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潔
從教師的背景信息、命題者關于評價的學習經歷、命題者關于學業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的認識三個維度進行調查,從而了解當前中學化學教師評價素養狀況。
中學化學中學教師評價素養教師要成為一名專業人員,必須既會教學,也會評價,如果缺失其中的任何一項,教師的專業素養必將是不完整的,或是不完善的。在我國,新課程改革成為教師評價素養研究的關鍵動力,我國化學課程標準倡導了評價要的多元化、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鑒于目前教師評價素養匱乏現狀,有必要通過調查加強對教師評價素養的研究。
一、教師背景信息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命題者都具有較長的教學經驗,這為從事命題工作提供了依據。大部分命題者都具有一定時間的命題經驗,為命題質量提供了保證。87.5%以上的命題者最終學歷為本科化學教育,68.7%以上的命題者具有高級職稱,為科學地命題提供了保障。同時我們發現命題者的組成有教師和教研員,體現了命題者的多樣化,有利于保證命題的實踐和理論取向,其中教研員占據了56.3%,是命題者的主要組成部分。
二、命題者評價素養統計與調查
(一)命題者評價學習經歷
1.職前教育和在職培訓對命題者評價素養的影響
在職前教育所開設的課程中,都沒有把教育評價學作為專門的課程進行學習,只有50%的命題者接受過評價相關知識,而且其中一部分是鑲嵌在教育學等相關學科中進行學習的,在這50%中有87.5%的命題者沒有進行過評價實踐環節的鍛煉,沒有人能意識到評價是一門獨立的專業知識。通過對命題者職前評價學習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由于職前教育對評價知識的不重視,導致了職前教育中評價知識對命題者的影響并不大。在職培訓中,有18.7%的命題者接受了專門的評價培訓。有56.3%的命題者在培訓中接觸過評價培訓,在這56.3%的命題者中有44.4%的培訓者接觸到評價實踐環節,比職前教育培訓提高了31.9%,已有33.3%的命題者意識到評價是一門獨立的專業知識。從影響層面看,在職評價學習的影響已經比職前評價學習的影響有了提高,但是提高幅度并不是特別明顯。
2.命題者自我學習對評價素養的影響
命題者評價素養的提升另一種方式就是自學,通過自我學習對一部分命題者的影響將較大,但是仍有44.4%的命題者受影響相對較小。應該在職前教育和任職培訓中,向學習者推薦易于理解的評價書籍,并且給出閱讀的建議,以幫助學習者正確地建構相關知識。
通過對比,評價培訓對命題者的影響最大。因此我們要在職前教育中增加對教育測量與評價課程的開設,在培訓中把教育測量與評價作為專題進行培訓,把培訓對象盡量拓展,同時提高命題者自我學習的意識。
(二)關于學業成就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的認識調查
1.關于命題者對課程標準認識的調查
對課程標準的把握是實現評價與課程標準達到一致性的前提和關鍵,大部分的命題者對課程標準是熟悉和滿意的,并且熟悉 “程標準是命題的依據”這一理念,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命題者對新課程理念已經比較了解。新課程標準相對于以往的教學大綱從本質上做出了革新,具備教學大綱不具有的實質性的優點,但是我們不否認新課程標準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通過統計我們可以看出,命題者對于課程標準的看法出現了較大的分歧,說明命題者對新課程標準已形成了不同的解讀和思考。
2.關于命題者對學生學業成就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認識的調查
具備學業成就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的理念,是實施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的重要保證。18.8%的命題者對這一理念已非常熟悉,31.3%的命題者達到了比較熟悉的程度,但是仍有37.5%的命題者對一致性問題不夠了解,處于有待轉變的邊緣,甚至有12.5%的命題者仍處于不熟悉的境況。通過對相關培訓的調查發現,有87.5%的命題者未接受過,這也是導致仍有很大一部分群體對學業成就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不夠了解的原因之一。已有50%以上的命題者認識到一致性的重要性,但是在新課程要求評價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的背景下,提高命題者的學業成就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的認識仍是亟待加強的。由于評價知識的缺乏,80%以上的命題者表達了充實一致性知識的愿望,因此在實踐中,應增加對命題者關于學業成就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的培訓。
3.關于命題者對一致性實踐的調查
通過對命題者關于學生學業成就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認識的調查,我們發現已有50%以上的命題者已達到了熟悉的程度,那么在實踐中,命題者是否也遵循了一致性的理念呢?僅有18.8%的命題者上課一直依據課程標準,有18.8%的命題者會經常依據課程標準,但是剩下的62.5%卻是偶爾依據課程標準,未能把課程標準作為上課的主要依據。關于命題的依據,同時選擇教材和課程標準的命題者有50%,只選擇課程標準的命題者為43.8%,同時選擇課程標準和其它的為6.25%。我們可以看出命題者命題時都會選擇課程標準為依據,但是依據的頻率如何?我們發現有50%的命題者會一直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有37.5%的命題者會經常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剩下的12.5%的命題者命題的主要依據是其他。37.5%的命題者能夠自己設計試題,62.5%的命題者采取對已有試題改編或者自己設計試題,為說明絕大多數命題者能做到以課程標準為命題依據提供了可能性,命題者已經從觀念走向實踐,已經實現了從評價理念到評價實踐的巨大突破。雖然大部分命題者能夠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命題,68.8%的命題者并未分析試題與課程標準是否達到了一致性,這也是導致命題雖以課程標準為基準但是結果卻有時并不一致的原因。因此,在關于評價的學習中,不但要加強命題者關于課程標準的理解,還要從實踐中正確引導命題者依據課程標準命題,并且提高命題者一致性分析的技術,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命題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
通過以上調查分析,“目前教師評價素養存在評價知識嚴重缺失、評價技能相當低下等問題”,命題者的命題素養亟待提高和加強,需要加強職前教育和在職培訓,把命題素養作為命題者的一種專門的重要的職業素養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鄭東輝.美國教師評價素養研究述評\[J\].全球教育展望,2011,(06):46-5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修訂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少非.教師評價素養的現狀、框架及發展建議\[J\].人民教育,2008,(08):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