,就每日項目監理實況,監理部應堅持交流匯報(也可創建微信群、QQ群互動)并在監理日志中全面詳實記錄。
3)完善痕跡閉合控制。
作為區域性監理,因種種因素所致,往往一些口頭指令與書面文件、監理日志與監理通知、書面審查施工方案與實際作業指導書等事項,出現前后不符或遺漏,以致因難以閉合極易造成監理風險。監理部應在切實加強閉環控制的基礎上,針對施工方拒不執行監理指令、擅自施工、違章作業、下發監理通知不整改回復等事件,及時向建設方或主管部門書面報告。
受監理市場“同質低價”惡性競爭所累,針對監理人員的足數配置、監理費用低廉且長期拖欠、監理合同的無限期順延等窘境,已使監理企業難以為繼。故而對監理人員的績效考核,也大多無從談起。現實中月度或年終考核不可避免出現“考核無度”“考核彈性化、感情化、人為化”等弊端,工程師的主觀積極性、身份認同及歸屬感大打折扣,極大的束縛或制約了現場監理質量的快速提升。
然而市場同行競爭的殘酷現實、業主針對服務需求的階段性層次化、政府部門政策的市場化導向愈加明確。常言道“不破不立”,《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監理行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很好地指出了監理企業的發展方向。監理企業應結合企業定位、自有從業人員構成、區域項目實際,探索制定出具有鮮明企業特征,且行之有效的包括績效考核在內的企業標準;完善人員職級晉升、薪酬標準、激勵或懲戒(退出)機制。這樣才能在所屬監理工作人員中,真正實現“標準成為習慣、習慣變為規范、規范促進效益”的良性循環。
沒有良性的工作思維做指引,再多的付出也難以提升監理服務品質。現實中常被人詬病的“經驗主義,論資排輩”等現象,極大地侵蝕了監理本真實質;更何況工程項目的單件性、復雜性特征,注定了監理技術服務的復合性。試想,連設計文件看不透、驗收規范吃不準、新型檢測工具都不會用的監理,誰會授權,服務品質從何談起。
要提升監理服務的品質,筆者認為要以以下四點為指導方針:
1)以技術思維為優先,夯實監理基本根基。
堅持技術思維,扎實做好現場方案審查,材料及工藝質量驗收;工程監理作為一種具有智力密集型、技術復合型、管理集約型的建設咨詢服務組織,核心優勢就是技術。
2)以合同思維為根本,筑牢監理管控。
堅持合同思維,強化分包主體,人員資格審查。施工承包合同、監理合同是懸在施工方頭上的尚方寶劍。監理合同意味著建設方授權,施工合同則事關施工方的利益命脈。唯有牢固掌握合同條款約定、加強施工主體資格審查、嚴格工程計量、依規辦理工程支付,才能最大限度的確保建設方利益,體現監理管控的品質。
3)以風險思維為準則,規避監理風險。
及時有效簽發監理指令,消除隱患,規避監理風險;授權即責任,履職不當易引發風險,現實發生的案例無一不向監理從業人員發出警示,只有做到:“資料提前審,現場仔細查,隱患及時停,大事必須報”,力戒“超職責履行,主觀不履行,客觀不履行”,全方位、全過程以風險管控為準則,監理風險規避將成為可能。
4)以換位思考為指導,優化監理服務方式。
堅持換位思考,健全現場監理實施方式,妥善加強與有關方溝通,減少誤判。監理即監督管理,涉及管理范疇,而管理又是綜合性學科,不能以簡單的監理指令、監理例會、聯系單概括;與此同時,建設方基于保障利益而聘請監理,需監理以高品質的服務,規范或推進項目管理。故而“換位重于高位、指導高于指令、關注優于說教”,必將成為現實項目監理工程師應遵循的基本工作法則之一。具體工作中,在堅持依據合同、規范的同時,及時掌握甲乙雙方項目管理實際需求,暢通協商管道;針對現場隱患缺陷多發部位或節點,預先予以建議或指導,力戒生搬硬套、搞僵化,力求憑借務實且專業的服務維護建設方利益,同時施工方的正當權益不致受到侵害。
政策引導市場,需求激發市場,服務滿足需求贏得市場。新形勢下,特色化、專業化服務將獲得市場,會受到政策支持,監理得以生存發展;劣質低下服務,必將遭到市場淘汰、退出歷史舞臺。企業如此,從業人員更是同理。
如何向社會提供特色化、專業化服務,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堅持憑借核心競爭資源優勢,重新確立監理經營定位。
作為區域性監理企業,如不及早結合自身核心競爭優勢及企業發展戰略,進行清晰經營定位,仍舊“眉毛胡子一起抓”,勢必得不到業主或市場的親賴及認可,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2)堅持強化個人執業管控,建立并完善工程師業績信用評價。
工程師業務水平的好壞,直接決定企業的生存命脈。但現實尷尬之處就在于,大多數中小型監理企業針對工程師的業績信用評價,依然停留在極為傳統狀態。不僅如此,受多起業績因事故而遭到判罰所觸動,多數工程師徘徊在“去與留”的十字路口。企業外受廉價監理費所困,內因員工心神不穩而焦慮。內憂外患之下,始終難以破釜沉舟,行改革之舉。
業績信用評價的建立及完善方法如下:
a.以政策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結合企業定位及現實人員構成,制定并不斷完善工程師業績評價標準,優化各項監理要素指標架構,堅持剛性指標(質量、安全)與動態績效相結合,凸顯建設方及其他參建主體評價比重,確保激勵清晰、約束嚴明。
