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廣富
摘 要:石阡是山區地帶,適合發展養殖業,產業化、規模化的畜牧業在石阡很有發展潛力,畜牧產業也將成為石阡的主導產業之一。其中山羊養殖是石阡縣的特色優勢產業,近年來隨著羊肉價格的不斷提高,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加上我省實施“草地生態畜牧業”、“石漠化治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等項目的政策驅動,使得石阡縣山羊養殖規模不斷的發展和擴大。本文主要結合石阡縣情況,闡述山羊規模化養殖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山羊;規模化;養殖;問題;對策
石阡縣位于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南部。石阡縣地處湘西丘陵向云貴高原過渡的梯級大斜坡地帶,石阡縣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東南高、西北低,巖溶地貌明顯。石阡縣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暖濕共節,無霜期長。2012年,石阡縣投入"三農"資金2、3億元,發放涉農補貼4685萬元,規模化水平不斷提高。其中山羊養殖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其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僅2014年石阡縣就發展養羊戶350戶,農戶自購基礎母羊7000只,農戶建羊圈10500平方米,種草1750畝。杜泊羊良種場建羊舍600平方米,有杜泊種母羊1000余只,2014年年末出欄肉羊達18657頭。但是在山羊規模化養殖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山羊養殖行業的發展,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從而促進石阡縣山羊養殖行業的不斷發展。
一、山羊規模化養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根據目前石阡縣山羊規模化養殖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和不足:一是對規模養殖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石阡縣規模化山羊養殖得到了高度關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對規模養殖的含義、內容、基本要求不甚了解。在大力倡導規模化山羊養殖的同時,傳統養殖觀念、飼養模式還占有一定比例,良種、良法、良舍、良料等標準化養殖推廣使用仍然困難,養殖戶參與意識不強。二是養殖戶素質有待提高。據調查,目前從事規模化山羊養殖生產的從業者年齡層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全縣的規模養殖場戶中,懂技術、善管理者比例不到40%。因而,對市場預測準確度低、規避風險能力差、新技術應用推廣慢,直接影響我縣畜牧產業快速、高效發展進程。三是資金投入不足。目前我縣絕大多數規模化山羊養殖戶缺乏原始積累,普遍存在資金短缺的困難,有錢建圈,無錢購畜,缺乏周轉資金、嚴重制約了規模養殖的發展。四是草場建設嚴重滯后。常見一些養殖場,青粗飼料難以保證,飼草飼料加工儲備環節薄弱,為規模化發展提供不了有效的物質保障。五是集約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養殖戶的養殖科技含量不高,圈養技術還未推廣普及,有效資源的利用、增殖還有很大的空間。六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經營主體的組織化程度不高,標準化、品牌化意識還很淡化,市場競爭力不強。諸如此類因素,已成為制約石阡縣規模化山羊養殖發展的瓶頸,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花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
二、山羊規模化養殖存在問題的對策
1.大力發展山羊規模化養殖。立足市場調結構,按照市場需求,結合我縣實際,積極引導農民在分戶經營的基礎上發展山羊規模化養殖。按照縣鄉各級包片掛點,業務部門示范抓點,基層干部帶頭建點,制定優惠扶持政策,為規模養殖的起步發展,逐步壯大,穩步提升發揮導向、帶動作用。以點帶面抓示范,以養羊專業合作社為示范,大力推進建設規模養殖業。圍繞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引進屠宰、加工等項目,逐步擴大產業鏈條,逐步形成系列開發、轉化增值、牧工貿一體化初步格局。
2.政府加強領導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山羊規模化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首先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引導和扶持,作為政府應明確發展方向,確立發展思路,既然山羊規模化養殖業是我縣農業產業的支柱產業,那么,政府首先要保證人才隊伍的建設,組建好合理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專業崗位的職能職責,正確的宣傳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讓群眾自愿的積極的參與。其次,政府要把項目資金落實到位,計劃投入,合理使用,真正讓養殖戶受益實惠。第三、政府牽頭,畜牧部門具體負責, 探索種草與養殖的新經驗、新模式,著重解決草地建設,草料加工,供需矛盾等問題,保證養殖戶的青粗飼料供應,達到減工降本的目的。第四、養殖場建設困難和建設缺乏科學性的養殖戶要給予幫助和指導,確保養殖環境達到環保質量要求。
