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全+顏玉+薛勇
摘 要:研究服務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將有助于全面提升高等院校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文章從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體驗式的教學內涵和模式教學實踐、科研型模式實踐教學,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前景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服務地方經濟 產學研平臺 創新人才培養 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2-244-02
高等學校具有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以及教育投入等多方面的作用,這必然將會影響到地方經濟的發展。探討地方高校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對有效指導高校辦學定位、優化高校服務地方的職能及加強高校自身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發生變化,衡量人才的標準也越傾向于強調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高校要培養合格學生,就要求高等教育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創新,更新課堂教學模式,創建服務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使學生學有所用、學有所得,提升實踐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以適應時代的要求以及社會和企業的需要。打破以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構建體驗式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探尋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和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引導并促進全體學生主動、自主地學習,強化學生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培養,提高團隊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幫助教師更新觀念,適應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豐富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實踐智慧,實現“學生輕松學,教師愉快教,企業放心用”的高等教育生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服務能力。
本文將從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體驗式的教學內涵和模式教學實踐、科研型模式實踐教學、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前景以及如何構建以行業為導向的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一、服務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創新人才培養體驗式教學內涵
1.產學研合作教育。產學研合作教育是依托學校實驗實踐資源和校外實訓基地等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充分發揮學校和校外產學研合作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合理有效銜接以學生間接被動接受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動手操作獲取經驗和能力為主的校外生產現場教育,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滿足企業需要,懂技術、會操作創新人才為主的教育模式。
2.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引導并促使全體學生主動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親身體驗和積極參與中去感知、理解和領悟,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同時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在教學主體、教學方式和手段、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方面,體驗式教學都占有極大的優勢。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3.基于校內產學研平臺的體驗式教學。在以學生為本,與企業人才動態需求相適應的,多層次、多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教育實踐探索中,在體驗式教學實踐改革中,充分采用產學研合作的理念,結合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強調實踐教學,突出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是培養高技能創新人才行之有效途徑。整合校內實驗實踐資源,搭建校內大專業基礎實驗實踐平臺。建設校內高水準專業實驗實訓室。實驗室采取定期對學生開放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實驗室動手操作,獲得感性認識,充分鍛煉技能和基礎應用能力。
二、服務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創新人才培養體驗式模式教學實踐
1.充分發揮產學研平臺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依托創新創業平臺以及產學研平臺,探索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創業實踐,開展專業技能實踐、創業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和輔導;針對學生現有專業技能水平和知識層次,結合社會發展需求,研究建成一支可塑性強的大學生體驗式學習團隊。
2.積極開展各項科技創新活動,提高學生參與體驗式學習的興趣。鼓勵并引導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申報國家、省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教師的科研課題以及技能大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構建體驗式教學實踐的課程開發方法、課程結構及課程組織實施方法。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研究制訂形成多元化模式培養計劃;進行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體驗式教學實踐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創業實踐方法和途徑、教學手段的實踐、探索。設計體驗式教學實踐的教學改革方案及實施方法,加強與校中產學研平臺的緊密協作。
在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要求教師利用學校和校內外實訓基地等企業不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創設一種體驗式教學環節。教師進行仿真或全真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此環境中邊學習邊體驗專業理論與技能,這不僅有助于學生體驗和運用相關技能的基本方法,而且讓學生在體驗中通過真實環境的感受、揣摩,進而靈活地掌握相關專業技能,為今后在崗位上就業并成為專業能手、專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4.構建體驗式教學實踐下的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組建一支專業實踐能力較高、技術技能精湛、有創業指導經驗的教師團隊;指導大學生開展體驗式學習及確定創業項目和組建創業團隊,開展體驗式學習和模擬創業實踐活動。
5.構建體驗式教學實踐下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運用體驗式教學實踐進行教學改革試點,探索校內產學研結合體驗式教學實踐及考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為其他專業和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經驗,以促進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進一步開展。
