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霞
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審計監督能否發揮作用的直接體現,審計整改效果的好壞關系到審計監督效能否真正實現,是評價審計工作執法效果的重要標準。但在實際審計工作中,往往是審計項目結束后審計整改沒能及時跟上,“重審計輕整改”嚴重影響了審計監督效能的實現。
一、當前審計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審計整改工作,出臺了一些相關的制度和辦法,審計整改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存在審計整改不到位、屢審屢犯的現象,主要以下幾方面:
(一)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整改不到位
思想上不夠重視,行動遲緩,致使審計整改難以落實,特別是責任追究力度不大,行政問責流于形式,失之于寬、失之于軟,懲戒和警示作用發揮的不夠好。從被審計單位層面看,存在消極應對、敷衍應付以圖蒙混過關的心理,開展實質性整改的愿望不強,不肯舉一反三從源頭上消除問題產生的根源;再者,有的被審計單位避重就輕,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進行“選擇性整改”。這種認識直接導致了審計整改難、審計整改浮于表面的現狀;從實施審計者來看,審計結果多關注發現問題,少反映整改情況,重審輕改。一些審計人員存在“一審了之、一罰了之”的觀念,在提出審計整改建議時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沒有從問題發生的制度、體制和機制方面找原因。另外,一些內審人員提出的整改建議官話、套話連篇累牘,使被審計單位抓不住整改的“牛鼻子”,從而使審計整改流于形式,無果而終。
(二)制度缺失和執行不到位,造成審計整改難
審計整改相關制度未建立完善。首先未建立完善審計報告制度,一是整改工作責任部門未將整改情況報告被審計單位高管層;二是審計項目組、審理崗位未將整改情況報告審計部門負責人;三是審計部門未將重點問題的整改情況報告公司高管層。其次是未建立完善審計整改考核及問責制度,整改工作未納入被審計單位經營者考核內容。受多種因素影響,審計發現的一些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有些問題年年查、年年有,屢次發生。第三是未建立審計整改結果通報制度,即沒有對整改不到位、拒絕整改的單位進行通報,以督促被審計單位重視審計整改工作,也未對整改質量好、效果突出的單位適當進行通報表揚,以提高被審計單位整改工作的積極性。
(三)缺乏監督合作機制,導致審計整改不徹底
審計整改監督合作機制尚未建立,沒有行之有效的部門聯動機制和科學的問責制度,導致審計整改工作由審計部門唱“獨角戲”,審計整改工作無法徹底的完成。大多數情況下,一項問題如果能引起公司高度重視,整改工作就推進的快,相反就往往如石沉大海,沒有了結果。而現實情況是,一項問題的整改可能涉及到多個部門,就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和積極行動才能促使問題的解決。
二、構建審計整改工作機制的途徑
在一定意義上講,審計作用的發揮取決于審計整改的效果,而審計整改的效果取決于審計整改機制的健全與否。按照構建審計整改工作機制的長效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及動態性原則,審計整改工作機制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著手:
(一)明確落實審計整改的責任主體
要明確落實審計整改的責任主體,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審計整改責任體系。根據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公司為督促審計整改的責任主體,對督促被審計單位落實審計整改負總責;審計部為督促審計整改的直接責任主體;有關主管部門、單位為督促審計整改的共同責任主體,負有督促審計整改的職責;被審計單位是落實審計整改的直接責任主體。
(二)建立健全審計整改聯動機制,形成審計整改合力
建立主管部門、財務、企管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審計整改聯動機制。定期召開整改督查聯席會議,對審計部依法提請整改落實事項專題研究,對共性問題集中歸類查擺,落實責任,防止類似問題屢審屢犯;對個性問題解剖麻雀,提前敲響警鐘,防止簡單問題復雜化、小問題擴大化。督促領導承擔起落實整改和督查的責任,切實做到審計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三)完善審計整改報告機制
一是接受審計的部門和單位要將落實審計整改納入日程,并在審計決定生效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審計部報送審計整改結果報告。年底,公司主管領導不僅要聽審計發現問題分析的匯報,更要聽審計整改情況的匯報,支持審計部門落實審計整改工作。
二是加大整改跟蹤檢查。審計部要在審計決定書和審計移送處理書送達之日起30日內,對被審計單位和其他有關單位根據審計結果進行整改的情況實施跟蹤督促檢查。同時結合審計整改跟蹤檢查情況,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整改結果報告加強統計和分析,對未執行審計決定、未落實審計建議、未進行糾正等事項,深入分析原因,分別提出處理措施。
(四)明確審計整改的檢查跟蹤機制
利用審計信息化手段,對審計整改工作的各環節細化,對審計整改工作的效果進行量化,建立臺賬,列出清單,實行動態管理,加大跟蹤檢查和審計回訪力度。橫向上,以項目為單位,列出整改清單,排出時間表,及時匯總整改信息,對整改進程實時監控,定期通報,實行對賬銷號。縱向上,以被審計單位為單位,及時督促他們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列出整改任務清單,逐一明確整改事項、整改時間、整改責任人,逐個問題建立整改臺賬,實行倒逼推進、對賬銷號。督促其在規定時間內予以整改到位并向審計部報告,對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從體制機制制度入手,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提升審計整改效果。
總之,審計整改是推進依法合規管理的迫切需要,是嚴肅財經紀律、規范和提高被審計單位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內在要求。只有建立長效審計整改機制,才能提高審計質量和效果,才能實現審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