3.做好防疫控疫工作。產業化、大規模的養殖最令人擔心的就是疫情的發生,在養殖史上不難找出大規模疫情釀成慘禍的例子,防疫控疫已成為養殖業的重中之重。此項工作不僅要不斷提高養殖戶的主觀防疫意識,更需要依賴于防疫部門,防疫部門應積極組織全縣鄉鎮農業服務中心,舉全力完成此項工作任務。加大羊痘、口蹄疫、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的監控力度,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檢疫、檢查力度,提高檢驗檢測手段,對山羊及其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等環節進行追蹤檢查,杜絕不合格的畜產品流入市場。嚴格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嚴防外疫和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狠抓種養環節防控,提前做好動物防疫準備工作,加強農業有害生物監測。一是把山羊免疫注射工作全面抓到位,促進平衡開展,提高免疫效果,確保全縣山羊免疫密度和畜禽發病死亡率達到省頒控制標準。二是把推行免疫標識制度的工作抓到位,按照農業部提出的要求,出欄和出售的山羊佩戴耳標。三是把檢疫工作抓到位,切實做好山羊產地、運輸、屠宰檢疫;強化監督管理,整頓提高檢疫隊伍素質,依法理順動物檢疫職能,提高檢疫率和檢疫持證率。
4.不斷加強技術推廣和培訓工作。一是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廣泛開展農村技術培訓工作,組織專家、技術員到廣大農村和山羊飼養場進行實地技術傳授,進一步提高我縣山羊養殖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二是繼續做好畜牧科技服務“110”工作,及時解決山羊養殖農戶在飼養中遇到的困難,增強農民發展山羊規模化生產的信心。三是抓畜牧隊伍建設,加強隊伍培訓,不斷提高畜牧隊伍的政治、業務、技術三大素質,培育一批業務強、素質高、技術過硬的畜牧專業人才,以確保畜牧技術推廣工作落到實處。四是采取辦電視專欄、送科技下鄉、貼宣傳標語、辦培訓班、現場指導等形式大力推廣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技術,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控制養殖規模,加強疫病防控,在市場低谷期,進行羊舍標準化改造,推行健康養殖和清潔生產。
5.提高養殖戶組織化程度。鼓勵和培育各種養殖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的發展,把分散的養殖戶組織起來,真正形成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利益共同體。
6.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與中小農戶簽訂訂單生產合同,減少養殖風險。
7.加強政策支持,加強畜禽生產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強化生產調研和形勢分析。可積極爭取能繁山羊保險、能繁山羊補貼,繼續實行對養殖戶發展標準化養殖模式的獎勵扶持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鼓勵高標準、規模化養殖。將通過加強對多個監測點的信息采集、匯總、分析,在畜牧獸醫網站發布畜牧生產預警信息,正確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降低養殖風險。
三、結語
石阡畜牧業已經走出困境,發展勢頭強勁,年產值達7億元以上,占全縣GDP總量15%以上。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緊密配合,強化協調,各司其責,全力做好山羊規模化養殖建設,切實解決好規模化養殖存在的問題,為畜牧產業快速發展履好責服好務,要加大資金投入,劃撥畜牧防疫專項經費,搞好全縣畜牧產業防疫工作。要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建立健全畜牧防疫體系,加快畜牧技術服務步伐,進一步采取措施,引進實體企業,建有機肥加工廠,切實解決糞便處理難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士哲.姜海濤.山羊養殖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0年02期.43-44.
[2]謝喜平.孫世坤.黃勤樓.福建山區山羊規模化養殖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草食動物.2006年05期.26-27.
[3]李天遠.舒大華.德江縣山羊規模化養殖面臨問題與發展戰略[A].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第26分會場都市型現代農業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C].2009(0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