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六珍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還要體現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體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都必須重視這一點,并在數學教學中切實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
【關鍵詞】數學 滲透 德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68
當前人們對德育教育都有一種誤區,認為德育教育只存在于小學語文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當中,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其實,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滲透德育教育。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深度挖掘教材內的德育因素,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幫助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很多老師們一直在研究的一個課題,筆者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以便拋磚引玉。
一、立足于學科特點,找準德育滲透點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要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數學人才,從小不僅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更要培養學生愛祖國、愛社會主義。小學數學教材中,含有大量思想教育因素,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的同時,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要取得實效,關鍵得在“滲透”二字上下工夫,因而找準在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點是有效實施德育的基礎。
(一)結合時代要求滲透德育
比如,結合時代要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例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這個環節時,教師可以出示這樣的幾條信息:1.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北京市綠化率將達到43.1%。2.校門口外的小攤食品合格率僅為30%,而在那里買過食品的同學卻高達84%。經過教育,同學們認識到這是極不衛生的,現在已有80%的同學改正了錯誤。3.日本的森林覆蓋率為65%,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為14%,但日本還要從國外進口木材,中國卻成為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國。這樣的例子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耳目一新的,它們與生活緊密相連且又滲透了思想道德教育,使學生不僅能加深對“百分數”的理解,而且在無形中加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結合學習過程滲透德育
辯證唯物主義所揭示的不僅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一般規律,也是關于自然發展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在漫長的數學知識發展過程中,人類積累了一整套數學的科學思維規律和處理問題的方法,這些規律和方法無不充滿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在教學中,要結合有關教學內容的展開,恰當地揭示數學知識中蘊含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以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三)結合實際操作滲透德育
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實例引入數學知識或實踐應用,進行實踐第一的觀點教育;通過多與少、加與減、已知與未知、精確與近似、直與曲,對學生進行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教育;通過概念與概念之間、性質與性質之間,概念、性質與法則之間,數與式、數與形,數、形、式與應用題之間存在著的內在聯系,對學生進行相互聯系和發展觀點的教育;通過四則運算、解答應用題和幾何形體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對學生進行矛盾轉化觀點的啟蒙教育。
二、遵循學生心理特征,恰當運用方法滲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應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心理需求出發,找到合適的方法,做到真正激起學生的心理認同,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實現育人的目標。
(一)言行感染法
“感人新者,莫乎于情”。在教學中,教師要誠于衷而行于外,應滿腔熱情、精神飽滿地出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態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響學生。教師要恰當地組織教學,靈活地選擇方法,通過一個個環節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話語,激發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從而使學生對這門課產生興趣。
(二)合作互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如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數學中,有很多規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師口頭傳授是起不到作用的,這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共同思考,得出結論。這樣,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相互啟發和訓練,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諸多能力。同時,使學生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的成功才是有意義的。
(三)人物鼓勵法
比如,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講述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家的愛國、勤奮鉆研數學的故事,用榜樣教育樹立學生高尚的愛國情操,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活動誘導
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四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后計算一個班級所有學生家庭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最后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愛護環境的教育。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
當然,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外,還應注重滲透德育。當然,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不能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我們相信只要各科教師合力,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長期精心的培養,堅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滲透,就一定會綻開燦爛的德育之花。
參考文獻
[1]胡美玉.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數學大世界;2016,(12).
[2]朱彩艷.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課外閱讀;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