b.完善內部競爭機制,實施薪酬激勵、職務晉升、評優先進與競爭聯動,確保優勝劣汰。
c.配套完善以總監為主的責任保險保護機制,基于工程項目水文、地質、氣象等條件環境的不可預見性、參建主體構成的復雜性,在強化落實總監負責制的同時,應專項列支責任事故保險費用,確保總監及項目所屬工程師安心盡力的提升監理服務質量。
3)堅持多元化發展,確保監理服務特色化、專業化。
建筑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導致不同的建設主體衍生出不同的業務需求,監理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模式菜單化、階段化、特色化,將成為未來新常態。筆者認為監理企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a.依托所處區域建筑市場實際,結合自身核心競爭優勢,深入研判城市規劃發展趨勢及城市功能定位,科學細分既定或潛在服務主體需求,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合理優化整合既有資源、完善項目組織管理機構,進而輸出符合目標群體利益訴求的監理服務。
b.新常態下,隨著新型建筑的涌現、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的多樣化,“單槍匹馬走天下”的時代已然終結,唯有“抱團取暖”,通過聯合體、戰略聯盟與協作,市場競爭優勢方能明顯增強,甚至采取上下游橫向或縱向一體化兼并重組,才可做大做強。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建筑業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建筑市場的深化改革成為時代必然。曾經市場寵兒渾然倒下的教訓歷歷在目。面對市場中存在的問題,監理企業只有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完善、深化監理服務,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生存、發展。
[1] 黃林青.建設工程監理概論[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2] [2014]92號,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Z].
[3] 周 祺.如何規避監理風險[J].建設監理,2016(4):48-50.
[4] 國發[2016]48號,國務院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Z].2016.
[5] 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監理行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Z].2016.
How to deepen the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ervic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eng Jinlian Hou Dazhi
(ShanxiGuangsenProjectManagementLimitedLiabilityCompany,Jinzhong03060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working policy,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aspects,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supervision work, and discussed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ervice quali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o a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upervision enterprises.
supervisi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guidelines, service quality
1009-6825(2017)10-0250-02
2017-01-24
孟錦蓮(1981- ),女,工程師; 侯大智(1974- ),男,工程師
TU71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