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民,段志強,牛曉東
(1.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山東 濟南 250014)
跨流域調水工程運行管理模式探討
張貴民1,段志強2,牛曉東2
(1.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4;2.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山東 濟南 250014)
簡要介紹了山東省引黃濟青、南水北調、膠東調水等三大跨流域調水工程概況,分析了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特點及運行環境,初步探討了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近期運行管理模式,為工程運行管理提供參考,從而發揮工程效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跨流域調水工程;特點;運行管理模式
人多地少水缺是山東省長期面對的基本省情,水資源短缺是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緊缺的矛盾,自上世紀80年代起,相繼興建了引黃濟青、南水北調、膠東調水等跨流域調水工程。2013年11月,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水,標志著山東省“T”字型骨干水網基本形成。
1.1 引黃濟青工程
引黃濟青工程是保證青島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大型調水工程,自黃河打漁張閘引水,輸水線路途經博興、廣饒、壽光、寒亭、昌邑、高密、平度、膠州、即墨等9個縣(市、區),線路全長252.5km;沿途設宋莊、王耨、亭口三級泵站,由棘洪灘泵站提水入棘洪灘水庫調蓄,泵站設計總揚程35.8m。打漁張引黃閘設計流量120.0m3/s,引黃濟青渠首閘設計流量38.5m3/s,棘洪灘水庫總庫容1.58億m3,調節庫容1.104億m3,設計最高蓄水位14.2m,入庫泵站設計流量23.0m3/s,向青島市供水規模33.23萬m3/d,凈供水規模30.0萬m3/d。
1.2 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山東段工程自蘇魯省界進入韓莊運河,經臺兒莊、萬年閘、韓莊三級泵站提水進入南四湖的下級湖,由二級壩泵站提水進入南四湖上級湖,經梁濟運河、柳長河并通過長溝、鄧樓、八里灣三級泵站提水入東平湖,經東平湖輸水后,分兩路分別向黃河以北和膠東地區供水。向黃河北供水線路經穿黃隧洞過黃河,自流進入小運河至臨清,向北經七一、六五河進入新建的大屯水庫調蓄,并具備向河北、天津應急供水的條件;向山東半島地區供水線路,由東平湖渠首閘引水,經膠東輸水干線輸水,向濟南市及其以東地區供水,新建東湖和雙王城兩座調蓄水庫。供水范圍包括魯南、魯北地區和山東半島,涉及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淄博、東營、濱州、聊城、德州、棗莊、濟寧和菏澤等13個地市、61個縣(市、區)。供水目標為補充山東半島和輸水沿線城市的生活、環境和工業用水,并適當兼顧農業和其他用水。
1.3 膠東調水工程
膠東調水工程自黃河打漁張引黃河水,利用現有的引黃濟青工程輸水至昌邑市宋莊鎮,在引黃濟青輸水河設計樁號160+500處設宋莊分水閘分水,沿萊州灣新辟輸水明渠至龍口市黃水河泵站,再經壓力管道、隧洞及暗渠輸水至煙臺市門樓水庫,在門樓水庫北岸新建高疃泵站向牟平和威海送水,利用隧洞及壓力管道輸水至米山水庫。輸水線路經過博興、廣饒、壽光、寒亭、昌邑、平度、萊州、招遠、龍口、蓬萊、棲霞、福山、萊山、牟平及文登等15個縣(市、區),輸水線路長469.2km。沿線11級泵站提水,其中利用引黃濟青工程2級泵站,新建9級提水泵站,設計揚程335.9m;設計流量22.0m3/s~4.8m3/s,校核流量29.0m3/s~6.2m3/s。
2.1 保障性調水工程,與當地降水密切相關
根據山東省降水和水資源可利用量分析,水資源短缺是基本省情。但對于某一地區而言,豐、平、枯水年交替發生,因此,受水區并非年年缺水,在豐水年或平水年份水資源可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在枯水年、特枯水年或者連續枯水年,就會出現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甚至發生供水危機,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威脅,需要通過跨流域調水工程調水,才能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和供水危機。
2.2 工程屬開放結構,外部影響大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利用了韓莊運河、梁濟運河、柳長河、小運河、七一、六五河等河道及南四湖、東平湖等湖泊,引黃濟青工程也利用了部分小清河分洪道子槽及吳溝河輸水,調水工程屬于開放結構,在實際運行中存在功能交叉、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問題,例如,調水與防洪除澇、水產養殖及航運間存在相互影響等,運行管理受外部影響,不僅增加了運行管理的復雜性,同時也對水質存在潛在的污染風險。
2.3 多目標供水運行管理和水價體系復雜
