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群
【摘要】本文通過深入了解蓉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體系,分析其開展情況及實際效果,結合社會工作相關專業知識,探索更加優化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措施,并提出更加行之有效、服務更加全面的建設思路。
【關鍵詞】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蓉茉社區;社會工作
國家統計局權威發布最新統計數據:2015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74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80萬人,60周歲以上人口22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6.1%,65歲及以上人口14386萬人,占總人口的10.5%,中國老齡化在加劇。根據南寧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關于老年人口的數據公布,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南寧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165944人,占全市人口比例15.75﹪。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60歲以上的人口占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總數的10%或以上,或者65歲以上的人口占該地區人口總數的7%或以上,這個國家或地區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改革開放38年,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醫療技術日益發達,人均壽命越來越長,我們在為國家的發展歡呼時,也不難發現社會有些問題越來越凸顯,以上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并且按照這種趨勢,中國的老齡化趨勢每年都在攀升,老齡人口龐大,如何應對老齡化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很多專家學者就如何應對老齡化問題提出了很多方案。本研究選取南寧蓉茉社區,針對老齡化現狀深入了解該社區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具體措施,重點對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結合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并提出更加全面、科學的解決方案。
一、蓉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現狀分析
南寧市蓉茉社區成立于2002年6月,社區管轄面積約4.171平方公里。2015年該社區居住人口11265戶,共29690人,其中老年人口4008人,占總人口13.5%,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定義的老齡化社會。社區內駐有南寧市東方外國語學校、廣西警察高等專科學校、廣西南方電網、中石化輸油管理處、廣西武警水電三支隊、廣西武警水電四支隊、海茵國際花城小區、龍胤花園小區、東方廣場等42個單位和住宅小區。服務區域主要是海茵小區、鳳凰城小區、聯發小區、路橋小區等住宅小區及自建房。其中開放式無物業管理的小區(私宅)5個,農貿市場1個,自發形成的夜市街1條(富興路),是一個典型的混合型社區。2014年1月起社區推行了網格化管理。社區黨支部黨員人數41人,黨員義工、愛心志愿小分隊10個,志愿者共1000多人。社區內設黨群服務大廳、勞動保障服務站、城鄉低保服務站、警務室、計生服務室、黨員活動室、健身娛樂室、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人口學校、農家書屋、籃球場等工作機構和活動場所。
蓉茉社區在積極應對老齡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眾多應對老齡化策略上,該社區引入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本文就該社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結合社會工作相關專業知識,探索更加優化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方法,并提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新思路。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又稱“托老所”,仿照托兒所的建設思路,是一種老年人白天入托,由中心的工作人員安排日常生活,晚上回家享受天倫之樂的一種養老新模式。
蓉茉社區應對社會老齡化采用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模式來服務老人。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主要通過政府出資購買、專業養老機構進駐社區來建立老年人服務體系。2014年政府向社會招標,社會機構投標,最終“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中標并進駐了蓉茉社區。
(一)服務內容。“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主要為有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服務,為老年人提供豐富其日間生活的服務,如體育活動、休閑娛樂等活動。不提供日間飲食和住宿,不接收半自理的老年人和喪失自理能力的老人,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社區老人自愿自行來到社區參加活動,目前每天來到社區接受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服務的老人一般在200人左右。
(二)設施的配套。進駐蓉茉社區的“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有一個200平方米的大廳,大廳里分割出一塊地方建設廚房,里面有完整的廚房用具,社區老人在慶祝活動需要用到廚房時就可以使用。大廳的主體部分擺放著幾張麻將機、兩臺助跑器、一些可供臨時休息的桌椅,大廳的角落里陳列這一些報紙和刊物,這就是該日間照料中心的主要設施設備。
(三)工作人員。“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進駐社區時有兩名工作人員負責該社區老年人的服務與管理,但目前主要是組織老年人進行日常活動,只有一名管理人員,在老年人活動中主要起指導作用。
(四)老年人主要的文化體育生活。“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與“恩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合作,在蓉茉社區組建六個老年人藝術團隊,蓉茉歌舞團隊、蓉茉樂器團隊、榮茉合唱團隊、蓉茉書法團隊、蓉茉攝影團隊和蓉茉瑜伽團隊。“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和“恩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會工作者,通過發動社區內有號召力的老人,挖掘蓉茉社區內有藝術功底的老人擔任各藝術團隊的隊長。同時,還積極聯系社會資源,舉行團隊排練、節慶演出、開展講座、展示作品等活動。社區還注重老年人的體育鍛煉,社區二樓是健身運動房,里面有助跑器等運動器材,社區在集體運動層面也做了安排,每年舉行一次大型的老年人排球賽。“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通過舉行文化和體育項目,豐富老年人的文化體育生活。
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體育生活,為加強社區老人的溝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為該社區的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實現作出了貢獻。由于蓉茉社區采用日間照料中心服務老人的方式推行時間較短,經驗較少,其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現狀的服務還存在一些不足。
二、蓉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存在的不足
