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時代的進步,我們國家近幾年的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國民經濟水平也在迅速的發展。為可以更好的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與審美要求。在新時代背景之下,人們對于傳統藝術作品的重視程度可以說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但是在實際的收藏過程當中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經過時間洗禮的傳統藝術作品存在著很大的破損,為了可以讓作品流傳下去,就需要對破損的字畫進行修復。藉此,本文立足于傳統工藝,對現代分析技術在古舊紙本字畫保護修復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現代分析技術;古舊紙本字畫;修復;應用研究
前言:所謂“太平盛世興收藏”,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進一步發展,文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現階段的人們對于傳統藝術作品的保護意識也越來越強。在流傳下來的傳統文藝作品當中,字畫作品的生命力可以說是極為脆弱的。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古代字畫往往會破損。 這就要求我們可以利用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重新裝裱。以往對于字畫的保護與修復工作大多是利用傳統的修復技術。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傳統修復方法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因此,對現代分析技術的應用研究有著鮮明的現實意義。
一、水漬、泥斑的清除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對于古舊紙本字畫的保護與修復其第一步大多是對藝術作品當中殘留的水漬、泥斑進行清除。因為藝術在現階段的實際應用價值當中往往體現在觀賞價值層面。而藝術作品當中的水漬、泥斑將會影響觀看者的審美效果與視覺效果。但是在實際的檢測過程當中,如果僅僅依靠人眼來對藝術作品當中的水漬、泥斑進行查找,一方面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水漬、泥斑在顏色較深的部位或是長時間的浸染,對于藝術作品顏色的影響并不明顯,人眼并不一定會尋找出這樣的部位。因此,在此過程當中就需要利用到現代分析技術,來進一步的尋找出藝術作品當中的不足。例如現階段應用比較廣泛的PH檢測方法, 就可以很好的對水漬、泥斑進行檢測。市場上經常出現的儀器是ORION 3STAR臺式PH計,對藝術作品進行整體的檢測,將作品當中各個地方的pH值進行測試,然后進行比對,因為沒有污染地方的pH值與污染地方的pH值是不同的,這樣就可以得出最終的污染位置[1]。
而在對藝術作品進行修復與保護的過程當中,在進行清理之前需要先用軟毛的刷子將作品表面殘留的灰塵進行一個全面的清理,隨后利用占有水的棉簽來檢查作品當中的墨是否存在褪色與擴散問題。如果存在褪色等問題,則需要利用明礬水進行加固處理,如果處理部位的水漬并不是十分的嚴重,則可以利用毛筆沾上純凈水在水漬部位涂濕,同時在外圍噴水,接著利用濾紙將濕潤的部分吸干便可。而如果處理的水漬部分比較嚴重,則可以利用溫水將作品全部淋濕,接著利用排水筆進行刷洗即可[2]。
對于泥斑的清理方法與上述水漬的清理方法大致相同,對于實際過程當中,存在的特別難以去除的水漬或是泥斑則可以在用純凈水澆洗之前,用1%—2%的熱堿溶液澆洗。然后利用吸水紙吸取水分之后,陰干即可。而對于實際過程當中存在的灰塵嚴重畫面臟黑的作品,在對畫作進行操作的過程當中就需要著重的考慮到作品的安全問題。通常采用的方法為,在作品下平鋪一個比作品大的吸水紙,然后利用排水筆將其濕潤排平,接著需要在吸水紙之上蓋一張皮紙來保護作品,隨后將作品濕潤排平,背部在加蓋一張皮紙。最后將兩層吸水紙放置在皮紙之上。噴灑蒸餾水,然后利用毛巾吸收水分,反復操作直到畫作干凈為止。這樣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之上可以保證作品的顏色不被沖洗掉,同時在保護作品顏層的過程當中,也保護了整個作品的安全。
二、顏色加固
對于古舊紙本字畫來說,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價值就是觀賞。而作品當中起到絕對觀賞價值的就是顏色。對于顏色的處理與修復,首先我們需要檢測出作品顏色對于人審美的影響,因此在實際過程當中,往往利用色差測試來實現對于畫作顏色的檢測。所謂的色差其實就是顏色差別,利用HP-2132色差儀,對沒有污染的顏色進行分析,然后在對顏色損失的地方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出顏色的填補方案[3]。
但是修復過程當中,往往會遇到顏色選擇問題,因為顏色的選用經常看似相同,但是實際這兩種顏色存在著微妙的差異。而使用不同與原有畫作的顏色進行修復,對于畫作的整體顏色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在對顏色修復之前還要對顏色進行分析,通常會采用XploRA拉曼光譜儀進行分析,為避免由于熒光背景太強而湮沒拉曼信號,測試時,需選擇適當的激發波長。但是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測試的時候需要注意,必須避免因激光的應用對文物所造成的破壞,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如果激光功率過大很容易導致顏料分解、碳化,甚至導致樣品被燒,對于十分貴重的文物樣品尤其要小心[4]。
結束語:綜上所述,傳統的古舊紙本字畫保護修復技術很大程度之上已經具有著鮮明的不足之處。為了可以更好的保證紙本字畫可以更好的流傳與后世,應該積極的利用現代科技。雖然現代分析技術也并不是不存在不足之處,但是相比傳統修保護技術來說,還是具有鮮明的優越性。所以在沒有更好的修護保護方法問世之前,本文當中所提到的現代分析技術有著很強的實用價值。雖然現階段對于現代分析技術的應用并不是十分普及,但是技術發展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應該堅實的走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張慧,張金萍,朱慶貴. 現代分析技術在古舊紙本字畫保護修復中的應用[J]. 文物修復與研究,2014,00:393-398.
[2]何偉俊,張金萍,陳瀟俐. 傳統書畫裝裱修復工藝的科學化探討——以南京博物院為例[J]. 東南文化,2014,02:25-30+127-128.
[3]劉舜強. 中日書畫裝潢之比較研究[A]. 故宮博物院;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傳統裝裱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故宮博物院;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2005:15.
[4]沈世婧. 出版業文化遺產保護視角下的實體古舊書店保護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