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立娟
學校后面是一家廢品收購站,每天的討價還價聲中,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這是塊廢鐵,值不了幾個錢?!泵看温牭竭@句話,心都不由一震,是啊,一塊鐵,把它當作廢品處理掉,價值不過幾文,但是把它放進熔爐里加以錘煉,然后制作成鐘表的發條,價值累萬。
教育方法教學藝術讀書啟智同一塊鐵,因處理方式和所處環境不同,價值天地之別;而學生,就是老師手中的鐵,這塊鐵價值的大小,取決于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用愛和智慧筑造的熔爐,參教以來,我心中始終裝著這塊鐵。
一、綠色空間,因愛而和諧
愛是教育的基石,沒有愛無以成教育,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富有個性、智商和情商都比較高的學生,唯有以心換心、以情激情,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撞擊他們思想的火花,從而營造一個綠色的發展空間。工作中,我體會到,學生有形的行為總被無形的力量支配著,在我看來,這種力量來自老師對愛的內涵的詮釋。
1.愛是激勵,愛是賞識
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有時一句話會影響甚至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我也決心傳承老師給我的種子,善待我的學生,將賞識進行到底,期望在我的激勵和賞識中,既有巴頓,又有愛迪生。
2.雪落無痕,大愛無聲
面對學生,我心中始終充滿溫暖的陽光,讀過一篇文章《蘇姍的帽子》,蘇姍是丹麥一小學二年級學生,因患病化療,導致頭發脫落,隨著返校日期的臨近,她越加惶恐不安,她害怕帶一頂帽子會遭到同學的嘲笑,她的老師在蘇姍到來前,也做著準備,她動員學生下星期開學時,都要戴帽子來上學,并且看誰的最漂亮。周一開學,當蘇姍忐忑不安地推開門時,全班同學并沒有太在意她,因為大家關心的是誰的帽子最漂亮,蘇姍在稍感驚訝后,也從容地走向自己座位上課。日子一天天過去,蘇珊常常忘記自己戴著帽子,而同學們似乎早就忘記了。這個故事深深烙在我的心上,我把它當作學生工作指南。我資助學生胡鵬和袁娜娜,是借郵遞員之手把生活費和信交到他們手中,學生非常驚訝資助者對他的情況如此了解,而他不知,那信,是我妻子代我寫的,資助者,就是他朝夕相伴的老師。而其他學生無論以什么的表情、什么樣的心情、什么樣的事情走進辦公室,但走出辦公室是一樣的,那就是臉上洋溢著自信,心中充滿陽光,絕不會因我的排憂解難而感動的痛苦流涕或感恩戴德,這也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教育境界:有心撒播,無意展現,雪落無痕,大愛無聲。
教育目標的達成有很多途徑,我采取一個重要的方法,引導學生讀優秀書籍,指導他們既做學問,又做人。
二、美文浸染,因讀書而聰慧
1.讀書悟理,讀書啟智
得讀書者得天下,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力量,有知識的人是不可戰勝的。這是我每學期第一節課必講的一句話。從開學第一天,我們班的書櫥上陸續擺滿了各種書籍。像《智慧背囊》《時文選粹》《中外文摘》;并且涉及劉亦婷的素質教育,周宏的賞識教育,艾天的陽光教育,陳天華的自主教育等,除了讓學生互相傳閱外,每天由我和學生輪流推薦文章在班內宣讀,文以載道,這些優秀的書籍蕩滌學生心靈上的塵埃,撫慰他們年少易躁的情緒,使他們求學的動力更足,目標更加遠大。并且從中感悟自然,感悟社會,感悟人生。2005年的高考作文,山東的《雙贏的智慧》,浙江的《一花一葉一世界》也印證了這一讀書方向。
2.提醒自悟,防微杜漸
我是一位語文老師,業余時間愛練筆,平時,針對班內出現的問題和傾向,我常動手寫文章引導和提醒學生,防微杜漸,其中,有教育學生有頭腦有主見的《思想者》;有鼓勵學生做事持之以恒的《多少一點》;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治學十境界》;有啟迪學生學會取舍的《墜甑不顧》,警示學生:當我們嘗得一點成功的血液時,勿忘展翅高飛。否則,貪圖享受就會像這只蚊子一樣,被重重壓倒在地。這一篇篇美文,吹響了前進的號角,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昂揚的斗志。
