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摘要】本文列舉了歷史上幾件或因笑喪國或因笑獲罪或因笑失信的事例,警示人們勿以惡小而為之。
【關鍵詞】笑;罪與罰
微笑是世界通行的貨幣,誰都可以支出,誰都愿意接受。當然,我們知道微笑之所以這么受歡迎,因為它是善意的、肯定的表達,但如果笑的形式之下滿含惡意和嘲諷的味道,其結果又會如何呢?
漢代宮廷令人李延年有《佳人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回眸一“看”是否能夠亡城亡國,我們不知道,但因為一“笑”而傾城傾國的,確有其事。那就是我們熟知的周幽王為褒姒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史記·周本紀》記載,褒姒生的國色天香,見者動心,卻不知為何天生不笑。這邊褒姒愈是不笑,那邊周幽王就愈是不能停止對其笑顏如花的種種想象,周幽王就是不相信,自己坐擁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難道就不能讓自己的愛妃笑一個嗎?于是,他動舉國之力,運全國之智,終于選中了一個舉烽火戲諸侯的“好主意”。當褒姒看到諸侯們風塵仆仆、“急急如律令”般的趕到鎬京只為上當受騙的樣子,她終于笑了。有些人注定是不能笑的,她笑了別人可能就只有哭了。褒姒就是這樣的人,她這一笑招來了內憂外患,葬送了自己和周幽王的性命,傾滅了西周近三百年的基業。
《史記·晉世家》記載,晉景公八年,派大臣郄克出使齊國,當時與郄克一起出使齊國的還有魯國和衛國。三國不知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使然,派出的使者都有殘疾:晉國使者郄克佝僂,魯國使者跛腳,衛國使者眼瞎,而更有意思的是齊國居然讓佝僂者引導晉國使者,讓跛腳者引導魯國使者,讓眼瞎者引導衛國使者,真是構成了一幅超級有趣的畫面。齊頃公的母親蕭桐叔子從樓上看到郄克他們,忍不住笑了。晉使郄克大怒,發誓說:“不報齊者,河伯視之!”郄克回國后,向晉景公請命希望討伐齊國,晉景公沒有滿足他公報私仇的想法。
后來,齊國討伐魯國,魯國向衛國求救,為防萬一,魯、衛又因為郄克痛恨齊國的緣故向晉國求救。此時,郄克已經成為晉景公的執政大臣,于公于私,郄克都極力主張晉國出兵援救魯、衛。晉景公派郄克、欒書、韓厥為將與魯、衛共同討伐齊國。齊軍大敗,齊頃公倉皇逃竄得以回宮。晉軍緊追不舍,齊頃公獻出奇珍異寶提出講和,郄克各種不同意,說:“除非得到蕭桐叔子做人質,否則免談。”齊國使者無奈的說:“蕭桐叔子是齊頃公的母親,齊頃公的母就好比晉國國君的母親,為什么一定要讓國君的母親做人質呢?這種做法是不道義的,我們無法答應,沒有和談的希望,那我們還是接著打吧。”最后晉國看到齊國態度堅定,只好同意了齊國以奇珍異寶換和平的提議,撤兵而去。
蕭桐叔子因為有太后的身份,所以能夠逃脫做人質被殺的命運,如果換做普通人恐怕就不會這么幸運了。《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記載戰國四公子之一平原君趙勝的豪宅四周有很多平民居住,其中一家有一個跛腳的人,有一天這個跛腳的人出門打水,緩慢蹣跚的行走在路上,正巧被平原君家的美人從樓上看到了,這個美人也如蕭桐叔子一般忍不住笑了,她不僅笑了,而且聲音足夠大以至于讓這個跛腳的人聽到了。第二天,跛腳的人來到平原君家中,說:“我聽說您想要招賢納士,士人之所以不遠千里前來投奔的原因是因為您能夠看重士人而輕視美色。我有行走不便之病,本已不幸,而您的美人竟然忍心嘲笑我,我希望得到嘲笑我的美人的頭。”平原君笑著答應了。但當跛腳者離開后,平原君卻笑著說:“這個小子真可笑,他竟然想因為一笑之故殺吾美人,這個要求實在太過分了!”最終沒有殺那個美人。從跛腳者的角度看,他的要求在今天看來實在荒唐,如何能因為別人的嘲笑而要了別人的命呢,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女人如果沒有社會公認的地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封建社會女性的被欺壓可見一斑。從平原君的角度看,輕諾而寡信,此言不虛。
一年后,平原君門下客卿漸次離去竟超過了一半。平原君感到非常奇怪:“我對待這些人不敢有絲毫怠慢,為何離去的人這么多呢?”其中一人對他說:“那是因為您不殺嘲笑跛腳者的美人的緣故,讓大家覺得您是一個愛好美色勝過士人的偽君子,故此離去。”平原君恍然大悟,于是斬殺了嘲笑跛腳者的美人,并親自登門向跛腳者致歉,門下之客卿才慢慢回歸。
由此可見,笑豈可隨意為之。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史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這源于郭子儀寬厚的本性和高超的處世智慧,在對待盧杞一事上可見一斑。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盧杞相貌丑陋,臉色發藍,見者以之為鬼。其人勤奮刻苦頗有才學,但內心妒賢嫉能,表面逢迎背后陷害,凡有小沖突必致對方于死地,郭子儀謂之“形陋而心險”。因此,當郭子儀生病,百官造問,郭子儀皆許愛姬侍女相伴左右,唯獨盧杞來時,他必屏退所有陪侍的婦女。郭子儀的兒子對此深感不解,問其故,郭子儀說:盧杞這個人相貌丑陋,我怕婦人們見了他會忍不住譏笑。而盧杞為人陰險狡詐,要是有一天他得了志,一定會為了報這一笑之仇,將咱們全家斬盡殺絕。兒子們恍然大悟,深深佩服父親的智慧。
后來盧杞當上了宰相,果然謀殺了不少人,唯獨郭子儀一家例外。
郭子儀是懂得罪與罰的:大則可以傾國,中則可以敗家,小則可以滅身。郭子儀是智慧的,他不僅懂得控制好自己的笑,還很好地管理著家人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