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菊
午后,趁孩子們上體活課的間隙,我坐在教室里批改新收上來的寫字作業。說實話,對于這批暑期剛接手的一年級新生,我并不看好。受著“幼兒教育成人化”思想的影響,這些新入學的孩子雖然懂事,卻活潑過度,尤其在漢字書寫方面形成了諸多壞習慣,筆畫倒置、書寫不端等現象普遍存在。于是,我想出了一種在作業本上送星星貼的辦法來獎勵學生的優秀作業,想藉此矯正這些不良的下筆毛病。此法一出,果然靈驗,不到兩周的時間,全班孩子的作業質量便有了大幅度提升。于是,一顆顆小星幻化成一張張笑臉,不斷地出現在孩子們的作業本上。
帶著一種賞識的心態,用了不到半節課的時間,我便把一整摞作業批改完畢。習慣地數了數收上來的作業本數,驀然發現少了一本,對照手邊的學生名冊一查,居然又少了王巖的作業!這個王巖是班里出了名的“慢性子”,不光走路慢、說話慢,就連提交作業的速度也很慢,所以每次一想到他,我的心中總有一種淡淡的無奈。
我派人從操場上叫來王巖,不悅地向他索要未上交的寫字作業本。王巖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水,邁著寸步踱回座位,慢騰騰地將書包里的一本習字作業遞給我。我接過作業本,不做聲地翻閱起來。瞬間我發現一種怪現象,在王巖的每頁作業里,都多出一枚閃閃發亮的星星貼,陽光下還泛著好看的光澤。
“王巖,你作業本上的這些星星是怎么回事?”我大聲地質問他。因為我知道,王巖的作業一直寫得不盡如人意,除了書寫不美外,里面的涂抹現象還很嚴重,一支粗鉛筆老是削不細。在我的記憶中,他從未獲得過一枚星星貼。
“它們,是我自己貼上去的。”面對我的發問,王巖嘴角動了幾下,半天才囁嚅著說出一句話。
“自己貼的?”我好奇地追問一句,目光迅速在這些星星貼上端看起來。王巖倒也坦誠,不待我繼續發問,便慢吞吞地向我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王巖的媽媽病了,一連吃了半個月的藥也不見好轉,王巖心疼媽媽,勸她去醫院打針,可媽媽卻說自己沒事,只要王巖能好好學習,自己的病很快就會好起來。王巖一急,便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利用提前到校的時間,從我的講桌里偷拿幾枚星星帖,悄悄貼在自己的作業本上,打算放學后拿給媽媽看。因為在他心里,一直篤定地認為,只要媽媽能看一眼作業本上的這些小星星,她身上的病即刻就會好起來……
講到這里,王巖忽然意識到什么,趕緊站直身子,抽噎著向我認起了錯:“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偷拿您的東西,還私自給自己的作業貼上了星星。”
我的心里猛地一顫,忙用紙巾擦去王巖臉上的淚水,同時告訴他,這本寫字作業今晚可以拿給媽媽看,上面的星星貼也不必揭掉,就當作是老師對他誠實的獎勵。
“老師,是真的嗎?”王巖不解地看著我,眼睛里布滿疑惑。
“當然是真的!而且老師還相信,今后的你一定會用自己的努力,把漢字寫得工整漂亮!到那時,老師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獎勵你一枚又大又亮的星星貼!”我拉住王巖的手,含笑鼓勵他。王巖向我深鞠一躬后,小心地將藏滿星星貼的作業本收好,歡愉地跑向操場。
望著王巖活潑的背影,我即刻想起一位教育家說過的話:教育的宗旨,就是讓小草和大樹一同繁茂。在這個德行天下的大時代,身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只將目光鎖定在孩子們的學習方面,而要多關注他們性格的塑造和品德的養成,唯有這樣,才能促成孩子身體和心靈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