3.讀有其樂,讀有所獲
通過讀書,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識;通過讀書,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價值和擁有知識的快樂。通過讀書,開啟了學生靈氣和智慧。受優秀書籍的浸染,學生也用手中的筆,暢想青春、描繪人生。
三、心理疏導,因求異而精彩
這里我帶來的是發生在我們班的三個故事,詮釋學生發展的三個核心因素:恒心,自信心,責任心。
1.壓水井——壓出來的恒心。
一天下午,走進教室時發現張君座位空著,我的心不由一緊,她的同位遞過一張紙條,寫到:作業欠費,課堂停機,目標空號,奮斗關機,思維無法接通,大腦不在服務區,一切暫停使用,信心徹底死機。在此無益,不如去矣!我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張君是一個個性強、脾氣倔強的女孩,前不久轉入我班,據她爸爸介紹,她頭腦比較聰明,但是學習心浮氣躁缺乏恒心,并且重文輕理,這是第二次轉學。對這種學生,說實話,我也沒有太大的把握,于是決定家訪了解詳情,第二天,我騎車30多里家訪,卻吃了閉門羹,在鄰居的幫助下,在她們家的大蒜地里找到了她。當時張君正吃力的用壓水井壓水澆地,火辣辣的陽光下,也分不清臉上是汗水還是淚水。在帶學生回學校的路上,壓水井的模樣老是浮現在我的腦海,晚上,我拿出一節課召開班會,主題就是《壓水井給我的啟示》,讓學生把感想寫在黑板上,隨著班會的深入開展,黑板上的內容越來越精彩:(1)有壓力,才有動力。(2)生命要得到什么,必須先付出什么;(3)注入水,并不會立刻得到水,不能放棄,耕耘時是看不到果實的,成功需要耐心;(4)得到水時,還需繼續努力,水才源源不斷。恒心最重要,最后我做總結:人貴有志,學貴有恒,學海無涯,追求不止。此時,張君已淚眼婆娑……
2.木桶的長板——揚出來的自信心。
管理學上有一種“木桶理論”,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依托這種理論,我成立了以數理化課代表為小組長的補弱小組,對張君進行輔導,一個月下來,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學生的數理化提高甚微,可其他學科下降的非??欤⑶覍W生自信心也沒有了,在分析了學生的“強勢智慧”和“弱勢智慧”后,我果斷取消補弱小組,逆用“木桶理論”,采取關注學生的長板,創造條件促使她的強勢智慧得以充分發展,后來幾次語文測驗,成績都名列前茅,被推選為語文課代表,在全校作文競賽中,奪得第一名。
3.有微不致——懶出來的責任心。
教書十年,做了十年班主任,學生各行各業都有,到現在仍有不少學生寫信訴說工作或學習中的苦惱,尋求幫助。我常有選擇地把某些問題拿給學生看,并讓班內與之情況相類似的同學寫回信,往往是一封來信,寄回的是厚厚的一疊,而我暗自得意,一是我偷了個懶,什么也沒干,二是學生在說服師哥師姐同時,也把以前想不開的事情想明白了,既幫助了別人,也提高了認識,教育了自己,漸漸培養他們的成就感、成人感、責任感。
四、主動發展,因追求而升華
新的教育理念下,無論是教育者還是被教育者,都應當是有個性的、有創造性的。有個性魅力的老師才會培養有個性的學生,同樣,學生的創新也能促進教師的發展。而學生的發展是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連的,對這個教育的主陣地,我致力于這樣的改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年耕耘,收獲多多,每逢節假日,總能收到學生天南地北的祝福和問候。今年教師節,學生們送給我這樣幾句話:哲理大朋友,我們愛您,就像老鼠愛大米,您光潔的額頭,也是照亮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燈塔。這一句句溫情的話語,似春風直入心底,讓我倍覺生活的甜蜜和為人師的幸福。也激勵我在班主任這個崗位上孜孜以求,竭力用思想和智慧打造一座成功的教育熔爐,把我手中的鐵鍛造出黃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