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忠偉
(煙臺市城市水源工程管理局,山東 煙臺 264008)
煙臺市城市供水格局存在問題及對策
石忠偉
(煙臺市城市水源工程管理局,山東 煙臺 264008)
建成區供水格局的弊端困擾已經影響到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的持續干旱,更是造成了城市供水緊張局面。本文從供水現狀入手,查找問題弊端,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煙臺市;城市供水;水資源利用
隨著煙臺市建成區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六區城市功能的不斷集聚,對城市供水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對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來,煙臺市利用膠東調水干線工程建成了以門樓水庫、高陵水庫、永福園地下水庫和膠東調水等工程為骨干的雙水源一體化城市供水工程網絡,實現了河庫聯網,多水源優化調度,緩解了工程性缺水問題。但是,供水格局不合理等影響供水安全的因素日益突出,用水管理粗放等狀況不容樂觀,已經威脅到這座城市的供水安全。
目前,煙臺市區主要供水水源地有:門樓、高陵、瓦善水庫及沁水河地表水,外夾河、內夾河及辛安河地下水等,配套供水水廠主要有宮家島、陌堂、牟平區一水廠、清泉一水廠等14座供水水廠,涉及供水企業6家,部分供水企業地表水處理工藝和能力不足,供水及監測能力參差不齊,重復和盲目建設問題依然存在,常年無秩序、無節制地掠奪性開采地下水源供水。
同時,現行的分體化供水體制使得供水聯網聯供難以實現,呈現出“九龍治水、各自為政”的供水格局,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居民供水得不到有效保障。
2.1 供水格局劃分不合理
由于歷史原因,同一行政區范圍內居民生活用水由多家供水企業負責。以萊山區為例,僅萊山區就有3家供水企業,分別為市自來水公司、牟平區供水總公司和清泉自來水公司。僅煙臺大學,更是有2家供水單位進行供水,管網的重復建設造成極大浪費,容易出現“一條水管爆,三家企業到”的尷尬局面。
2.2 供水保障能力薄弱
由于6家供水企業的性質屬性不同,導致在供水設備、檢測能力、檢測設備配置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造成了各個水廠的水質有所不同。部分供水區域頻繁停水,影響到區域內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供水安全沒有保證,存在著極大公共飲水安全隱患。
2.3 管網重復建設嚴重
現有供水體系是在原行政區劃內形成的,但是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行政區劃進行調整,但供水管理體系卻仍然維持原樣,導致了供水管道的重復建設,造成了極大浪費,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問題仍然存在,供水危機頻發。
2.4 資源保護利用不足
在目前各自為政的供水格局下,供水設施建設、運行管理、應急處置等方面也是相互獨立,缺乏對水質監管、供水質量、服務標準等方面的統一管理,缺乏對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統籌協調,極易造成地表水保護利用不足,地下水資源無序掠奪開采。
3.1 加快推進建成區供水融合
加快建成區供水融合,構建統一供水大格局,逐步實現城市水務一體化管理。這不僅可以對有限的水資源進行統一規劃調配、科學合理利用,避免造成浪費和無序競爭開采,保障供水安全,而且還可以統一規劃供水建設,合理布局供水設施,避免重復建設造成嚴重浪費。
3.2 強化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要按照“優先使用地表水”的原則,加大客水、中水、雨洪水的利用,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優化地下水開采布局,嚴格控制現有地下水資源開采量,封井限采超采區,逐步實現地下水資源采補平衡。以膠東調水及本地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為重點,構建雙水源一體化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行政執法,構建監管有力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系,打造以本地地表水、地下水為主,外調水為輔的多元化供水保障體系。
3.3 試點實施分質供水
實行分質供水就要求居民家中有三種水龍頭,第一種是直飲水,可用于日常飲用;第二種是自來水,可用于洗衣、洗澡等;第三種是經過處理的中水,用于拖地、澆花、沖洗馬桶等。建議由政府牽頭,在部分小區內實施分質供水試點,逐步規模化推廣實施管道直飲水新模式,讓家家戶戶隨時都能喝上直飲水,實現水質實時監測、定期檢測并及時公布、確保飲水安全。
3.4 探索實施供水需求側管理
供水需求側管理強調綜合利用制度、技術、經濟、法律等有效措施,引導用水戶優化用水方式,規范用水行為,提高終端用水效率,實現最小成本的水資源服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原則,符合國家發展戰略,是創建節約型社會,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一是要注重以用水定額管理為基礎的精細化管理,改變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精耕細作”,實現高效用水。二是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調動用水戶積極參與,協助用水戶改變用水方式,實施“一戶一表、計量出戶”改造,提高終端用水效率。三是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鼓勵用水戶安裝節水設備,提高節水器具普及率和利用率。同時,加強節水工作宣傳,積極引導用水戶參與到供水需求側管理這項工作中來,并以優質的供水服務滿足用戶的用水需求。
(責任編輯遲明春)
S277.7
B
1009-6159(2017)-01-0053-02
2016-07-07
石忠偉(1983—),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