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毅
甘肅省教育廳高度重視教育改革和發展工作,持續深入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促進教育公平,堅持以人為本的改革取向,堅持素質教育的破題指向,教育綜合改革謀在前面、改在痛點、干在前列,一個個教育改革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教育改革的制度紅利不斷釋放,全省教育系統的改革創新活力不斷涌現,教育改革直接惠及全省560萬教育人口,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
按照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三個堅決、三個優先、三個傾斜”抓教育工作的原則:即堅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決補齊鄉村教育突出短板,堅決筑牢教師隊伍基石;發展上優先考慮教育事業,工作上優先推進教育改革,保障上優先支撐教育發展;教育投入向農村傾斜,教育資源向鄉村教育傾斜,教師編制、職稱評聘等向鄉村學校傾斜。省教育廳黨組全面落實主體責任,緊盯抓實全面從嚴治黨最大政績,全面貫徹落實“3783”主體責任體系,嚴格用“866”標尺、“111”督察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實硬。先后召開黨組擴大會議12次,組織廳黨組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29次,宣講輔導報告27場次,第一時間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新聞輿論工作者座談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以及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等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切實把全省教育系統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一批有力度、有分量、有影響、有特色、有溫度的改革方案和舉措相繼實施,抓黨建促教育精準扶貧、農村學前教育跨越發展、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教育綜合改革呈現出多點突破、亮點頻現、成效顯著的良好局面。
助推精準扶貧,大力推進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我廳圍繞脫貧攻堅這個“一號工程”,出臺《甘肅省精準扶貧教育支持計劃實施方案》,制定并實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鄉村教師隊伍、民族教育、學生資助、高校招生、留守兒童等9個教育精準扶貧專項支持計劃和支持革命老區教育跨越發展行動計劃(簡稱“9+1”),深化教育改革,有效破解農村家庭因教致貧、因教返貧等難題,使教育改革紅利更多更好惠及貧困家庭和學生。大力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6年蘭州市紅古區等15個縣區通過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評估驗收,至此我省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縣(市、區)達到44個。全面改薄項目3年投入中央和省級資金145.7億元,惠及全省11295所義務教育學校的252萬學生。優先發展民族教育,先后出臺了《甘肅省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專項規劃》《支持藏區教育事業發展實施方案》《甘肅省藏區教育發展攻堅計劃》等重大改革方案,強力推進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建立了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蓋的學生資助保障體系,不斷優化教育投入結構,努力實現教育精準扶貧政策在各學段、各關鍵點全覆蓋,確保教育扶貧政策精準兌現到位。
彌補鄉村短板,學前教育跨越發展
為了不讓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進一步解放農村勞動力,我省堅持把學前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我們按照“四個有利于”的原則(即有利于利用小學富余校舍、師資辦園,有利于幼兒方便就近安全入園,有利于鄉鎮、街道統籌分級辦園,有利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辦園),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實現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通過調整教育資源布局,探索公建民營、民建公助等靈活多樣的辦園模式,推動學前教育向貧困地區鄉村延伸,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覆蓋面。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2016年,建設幼兒園2465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比上一年提高15%。全省已基本實現鄉鎮、58個貧困縣1500人以上行政村、17個插花縣行政村、革命老區行政村、藏區行政村幼兒園“五個全覆蓋”。按照每年每生1000元的標準,共對163.4萬人次幼兒發放資金7.76億元。
聚焦立德樹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不斷創新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甘肅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堅持全面育人、因材施教,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推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
加強中小學德育,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金種子”工程。加強學校體育,落實“一校一品”、體育藝術“2+1”項目和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大力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重視抓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進實施高校思政隊伍建設“三計劃一聯盟”工程、大學生思政工作“1231”行動和思想政治教育“百千萬”工程。
進一步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啟動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建設改革試驗區。實施“甘肅省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專門安排財政資金5000萬元,用于支持各高校推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2016年共有19所高校的35個創新創業項目獲得專項資金支持,受益學生達到20萬人。加強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建設,設立甘肅省師范教育人才精準服務平臺、甘肅省蘭白科技創新改革實驗區人才精準服務平臺、甘肅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人才精準服務平臺、甘肅省中小微企業人才精準服務平臺等4個省級人才精準服務平臺。推進政校企深度合作,修改完善了高校教師高級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鼓勵高校教師創新創業。