(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服務內容較少,服務內容沒有針對不同的老年群體。進駐蓉茉社區的“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主要開展一些老年人娛樂活動,主要體現在藝術文化、體育和娛樂三個方面,沒有關注到老年人的飲食起居、衛生醫療和心理輔導等方面的需求。服務對象單一,目前中心主要是針對完全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對于半失能和全失能的老人,該日間照料中心沒有提供相應的服務,所以很多老年人的需求特別是特殊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是很難滿足的。
(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設施設備不健全。蓉茉社區日間照料只有一家“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而這家日間照料中心只有一個200多平方米的大廳和一個廚房,大廳里有一些簡單的娛樂設備,這些設施的設計也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忽略了老年服務設施本應具備的防滑、防碰撞、防摔跤的功能,同時沒有老人的休息床位,也沒有老人常用的醫療設備,這個日間照料中心的設施實施還相對比較缺乏。
(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工作人員不足。蓉茉社區剛剛引進“康之橋社區家庭服務中心”時,有兩名工作人員,而現在主要是讓社區老人自行開展娛樂活動,日間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員主要起指導作用,現在只有一名工作人員。也沒有組織志愿者參加幫助服務老人的工作,缺乏醫療人員、心理輔導人員、文體活動教導員等相關人員,所以目前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員是不足的。
三、探討進一步提升蓉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服務水平
(一)謀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和運營資金來源多元化。資金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和運行的基本保障,蓉茉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主要是由政府出資,但政府出資有限。要進一步發展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必須要有多渠道的資金來源作為保障。社區除了爭取政府支持外,應該尋求社區居民出資、社會組織投資和社會慈善捐款等方式籌集資金,確保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有足夠的資金保障。
(二)拓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服務內容,滿足不同老年群體需求。第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該滿足來這里接受服務的老人的用餐需求,老人白天還要回家做飯,在社區照料中心和家庭兩邊跑,增加老人負擔。第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針對性開展老年人醫療衛生方面的服務,提升老年人醫療衛生常識,提高老年人身體健康指數。第三,應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為老年人開設心理輔導中心,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第四,社區目前主要針對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的娛樂和體育文化生活,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開辦一些針對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的服務項目,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體的需求,惠及社區所有老年人群體。
(三)完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設施,為更好服務老年人提供良好條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擴大建筑面積,增加老年人休息、娛樂、醫療、輔導等養老需要的設施。比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開設照顧半失能或失能的老人的服務,讓照料中心有人對他們白天的起居進行照顧,減輕他們家庭照顧老人的負擔,讓社區照料中心分擔一部分困難,真正實現社區養老。
(四)更多引進專業老年人服務人員和專業社會工作者,接收和培養愛心人士充當日間照料中心志愿者,提高服務人員數量和質量。第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提高工作人員薪酬收入,招聘有專業老年人護理知識的工作人員,壯大工作人員隊伍。建立社區工作人員考核制度,考核指數與服務人員、服務水平直接掛鉤,從而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第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應引進社會工作者,讓社會工作者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挖掘老年人的潛能,實現老年人的自助。第三,挖掘社區中有愛心的老年人,培養和發展一批有愛心、有號召力的老人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志愿者,并對他們進行建檔立卡,統計志愿服務時數,志愿者年老后如需要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給予特殊照顧時,可以免費享受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志愿服務。同時發動社區內的年輕人來參加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當志愿者,特別是周圍的大學生群體,也對他們進行建檔立卡,如果他們家有老人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需要服務時,可以優先或者適當減免他們的費用,對參加志愿者的人,可以對他本人或者他們的家人給予愛心回饋,鼓勵社區居民加入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當志愿者,關愛社區老人,促進社區人力資源有效利用。
(五)加大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宣傳力度,提升服務水平的知名度。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在中國還是處于探索和發展階段,而在南寧也是新發展階段,對于蓉茉社區才剛剛引進兩年。經調查研究發現,該社區管轄范圍內還有很多老人不知道社區有日間照料中心,更不知道中心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所以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應該通過社區網站、社區宣傳欄、發宣傳單和工作人員上門宣傳等形式讓居民了解日間照料中心,這樣才能提高社區日間照料的知名度。
四、結語
蓉茉社區引進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的養老活動提供了方便,也為周邊社區提供了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樣板。但由于目前社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服務項目尚較為單一,服務設施還較為簡陋,服務群體不夠普及。通過對其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探索出更加行之有效、服務更加到位齊全的服務體系。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對該社區老齡化的問題上應對上提供一些參考,以南寧市蓉茉社區為例,推廣為更多的地方社區,希望全國的社區的老年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參考文獻】
[1]陳鵬,劉宇,王敏.國外及我國港澳臺地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開展狀況及啟示[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1):67.
[2]榮增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青海西寧市為例[N].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13,13(2):19.
[3]陳偉.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中日間照顧中心服務體系的構建[N].河海大學學報,2010(1):45-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