三、服務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創新人才培養科研型模式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的目標是發揮科研實驗室優勢,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將本科生的實踐教學與科研工作有機地結合,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為培養從事技術研究、生產和開發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打下基礎。將學生早期科研納入教學計劃并擴大參與學生的比例。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鼓勵更多的學生更早地(二年級即可開始)與專業指導教師聯系,利用課余、假期及實踐教學的時間,進入實驗室,從簡單的科研前期工作開始,同時參加科研小組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通過實實在在的在實驗室的鍛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學生不僅有能力較獨立地完成本校教師的科研任務,也有能力進入技術相關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相關研究實踐。鼓勵專業教師在給學生授課的同時,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通過學生與教師的雙向聯系、選擇,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同時又可解決教師科研經費和人手不足的問題。
學生在各個年級階段完成的科研實踐工作,都可以獲得一定的學分,因此在教學計劃中為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工作,應為這些階段預留足夠的學分,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標準,包括參與完成科研論文情況,指導教師及合作研究生、博士生的評價等。同時,將科研式實踐教學,系統化地培養科研人才作為科研實驗室建設的目標之一,以保證學生的實踐效果。
四、服務地方經濟和產學研平臺相結合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前景
1.良好的科研實驗環境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科研工作通常在具體的領域里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可以為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可靠的保證。將學生基礎實驗與教師科研工作適當結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綜合能力,提高了學生素質,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學生參與研究工作,開闊了視野。本科學生到教師科研實驗室后,與指導老師直接接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 同時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從而使大部分本科同學能正確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由于他們實實在在地接觸到了相關領域的前沿, 極大地激發和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對自己專業的熱愛。很多同學會因此而決定在本科畢業后進一步深造。
3.學生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自己的操作能力。對于本科生而言,基礎實驗教學對他們知識結構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在教師科研實驗室的工作往往使他們對科學研究的印象極為深刻。經過反復的實驗和操作以及經常的討論,強化了他們的操作技術,提高了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提高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本科生在科研實驗室的工作經常與實際應用項目相聯系,使學生對社會需求有直觀的認識。同時,在科研實驗室的經歷,在畢業后能盡快適應社會,為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成績打下堅實基礎。
高等學校依托現有校內外產學研創業實踐等平臺,通過學生創業項目的實施,以學生自我體驗實踐為主要手段,以自主、創新和就業為目標,構建全新的實踐創新教學理念,積極進行體驗式教學實踐的探索和推進,實現專業技能、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創新能力的全面遞進。注重強化學生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將有助于學生了解相關行業專業的發展情況,獲取最新最前沿的行業專業信息,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方法和創業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具有較強的擇業競爭能力和較寬的就業適應能力。
[課題項目:佳木斯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JKC2012-031);黑龍江省高教學會教育科研課題(16Q140)。]
參考文獻:
[1] 洪茹燕.變革中國高等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經濟學分析——基于中小企業人力資本積累視角[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2] 高桂娟,周上玖,胡靜.體驗式教學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探索[J].大學(學術版),2012(10)
[3] 王素華.論體驗學習在高職高專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09(18)
[4] 李祖超,張利勤.美日產學研協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路徑比較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13(3)
[5] 曹勝利.創新創業教育呼喚模擬教學與體驗式課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8)
[6] 司賀龍,趙晶晶,孫志穎,等.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的構建實施與“創新”型人才培養——以生物技術專業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3(2)
[7] 孫志穎,司賀龍,楊學舉.應用型人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的構建——以河北農業大學制藥工程專業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2(2)
[8] 喬永剛,牛顏冰,梁建萍,等.基于專業實踐能力培養路線圖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創新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J].輕工科技,2016(12)
[9] 束惠萍.基于真實項目的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以“市場營銷策劃”課程為例[J].職業時空,2014(12)
[10] 向靜,張建設,羅永蘭.生物技術專業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
[11] 范立南.提高信息學科畢業設計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探索.計算機教育,2008(3)
(作者單位:朱德全,佳木斯大學理學院;顏玉,季慶輝,佳木斯大學生臨床醫學院;薛勇,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薛宇,佳木斯大學口腔醫學院 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
(第一作者簡介:朱德全,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環境生物技術教學與科研;通訊作者:季慶輝,講師,研究方向:醫學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究。)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