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亮
摘要:本文就當前中職機電專業現狀和機電專業特色,建立科學的實訓體系,保證實訓教學的高質量,提出了機電專業如何開展實訓,提高學生適應未來形勢發展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機電專業;實訓教學;教學模式
中職學校面對應用型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模式,決定了專業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中職學校應不斷提升實訓教學的軟硬件水平,以強化學生職業技能為抓手,培養出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強、且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實用性技能人才。機電專業實訓教學對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一、建立實訓教學體系,做好實訓教學基礎
1.建立以強化學生技能訓練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理解,來傳授相關理論和概念。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必須改革實訓教學模式,從社會需求角度和學生的基本現狀的人手,進行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以項目形式體現其教學內容。通過循序漸進的技能學習與訓練,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轉化為職業能力。
2.重視專業實訓教師能力培訓,提高實訓教學水平。
(1)鼓勵實訓教師到生產一線進修學習提高。作為中職機電專業的實訓教師,知識更新要快,只有接觸學科前沿,才具備前瞻l生和實用性的價值。為此,需要定期對實訓教師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的培訓,經常到校外或對口單位參加不定期的進修和生產實訓,促進實訓教師不斷的更新知識,提高自身實訓技能和指導能力。
(2)學校應創造有利的條件,鼓勵實訓教師參加各種業務學習,增進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協同合作。通過成果展示,學研互動,讓大家共同進步,整體提高。
二、把握重點環節,關注實訓細節
機電專業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專業理論知識涉及面較廣,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在教學中要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激發興趣,落實實訓的每一個環節。
“備”上下功夫。充分的準備工作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我們必要做到“三備、三落實、三到位”。“三備”是指:一備場地,在實訓之前,深入場地了解實習工位情況,對設備、工具、量具進行清理、歸類和檢修;二備學情,既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又要充分了解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晴況,以便在實訓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三備實訓內容,提前做好實習計劃、實習預算和實習教案。“三落實”是指:落實好實訓前的組織管理工作、落實好實訓前的物質準備工作、落實好實訓教學中應急預案。“三到位”是指:操作技能訓練計劃制定到位;安全制度、實習紀律、質量保證措施和提高工作效率措施宣講到位;實訓教師的啟導、指導、疏導到位。
做好“講解”和“演示”。教師首先要講清實訓內容、目的和要求;實訓項目操作時,要逐一講解操作要點、步驟、注意事項;實訓項目完成后,講評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正,加深學生對實訓的印象。此外,教師還應啟發學生講:講明實訓項目的意義;講清實訓時的紀律要求;講全實訓操作的具體步驟和程序;講透實訓的體會和改進意見。學生訓練前,教師先演示操作實訓項目,對操作中出現的特征與現象要予以提示,操作中的關鍵步驟與手法要給以交代,讓學生能正確、規范、安全地操作。
“動手練”與“反復練”。練習初,學生以模仿教師的操作為主,逐步熟悉工具、設備的使用、實訓項目的操作步驟與要領;當學生學會實訓操作后,再進行獨自練習,使學生能系統地、熟練地掌握專業基本的、實用的技能。各項目只有通過學生親自操作訓練,學生才能體驗設備的運行、儀器與工具的使用性能特點,才能印證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才能懂得工作中如何互相配合與協作。
“觀察”與“追問”。學生在操作訓練時,教師關注他們的實訓態度、操作行為,及時指正不當操作;同時要求學生加強對操作項目的觀察,關注實物的結構及相互關系、設備運行時出現的各種特征及現象,培養學生認真、專注、細心、耐心的職業習慣。教師除經常性地了解學生的操作情況,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教師還應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提問,與學生一起討論實訓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和突出問題,促使學生面對實訓情境,觸發對專業知識的研討、思索,在實踐教學中使學生實現行與知的統一。
“思辨”與“檢驗”。實訓教學還應倡“議”思“辯”,既要用理論指導實踐,還要在實踐中驗證所學理論。我們可以在實訓項目結束后,有意識地把易于混淆的概念、容易錯解的題目拋給學生,挑起學生爭論,引發學生思辨。學生先對實訓項目的完成、設備與工具的狀況自行檢驗,學會自行處理發現的問題;再由教師進行驗收,給出技能實訓的評價,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要與其一起分析、解決。由此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術素養。
三、構建多元評估體系,促使實訓持續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理念,構建以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1.學生在校學習職業技能、培養職業情感、學習與人合作的方法、進行自我學習、適時調整目標的能力。在評價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技能的結果,也要關注學習技能的過程,及其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嚴謹態度和規范合理的操作方法。
2.按模塊化、項目化的模式來設置課程學習與考核內容。學生學完相應的課程模塊即可獲得相應的學分,而不是由一次考試定成績。對于由校企合作的相關企業參與的學生實踐成績,則主要聽取企業兼職教師的意見,給出學生的實訓成績。
3.鼓勵學生參加由職業主管部門主辦的各種技能競賽;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有針對性的訓練。
4.構建“雙證型”畢業生的導向機制。學生完成學業后可獲得畢業證。為提高畢業生就業的能力,引導學生參加中級工技能培訓,學生畢業時可考取相應工種的國家中級工技能證書。總之,機電專業實訓教學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學校應不斷提升實訓環節的軟硬件水平,構建適合中職機電專業人才需求的培養方案,以學生職業能力為重點,建立“素質十能力”的培養模式;以項目化和模塊化教學為實施形式,創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