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微機以其強大的信息處理、儲存能力和能縮短時空距離的優勢步入課堂,它以獨特的方式實現因材施教的個別化教育,加大了課堂學習的力度與密度,為幼兒園孩子學會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以便發揮微機輔助教學的最大潛能,從而使微機媒體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微機輔助幼兒園課堂
一、教師要素
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是主導,是微機輔助教學成果與否的關鍵。教師要利用微機輔助教學,就必須熟練掌握它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體地說,教師應用輔助教學應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1.微機的應用水平。目前,大多數學校只有微機教師懂計算機,其他任課教師不僅對微機知之甚微,而且存在普遍對微機的恐懼感,認為微機太復雜了,懷疑自己能不能學會等等。因此,對教師進行微機培訓的第一步就是消除教師的恐懼感。其具體辦法是:(1)通過實踐,讓他們多進行嘗試,使教師逐漸對微機產生親近感,久而久之,就消除了他們對微機的恐懼感。(2)通過技巧與技能的培訓,使教師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逐步提高他們的微機操作水平,最終都參與到微機輔助教學隊伍中去。
2.調整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方法。這一步是進行微機輔助教學的重點之一。微機在課堂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密不可分。因此,要求教師改變以前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不要把微機輔助教學變成傳統教學的附屬物,否則會造成得不償失的效果。
二、硬件要素
有了教師這一能動的要素,還不能使微機輔助教學正常進行。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有了“巧婦”還必須有“米”,即微機的硬件,其方法有很多,其中建立多媒體網絡教室,不失為佼佼者,該方法可以解決資金不足等問題,它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使有限資金發揮它最大的效用,其主要硬件有:網絡服務器、工作站微機、聯網硬件。
三、實踐教學的幾點體會
1.借助媒體讓幼兒園學生學習生字新詞
利用微機輔助教學,為幼兒園學生識字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運用這種現代化的識字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幼兒園學生識字的興趣。真正體現了為主導,幼兒園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思想。幼兒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人人可以動口、動手、動腦,全方位參與學習。同時逐步培養學習精神,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教《皮球浮上來了》這一課的生字時,學生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自動將這幾個生字輸入了電腦,更有大部分同學在預習時早已把生字輸入了電腦。在鞏固練習時,設計了找新朋友、芝麻開門、拍皮球等游戲。當幼兒園學生答對時,屏幕上就會出現“你好棒”“你真行”!等鼓勵性語言。一種主人翁的成功感和一種掌握高新技術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接下來就是“想打”比賽,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喜好給生字擴詞,給生字找朋友等自由練習。孩子們都爭著把自己的作業廣播給大家,每次都在歡呼雀躍中結束交流。幼兒園學生就是這樣通過微機,眼、耳、手、嘴齊動,達到了生字、動手、練腦一體的學習效果。
2.借助媒體讓幼兒園學生學習知識背景
微機有強大的信息處理和存儲能力,能提供與課文相關的大量信息,以供幼兒園學生自由學習,特別是背景知識,這樣在學習課文的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還培養了幼兒園學生閱讀信息的能力。如學習《虹》一課,幼兒園學生對雷雨過后的自然現象很好奇,很感興趣,但又似懂非懂。我就設了一個資料庫,將雷雨前后的一些自然現象,虹的形態、顏色及出現的原因等用圖片和簡單易懂的文字輸入電腦。在教學中,我以謎語引入:“雨后一條蟲,掛在半空中,太陽公公一出來,五顏六色真美麗。你想了解我這位新朋友嗎?請來天空找我!”這樣一來大大激發了幼兒園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紛紛自動地到微機中去了解背景知識,打破了傳統口授的局限性。又如,執教《司馬光砸缸》一課,我將司馬光的有關圖片、文字材料輸入微機,讓幼兒園學生去了解交流,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3.借助媒體讓幼兒園學生學習相仿段落
根據幼兒園課文結構類似、語言相仿的特點,開展相仿段落的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營造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學習的課堂氛圍。如教學《要下雨了》一課,第一段課文與第二段課文結構相仿,我在第一段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第二段讓其自己學習。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四個問題:(1)小白兔看見了什么?(2)小白兔怎樣問燕子?(3)小白兔聽燕子怎么說?(4)小白兔想明白了什么?學生可以想想問題,在電腦博士的幫助下,借助生動形象的動畫學習第二段。碰到疑難問題,可以按“幫助”尋求幫助,如學到燕子說:“空氣很潮濕,小蟲的翅膀上沾了許多小水珠,飛不高”時,學生對空氣潮濕,小蟲翅膀沾了水珠等深奧的自然科學知識很難現象理解,就可點“小蟲”,用放大的小蟲去觀察它翅膀上的水珠,通過這樣的直觀感知,來形象理解空氣潮濕,小蟲飛不高,燕子低飛的原因。當然,對于剛剛起步學習的幼兒園大班學生來說,為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我進行了分層次教學。
4.借助媒體讓幼兒園學生學習朗讀背誦
朗讀既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手段,又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積累詞語、訓練語感的有效手段。幼兒園學生在反復吟讀直到背誦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把這些優美的詞語句式內化自己口語語庫中的儲備,豐富了自己的語匯句式。通過朗讀課文、背誦優美段落,可以使幼兒園學生大量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性,逐漸領會語言的規律性,并培養其敏銳的語感,通過運用語言表情達意的能力。借助微機多媒體集圖像、動畫、文字、聲音為一體的功能進行朗讀背誦指導,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之進入此景,享受此美,體會此意,自然而然地表達此情。借助電子教室人機對話的形式,實現因材施教的個別化教育,使每位幼兒園學生均能在高度自覺的狀態下參與學習活動,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如《虹》一課的教學中,課前制作了多媒體軟件,把下雨的情景,雨后的山、樹、稻子玉米、太陽及美麗的彩虹都依次以動畫的形式出現。以相信你一定能讀好、背好!來鼓勵學生學習。學習要求如下:(1)觀看畫面聽讀欣賞;(2)觀看畫面與課文相結合的動畫;(3)觀看畫面并反復輕輕吟讀課文(感受雷雨后大地天空的美麗);(4)觀看畫面盡情朗讀(讓雨后的山、樹、稻子玉米的那份清新以及看到太陽、彩虹的那份驚喜都融合在朗朗的讀書聲中);(5)最后逐一展示畫面,利用畫面記憶課文語言,并聲情并茂背誦。在反饋交流中發現,幼兒園學生已進入了雨后的美景之中,將景色美、語言美、聲音美融為一體,效果非常好。
5.借助媒體讓幼兒園學生學習擴展知識
通過微機輔助語文擴展閱讀益處很多,它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延伸課文的內涵,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語言,訓練學生的思維,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如教學《要下雨了》一課,當幼兒園學生明白了下雨之前魚游到水面上來、燕子低飛這些自然現象后,學生興趣盎然。這時教師適時通過微機延伸擴展課文:天快要下雨了,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還會看到什么呢?這一啟發性的問題,以石板出汗為例,遷移課文寫作方法,仿說小白兔遇到石板后的情景,進行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接著自由選擇擴展中的螞蟻或蜻蜓仿說小白兔遇到他們后的情景。這樣運用直觀形象的影像視覺作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讓學生展開現象的翅膀,有創意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總之,運用微機輔助語文教學,為讓幼兒園學生學會學習提供了優良的條件,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學生向自動學習、自己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