創新育人機制,深化高校體制改革
省政府印發《關于統籌推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實施方案》,重點支持9所大學進入高水平行列,重點建設50個左右一流學科,2016年3所高校入圍中國大學ESI全球前1%學科排行榜。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和專業結構,新設置甘肅商貿職業學院等4所高職院校并實現首屆招生。深入推進實施高等教育質量工程,發起成立蘭白試驗區聯合創新研究院,4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首批加盟。推薦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為我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面的傾斜支持。截至目前,省政府與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7所院校開展省校戰略合作,與中國人民大學等5所高校達成了省校戰略合作意向;有4所高校與省外院校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有7所高校實現了省部(局)共建。
傾斜提高待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因素,教師隊伍建設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根本保障,近幾年,我省全面推進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大學區”管理體制,推行學區走教制度。持續推動落實《甘肅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切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2016年,我省共為16.36萬名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資金6.03億元,較2015年年底人均補助標準提高了172元,平均達到300元。統籌安排“國培計劃”“省培計劃”,積極吸引社會公益組織資金參與鄉村教師、校長培訓。2016年培訓鄉村中小學教師108170人次,校長6070人次,幼兒園教師18779人次,園長1000人次。通過國家“特崗計劃”招聘、國家免費師范生引進、省政府民生實事教師招考、教育部學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招募等項目招聘教師6552人。
擴大外引內聯,拓展教育對外合作
緊扣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需求,制定出臺《甘肅省關于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實施意見》。成功舉辦敦煌文博會“一帶一路”高校聯盟主題論壇,我省倡議發起的“一帶一路”高校聯盟成員由最初的8國47所增加到覆蓋5大洲23個國家的126所高校。2016年,設立了“甘肅省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通過開設分校,聯合辦學等多種途徑,引進北京實驗二小、北京師范大學附中等省外優質教育資源,增加我省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穩步提高我省教育水平和質量。
全面依法治教,不斷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研究制訂《甘肅省依法治教實施規劃(2016-2020年)》。深化教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審批和部門內部管理事項各1項。加強教育督導,對15個縣(市、區)進行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省級督導評估。推進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深入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深入推進考試招生“陽光工程”,嚴明考風考紀。一年來,駐廳紀檢組、省屬高校紀委收到信訪舉報146件,立案6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人,誡勉談話15人,其他處理45人。加速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
勇于攻堅克難,謀劃改革重點
立足省情教情,我們系統謀劃設計了《甘肅省教育綜合改革重點推進事項實施方案》,內容包括7個方面72項改革舉措,主要有:一是完善教育精準扶貧機制;二是深化學校體育美育改革;三是改革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機制;四是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五是推進農村教師管理制度改革;六是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七是深化高校綜合改革。該方案已于2016年12月23日通過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第23次會議審議。該方案既體現了改革方向,又具有甘肅特色,是我省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集中展示,具有里程碑意義。
全方位加大教育改革宣傳工作
做大教育改革的朋友圈,推進信息公開,強化教育改革宣傳工作,充分運用新媒體,講好教育改革故事,傳遞教育改革發展好聲音。去年向上級部門專報教育工作信息稿件163篇,省委、省政府、教育部采稿并刊發22篇。全年在公開的平面媒體發表1000多篇教育新聞報道,其中《人民日報》發稿31篇,新華社發稿120篇,中新社(網)發稿90篇,《中國教育報》發稿160篇,《甘肅日報》發稿350篇。甘肅電視臺播出教育新聞252條,全方位、多角度、各層面反映了全省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成果和特色亮點。
回顧過去的一年,教育綜合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績。展望未來,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甘肅省教育廳領導班子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教育改革發展主動權,發揚“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肅精神,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新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不勝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