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會琴
摘要 對貧困村互助資金的概念、作用及博南鎮在該項目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農村扶貧資金互助社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貧困村;互助社扶貧資金;存在問題;對策;云南永平;博南鎮
中圖分類號 F3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4-0294-01
永平縣博南鎮全鎮轄3個社區和13個村,其中老街、銀江、龍盤3個社區和勝泉、蘇屯、七屯、曲硐、桃新、坡腳6 個村地處壩區,初一鋪、青羊廠、新田、花橋、東莊、卓潘、沙魯7個村為山區村,有262個村(居)民小組、158個自然村,其中初一鋪、青羊廠、新田、花橋、東莊、沙魯6個村屬貧困村。在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中,博南鎮對6個貧困村分別給予30萬元作為互助社的扶持資金,目前,這6個村的互助社已開始運營。
1 貧困村互助資金的概念
貧困村互助資金是以財政扶貧資金為引導,由國家在每個項目村投入財政扶貧資金2萬~30萬元不等,村民自愿交納200~500元不等的入社費和資金占用費(即借款利息)組成扶貧互助社,以小額借款方式向貧困農戶發放貸款,以定期回收、滾動發展作為其運行模式。互助資金只能在入社村民間借貸,而借款者可在借款時享受到比銀行更低的利息,但最高借款不能超過10 000元,且必須在1年之內還清[1-3]。
2 貧困村互助資金的作用
2.1 緩解農民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在支農貸款難以滿足農村生產資金需求的情況下,搭建互助資金平臺,對于農村發展資金短缺是一種積極有效的補充。通過多年來互助資金項目的支持,博南鎮貧困村的茶葉、核桃和畜禽等種養業得到長足發展,人均增收幅度較大,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2 緩解貧困農戶貸款難的問題
長期以來,農村資金短缺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直未能妥善解決的問題,也是推進扶貧開發、促進農村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目前我國農村貸款門檻較高。一般的銀行都要求要有抵押方能發放貸款,對一般的貧困群眾而言,這根本就是無法達到的條件。而參加互助社的社員不需任何抵押就能獲得借款,為有發展愿望但又缺乏資金的貧困農戶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4-5]。
2.3 破解資金不能連續扶持的難題
財政扶持互助資金投入到各貧困村后,基本上屬于長久性扶貧款,無特殊情況或政策調整不再撤出?;ブY金在本村內能夠滾動發展、周轉使用,對產業扶持提供持續性資金支持,農民如同擁有了一個可以自己管理的“小銀行”,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產業的培植,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6-7]。
2.4 進一步優化農村信用環境
互助資金借款還款的運行機制,使農民有了較好的生產發展項目,首先想到的是向互助社借錢。農民增收之后,首先想到的也是還本付息,村民的誠信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目前,博南鎮6個貧困村互助社的運營得到了永平縣農信社的一致好評。
2.5 農業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因互助資金為村民提供持久的發展周轉資金保障,貧困村結合當地資源、技術、市場等有利條件不斷擴大特色產業規模,從而形成村級支柱產業,有效促進貧困村經濟持續發展。如通過互助資金的扶持,沙魯村的核桃種植、青羊廠村的牛羊養殖已經逐漸成為博南鎮的特色產業,帶動廣大農戶增收致富。
3 存在的問題
3.1 項目資金規模不足
博南鎮先后由國家財政投入互助資金240萬元,平均每個貧困村互助社只有40萬元,實際運行中最低的只有30萬元。由于資金規模較小,互助資金總量不足,各互助社資金量太少,對群眾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也降低了群眾加入互助社的積極性。
3.2 借款周期相對過短
根據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運行要求,資金借款周期最長為12個月,借款金額最多為10 000元。但根據實際情況,像核桃、茶葉等支柱產業的生產周期都需要3年以上,資金投入也較大,互助資金無法與投資較長的項目實現銜接。
3.3 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雖然永平縣的財務會計制度、會計核算方法已統一規范,但由于各扶貧互助社管理人員的文化水平、年齡結構等原因,導致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因此必須創造條件,加大對扶貧互助社管理人員的培訓。
3.4 制度建設不完善
互助資金項目管理制度、監測管理機制、考核評價體系,尤其是風險防范機制等的建設仍然滯后。個別互助社存在大額借出資金、壘大戶、貧困社員獲借率低、逾期借款不還、多戶借款一戶使用等問題。
3.5 監管協調不夠到位
少數地方未持續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在項目啟動實施后就放任自流,對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財務管理混亂、原始憑證未認真歸檔、出納長期手持大量現金等問題視而不見。
少數地方統籌基層站所不力,社員缺乏信息技術服務支持。
4 對策
4.1 增量擴面,逐步滿足發展之需
建議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擴大貧困群眾受益面,實現每個村至少有1個扶貧互助社,且每個扶貧互助社財政資金都達到50萬元以上。要廣泛宣傳、組織和動員社會各界捐贈資金,不斷發展壯大互助資金規模。
4.2 加強培訓,確保項目順利開展
加強對管理及業務人員進行電腦軟件操作、填制記賬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表等會計原理基礎知識等方面的業務培訓,以提高博南鎮互助資金項目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
4.3 狠抓制度,建立健全運行機制
管理部門要按照國家和省《指導意見》要求,指導、幫助各村組建扶貧互助社,做好登記造冊,擬定互助社章程,建立內部管理制度體系,規范互助社運行。扶貧部門要重點加強與財政、金融部門的協調,研究把握互助資金項目的運行規律,修改完善相關制度條款,出臺互助資金項目管理辦法。
4.4 抓實監管,切實注重風險防控
一要切實發揮監事會的作用,監督理事會執行互助社章程和規章制度的全過程。二要不折不扣地全面建立互助聯保制度,按自愿原則組成互助小組,簽訂互助聯保協議。三要探索建立風險準備金提取制度,可按年底借款余額的3%加上逾期借款總額的20%提取,逐步探索建立鄉鎮級統籌的風險基金。
4.5 科學放寬借款政策
根據產業發展實際,科學確定資金使用周期和借款額度,在確保資金安全運行的情況下,根據產業特點,適當放寬借款周期,提高借款額度,結合博南鎮實際,以及大部分參互農戶的意見,建議將最高借款額從原來的10 000元提高到60 000元,將貼借款期限由原來的1年延長至3年。
5 參考文獻
[1] 王麗娜.甘肅省農村資金互助社融資模式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2.
[2] 鄧玲.我國新型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9.
[3] 楊伊儂,徐明冉.論我國農村資金互助社的金融融資:以吉林省梨樹縣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09(25):13-14.
[4] 唐新,李輝.我國農村小型金融機構模式比較與創新研究:以村鎮銀行和資金互助社為例[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27-30.
[5] 陳國強,王琦.三年發展 喜憂參半:樂都興樂農村資金互助社歷程回眸[J].青海金融,2010(12):36-38.
[6] 沈杰,馬九杰.農村金融新政對增加農村金融信貸供給的作用:基于對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調查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0(7):42-46.
[7] 劉沫茹.農村資金互助社產權制度及發展路徑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