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
首先在讀書中滋養底氣。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閱讀,沒有專業閱讀,教師的文化底蘊就無法積淀,教師的教育智慧就無從產生。讀書、育人是一個教師的生命軌跡、成長軌跡。通過閱讀,可以明確現代教育觀念,學習別人的教學或管理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可以了解別人的教育教學實際。為此,教師要把讀書作為人的精神之旅,并以此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思想與時俱進。一方面,學校要給教師購買《我就是數學》《作文教學革命》等專著及名師的教育隨筆,讓教師與大師對話,與名家交流;另一方面,學校要精心挑選各種教育期刊雜志以及課程標準、專業知識方面的書籍,使教師通過閱讀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了解教改動態,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的本領。
其次在思考中增長靈氣。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反思是教師適應時代、投身變革、實現自我發展的必然途徑。
教師在教學中形成了一定風格后,他們在繼承中還需要創新,需要對當前教育現實和教育理念進行積極反思,從而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地找到教育規律。為此,我們提倡教師在專業成長中要進行多項的深層反思。
在讀書中要引導教師進行以下思考:讀書不是追隨,而是要有自己的參與;讀書不是接受,而是要有自己的創建;讀書不是仰視,而是要有自己的發現;讀書不是揣測,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斷;讀書不是遵從,而是要有自己的批判。
在授課后還要要求教師從不同的角度來剖析自己的課:思考理解教材、教學設計、教師教法、學生學的過程中的精彩之處、遺憾之處、改進之處;從和聽課教師的交流中傾聽教師的意見,認真思考改進;從和學生的交流反饋中傾聽學生的心聲,認真思考改進。
再次在實踐中培養勇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廣大教師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會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提出一些教學設想和研究的問題。尤其是面對問題研究,大家缺乏研究的勇氣。為此,要讓教師圍繞一些入口小的問題進行實踐研究,并請相關專家進行指導。一方面,要讓所有教師在教學中大膽實踐自己的想法,在實施中不斷調整、修改,驗證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要鼓勵教師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課題申報、立項研究,充滿自信、充滿勇氣地進行實踐與研究。
之后還要在寫作中成就名氣。寫作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能使一個人變得有思想、有內涵、有修養。教師可以通過寫作體察教育職場的酸甜苦辣、提高自身綜合修養,可以掌握行動研究的各種方法,提高自身的心智技能,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最佳方式。
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寫作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要求教師將讀書與寫作相結合,寫讀著作、讀教材的體會感受,養成寫學習體會的習慣。剛開始,不提過高的要求,而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量力而行。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不同年齡和職稱的教師可提出不同的質量要求,促使教師通過寫一定量的心得體會,在量變中達到質變,在質變中實現了專業成長的飛躍。另一方面,鼓勵教師圍繞課堂教學實踐、備課、教研、培訓活動等內容寫教學反思、寫教育故事,讓教師通過筆講述自己的教學故事,展現教學活動的原生狀態,揭示教育教學的真諦。
最后在展示中提升人氣。教師通過專業閱讀、反思、實踐、寫作之后,圍繞“樹立自信、自我展示、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目標,我們為教師搭建廣闊的平臺,讓他們進行充分地展示。
首先,利用讀書沙龍、教研沙龍、上課、說課、評課等形式,讓教師在活動中展示,提升人氣。一方面讓教師說專業閱讀后的感受,說從專業閱讀中了解的名師成長的故事,為教師呈現一些名教師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思想從模糊到混沌到清晰到凸現的發展軌跡,詮釋這些教師學習、科研、實踐、筆耕實現自己專業成長的行走方式,更激勵著他們在感動中生發出成長的欲望。另一方面,要提煉平時教育教學中所遇見的問題與困惑,形成主題對話內容,然后進行交流。在交流展示教師的思想與經驗,在思維碰撞中讓教師獲取了更多的新知識,共同得到進步。另外,還要通過說課、上課、評課等活動,讓教師大膽展示自己的教學設想與聽課感受,在展示中錘煉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