大多數跨流域調水工程都是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具有多目標性,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也不例外,其主要供水目標是城市工業和生活用水,同時還兼顧農業、生態和航運用水。跨流域調水工程供水目標多,用戶結構復雜,這將導致管理運行和水價體系過于復雜,也增加了工程運行管理的難度。
2.4 工程類型多,運行調度難度大
從調水工程組成看,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涉及南水北調、引黃濟青及膠東調水三大工程,工程內容涵養輸水、調蓄和水質保障等;南水北調工程還有主體工程和地方配套工程;從功能上,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除承擔調水功能外,還兼具防洪除澇功、雨洪資源利用、航運、生態調水等多種功能。所以,工程體系和功能較為復雜,這也增加工程運行管理的難度。
2.5 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
一是從國家層面,南水北調工程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期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指揮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協調管理,運行初期成立了南水北調東線總公司負責工程運行管理;南水北調水量調度管理屬于國家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復實施,根據《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南水北調工程的水量調度、運行管理工作;因此工程的運行管理需要與國家有關部門協調銜接。二是從流域層面,工程的運行管理還涉及到黃河水利委員會、淮河水利委員會和海河水利委員會等水利部流域機構之間的協調。三是從省際層面,南水北調工程需要從江蘇境內調引長江水,需要與江蘇省溝通協調;在向河北、天津應急調水時還將涉及河北及天津的溝通協調。四是從省內層面,工程管理和水量分配涉及水行政主管部門;調水工程利用現有河道、湖泊等,存在功能和管理交叉問題,需要與現有工程的管理主體協調。五是從運行管理主體方面,引黃濟青和膠東調水工程的運行管理主體是山東省膠東調水局,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管理主體是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運行主體為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涉及多部門、多主體,管理關系復雜,這無疑增加了運行管理中的協調工作和難度,也對工程的運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運行管理中需要統籌協調各種外部和內部關系。因此,從長遠看,實現“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統一運行”是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客觀要求和良性運行的根本保證。但考慮到現狀管理體制,近期應在省政府的領導下,各相關部門有機配合,充分發揮省水行政主管部門水資源統一監督管理職能,在水資源統籌配置的基礎上,實行“統一調度、分段管理、統一運行”的運行管理模式是發揮工程效益和良性運行的有效保障。
3.1 堅持省政府領導,多部門配合與協調聯動
堅持省政府領導,可以從全省大局出發,正確處理工程管理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可以協調國家、地方、流域、區域、部門等各種重大關系,為工程管理運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以從全省水資源保障大局出發,有效發揮工程對全省水資源配置的支撐保障作用。
3.2 堅持水資源統籌配置
水資源統籌配置是水資源作為戰略性保障資源的必然要求,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管理運行的內在要求。
3.3 實行統一調度運行分段管理模式
近期應在省政府領導下,以現有管理運行單位為基礎,以水資源統籌配置為手段,實行“統一調度、分段管理、統一運行”的管理運行模式。
3.4 發揮沿線建管職能,保障調水工程效益
充分發揮各級建管機構職能,負責轄區內配套工程的運行管理,按照水量調度計劃接納水量,按照水費征收方案協調地方財政征收水費等;通過沿線建管機構,可以形成全省上下協調的水資源管理配置體系和工程管理格局,有利于保障跨流域調水工程持續發揮效益。
山東省跨流域調水工程是緩解水資源短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工程,是構建山東水網的骨干工程,是保障山東省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的重要支撐,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工程建成后,如何管理好、運行好、保護好工程,確保運行安全有效、持續發揮效益是必須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科學合理的管理運行模式將保障工程效益發揮。
(責任編輯遲明春)
F426.91
B
1009-6159(2017)-01-0029-02
2016-02-24
張貴民(1972—),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