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養老金入市的爭議主要集中在要不要入股市與入市后的影響上,在其他國家,他們又是如何進行養老金入市的?
英國:投資廣泛,但存爭議
英國養老保險制度主要由國家基本養老金、企業職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等制度組成。近幾年的英國養老金改革,主旨是推動企業職業年金的發展,以便政府從沉重的財政負擔中得以解脫。
英國養老基金持有較高比例的長期資產。2009年底,在英國養老金資產組合中,長期投資占比高達85%,主要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債券、公共債券和不動產等資產類別。另外,在英國資本市場上,養老資金還是超長期國債(30年和50年國債)和通脹指數掛鉤國債的最主要需求者。養老資金偏好長期投資可以用其資金性質和資金規模來解釋,它可以通過更加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和更長的持有期限,來降低資產組合的短期波動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并因此獲得更高的收益率。
投資股市的那部分養老金一般都力求穩健。構成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的公司都是養老金的青睞對象,如英國幾乎每一只養老金基金都持有英國石油公司的股份。
英國養老金基金還具有廣泛的投資權。為了保證在最大限度的組合投資中使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養老金基金可以不受投資類型的限制,只要是對受益人有利的投資,只需一項書面聲明,說明指導其作出投資決策的原則,即可以付諸投資行動。
英國養老金基金投資廣泛,但不能保證每次都賺。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英國股市一度大幅縮水,最高時曾導致全英國養老金基金一年內損失150億英鎊(約合1500億元人民幣),一度導致英國民眾的不滿。時至今日,如何從立法層面解決養老基金的“安全性”問題仍然是英國人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