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婧
教育資源多種多樣,使用哪類資源最能吸引學生呢?影視材料是個很好的選擇。將影視作品引入思想政治課堂,不僅能營造活潑、有趣、互動的課堂氛圍,增強思想政治課堂的吸引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而且能開拓學生的視野。
一、精心挑選影視作品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學習材料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精心挑選影視材料,選擇具有典型性和時代性,能與教材內容密切聯系的影視材料,以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選取完影視材料后,就要精心創設情景,將影視材料與教材蘊含的知識內容無縫鏈接,設計有價值、開放性強的問題,搭建探究平臺,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如《經濟生活》中的“公司經營與發展”,強調“公司要誠信經營,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該注重社會效益,承擔社會責任”。這時,教師應抓住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的好時機,結合新媒體時代的特點,借助馬云、史玉柱、喬布斯等知名企業家的影響力,播放中央電視臺主辦的《青年創業中國強》欄目中的《馬云為您揭曉商道的根本》的視頻,并提出問題:“你對中國市場危機四伏的食品安全事件有何看法?馬云所揭曉的商道根本對你有什么啟示?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將怎樣處理成本與效益的問題?”讓學生探究思考。又如《政治生活》中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其內容涉及公民的主體意識、權利義務意識。但由于學生容易對“說教式”的理論教育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可通過播放相關的電影片斷,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主體意識與權利義務意識教育。
二、合作探究影視材料
人是能動的高級生命體,求知和思辨是人的天性。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這種天性,順應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使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使學生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得以充分釋放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針對影視材料進行合作探究學習,而且要注意對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表揚、鼓勵,引導學生挖掘影視材料的思想精華和文化價值,激發學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喚醒學生的法治意識。以教授“公司經營與發展”時所選取的《馬云為您揭曉商道的根本》影視材料為例,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探究,并反思中國市場危機四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原因與危害,再由各小組分享和展示探究成果。教師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分析,并給予鼓勵與表揚,從而向學生滲透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
第二步,以集體的形式,組織學生對上一環節爭議性較大的問題進行“二次探究學習”,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如學生對食品安全事件發表自己的見解,批評政府的監管不到位,指責無良商家的非法行為,但是也有個別學生說:“由于中國市場制度不完善,市場競爭缺乏公平性,完全依靠合法經營太難營利了,也不劃算,因此只好選擇‘特殊的方法。”此時,教師要巧用教育智慧應對課堂的“突發事件”,可先不發表看法,讓學生對以上的觀點進行再討論、再探究。有學生針對此觀點反駁道:“正是因為我們國家有些公民素質低,沒有法律意識,沒有道德底線,才造成現在的各種市場亂象。市場制度不完善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每個公民都能做到誠信守法,還會發生如此多食品安全事件嗎?”學生在對現實事件的思考和思想碰撞中明辨是非。此時是喚醒學生思想意識的最佳時機,教師可以通過發表自己的觀點與見解,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看問題,理解作為一個合格公民所必須堅守的基本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讓學生明白,無論他們今后是企業家、政治家還是普通公民,都要做到誠信、遵紀守法,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公民。
第三步,教師評價總結。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探究學習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以激勵學生的合作探究熱情。合作探究學習的評價要側重于對探究過程、小組團隊合作的評價,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公平競爭意識,讓學生深刻地體會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人,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從而增強公民的主體意識。
責任編輯 黃日暖
實習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