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雁南
摘要:學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幼兒時期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創造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強,好的學前教育是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正確認知社會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著眼于幼兒學前教育教學的現狀,通過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決對策,為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幼兒學前教育 問題 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教育質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作為啟蒙教育的幼兒學前教育也隨之得到了更廣泛的關注,但其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可忽視的不足之處。針對這些問題的研究,提出相應的可靠對策,能夠推動學前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真正發揮幼兒學前教育的價值。
一、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常見的問題
(一)灌輸式的教育模式大規模存在
學前教育時期是幼兒的身心發展、習慣養成及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幼兒在這一時期處于個人發展的初始階段以及性格塑造的黃金階段。學前教育對幼兒的一生的發展都會具有重要的影響。然而,普遍的灌輸式教育讓越來越多的幼兒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并不認可,甚至一些家長選擇放棄幼兒園學前教育讓孩子回歸家庭教育。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重視知識成果而忽略幼兒的天性,一味只向幼兒傳授文化知識,識字、背誦、算數已經成為幼兒教學的常見量化內容。老師在教授過程中忽視孩子的個體差異及發展需求,如枯燥拗口的古詩詞不求理解只是重復朗讀記憶,近似的字音字形不加解釋通過默寫死記硬背,孩子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提升反而對學習喪失興趣,孩子自身的潛力也難以得到開發。單純的知識傳授而疏忽其他能力的培養極大的限制了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幼兒教學工作者掌控式教學已成常態
很多幼兒教學人員采用傳統老師說、學生聽的模式進行幼兒教學活動,以保證自己掌握教學活動中的絕對控制權。很多老師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未對自己的幼兒教育角色進行重新定位,始終保持傳統教學模式,思想不肯進化。有一部分教師為減輕教學壓力及維護教學秩序,雖然明白指導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卻在真正教學活動中無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在他們眼中,任何表現自我發展需求及個性差異的行為都是自由散漫、不守規矩的表現。掌控式教學已成常態,致使幼兒不敢在幼兒園中展現自己的個性與差異,教師不能因材施教,幼兒教育面臨同質化問題。
(三)家庭與幼兒園教育脫節
幼兒時期孩子對新鮮事物接收十分活躍,但理解和分辨能力卻相對較弱。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學前教育的兩個主要環境,然而,有些家長的教育觀念比較傳統,和幼兒教師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加上雙方缺乏溝通的機會或交流不及時,必然會導致孩子在接受教育時的不確定和迷茫,不能達到預想的教育效果,幼兒的學前教育也因此無法發揮該有的價值。
(四)幼兒學前教育工作者待遇較低、缺乏培訓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教育工作者的待遇也在隨之提高,國家有關政策也規定幼兒教育工作者與中小學教師待遇一致,但在很多地區,幼兒園教師的工資仍有未得到落實。此外,幼兒教師的培訓體系不健全,培訓和實習的機會都非常少。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明白應該開發孩子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卻并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對孩子的引導性活動也單一重復,缺乏專業性,靠自己摸索式的教學對幼兒學前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熱情和積極性打擊很大。
二、針對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問題解決對策
(一)啟發式教學模式推廣及應用
幼兒時期是幼兒智力發展最快及個性塑造、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孩子具有空前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學習力。因此,學前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對孩子的腦力及其他各項潛力的開發與培養。幼兒的全面發展才能突破傳統教育方式的局限,真正將教學改革與創新落實到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學的持續發展,必須與社會發展相一致,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勢在必行。教師應轉變固有的教育理念,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積極推廣運用啟發式教學模式,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孩子的個人發展需求,鼓勵孩子發揮天性,觀察孩子的興趣專長,啟發幼兒循序漸進的學習和積累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及學習力。例如,很多小朋友會對顏色非常感興趣,看到不認識的顏色會用手指著著墻上、地板等地方問老師這是什么顏色,此時,老師除了告訴孩子這是什么顏色,更要適當的對孩子的思維進行啟發,讓孩子思考什么水果是這個顏色的或者誰的衣服是這個顏色的等相關問題并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此引導加強孩子的思考能力,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得到提升。
(二)樹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
傳統教掌控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為主導,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幼兒被教導聽從教師的指令,不得隨意展現自己的個性和需求。要提升幼兒學前教育的質量,就必須改變這一傳統模式,幼兒老師要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不應該限制幼兒的表達和個性,要采用更加理智平和的方式維持教學秩序。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會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自由,更加包容,孩子的學習興致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師應該通過交流和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將自己的興趣熱情轉化為探索學習的動力,讓孩子從“要我學習”變成“我要學習”。老師通過加強與幼兒的互動使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幼兒的教育教學活動將更順利的開展,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例如,在教幼兒們學習畫畫和顏色的時候,教師不必在活動開始的時候就規定好這節課畫什么、涂什么顏色等。老師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選擇權,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心意畫自己喜歡的東西,涂自己想涂的顏色。在孩子畫畫的時候,老師注意仔細觀察畫的內容和顏色并給予交流和肯定,讓孩子真正熱愛繪畫并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有利于幼兒創新教育的發展。
(三)幼兒園與家庭緊密合作
幼兒園和家庭教育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和同樣的重要性。家長的教育理念與幼兒園的教育模式是否相統一直接影響著幼兒教育教學是否有效。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相一致,會使孩子的學前教育更加完整有效。反之,不一致的教育理念影響孩子的理解,只會事倍功半。針對一些教育觀念保守傳統的家長,幼兒園可以通過開展家長座談會或組織家庭親子活動等方式加強教師與幼兒家長的溝通交流,借此向家長宣傳正確的、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回到家中所接受到的教育思想是統一的,避免孩子在接收信息時感到疑惑,促進幼兒學前教育的有效實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學前教育持續發展必須重視幼兒學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各級政府部門應該落實幼兒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及培訓問題,從源頭上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積極性。幼兒教育者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要及時更新,幼兒園老師應該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及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運用啟發式的教育方法激發孩子的潛力,同時,家長與學校的教育理念同步對培養孩子創造力,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十分重要。積極貫徹落實教育改革,推行幼兒學前素質教育的發展,才能使幼兒通過學前教育教學得以開發各項潛力,獲得正確的社會認知和自我感知,邁好自我發展的第一步,實現幼兒學前教育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覃玉梅.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常見問題和對策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50-151.
[2]鄒家菊.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常見問題和對策的研究[J].關愛明天,2015,(12):113.
[3]王春香.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常見問題和對策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