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夫東 王振英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及病例資料研究
孫夫東 王振英
目的 分析研究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結合臨床病例資料分析其表現。方法 120例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回顧分析患者的病例資料、用藥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的具體情況。結果 對造成不良反應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藥物類別進行統計,可見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格帕沙星是構成比居于前三位的藥物,分別占26.67%、17.50%、15.00%,高于其他類別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回顧患者的不良反應主要臨床表現,發生于皮膚及其附件的不良反應構成比最高,為40.83%,以皮膚瘙癢、紅腫、皮炎、皮疹、蕁麻疹或者瘀斑 、紫癜等為主要癥狀,高于其他組織系統構成比。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損傷程度進行分級,輕度52例、中度62例、重度6例,以輕中度為主,占95.00%。結論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用藥過程中可能因各種因素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做好不良反應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對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臨床表現
氟哇諾酮類抗生素是感染性疾病、炎癥治療中最常用的一類廣譜抗生素,對多種致病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1-4],但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使得不良反應率日趨升高,對患者的治療造成不利影響。為了更好的發揮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對疾病的預防、治療效果,提高醫療質量和用藥安全性,本文就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衛計委制定的藥物不良反應篩選標準。排除標準: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120患者中,男69例,女51例,年齡19~76歲,平均年齡(45.6±10.1)歲。患者的感染類型包括:呼吸系統感染42例,消化系統感染15例,泌尿生殖系統感染39例,婦科感染9例,其他系統感染15例。
1.2 方法 回顧分析患者的病例資料,統計造成不良反應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類別,計算其構成比,并對不良反應時患者的主要表現、累及系統結構情況進行分析,觀察不良反應損傷程度分級情況。
1.3 評定標準[2]參照《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辦法中附則》中的相關規定,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所致不良反應損傷程度進行分級:對患者的損害表現程度較輕,無需停藥處理為輕度;對患者的損傷程度較重,直接對治療進程造成影響,需要停藥處理為中度;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致畸致殘,對重要臟器結構造成永久性損害甚至導致死亡為重度。
2.1 造成不良反應發生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類別 對造成不良反應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藥物類別進行統計,可見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格帕沙星是構成比居于前三位的藥物,分別占26.67%、17.50%、15.00%,高于其他類別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見表1。
2.2 120例患者的不良反應累及系統及主要表現 回顧患者的不良反應主要臨床表現,發生于皮膚及其附件的不良反應構成比最高,為40.83%,以皮膚瘙癢、紅腫、皮炎、皮疹、蕁麻疹或者瘀斑 、紫癜等為主要癥狀,高于其他組織系統構成比。見表2。

表1 造成不良反應發生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類別(n,%)

表2 120例患者的不良反應累及系統及主要表現(例次,%)
2.3 120例患者的不良反應損傷程度分級情況 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損傷程度進行分級,輕度52例、中度62例、重度6例,以輕中度為主,占95.00%。見表3。

表3 120例患者的不良反應損傷程度分級情況(n,%)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又稱吡啶酮酸類抗生素,是一種全合成抗菌藥物[5-9]。其可以將細菌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作為靶點,通過抑制微生物拓撲異構酶、 DNA回旋酶,對染色體造成不可逆損害,進而阻礙細菌基因的復制與表達,達到抑菌效果[3],其對對細菌具有選擇性毒性,且不受質粒傳導耐藥性的影響,與其他種類的抗生素之間無交叉耐藥性,更因其良好的抗菌活性、生物利用度、穩定性被廣泛應用于尿路生殖系統、呼吸道、胃腸道、腹腔、骨關節、皮膚附件等感染的治療中[4,10-13]。隨著其臨床研究的深入和各種新型氟喹諾酮藥的不斷出現,氟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升高。
本文對100例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用藥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進行了回顧分析,發現構成比最高的藥物分別為左氧氟沙星、諾氟沙星、格帕沙星,這也是臨床上使用量最大、應用最為頻繁的藥物類別;而從不良反應累及系統結構的統計結果上看,皮膚及其附件相關不良反應是最為明顯、發生率也最高的一類,接近50%。目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致不良反應的病理機制并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給藥劑量不當、給藥方法不當、給藥途徑不當是最主要的原因。如空腹狀態下給藥或者給藥劑量過大、速度過快的情況下會直接刺激患者胃部黏膜,引起消化道反應。而經靜脈給藥時,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受血液pH值、滲透壓以及血液中微粒、類毒素等的影響,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5,14-16]。從患者不良反應的損傷分級上看,輕中度反應占95.00%,整體較為輕微,可在停止用藥或者對癥治療后好轉。
呂長淮[6]的研究對影響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用藥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發現性別、年齡、患者體質等都會對藥物代謝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鑒于腎臟是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主要代謝途徑,對于腎功能衰退的老年人或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容易因代謝速度慢、藥物在血液中滯留導致藥物過度蓄積,并誘發嚴重不良反應,這就要求在氟喹諾酮抗生素用藥對患者的腎功能進行詳細檢查,合理選擇治療藥物、給藥劑量、給藥方式。過敏體質或者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也可能由于機體自身原因或者聯用藥拮抗作用誘發不良反應,應做好用藥前的詢查工作。同時,考慮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關節軟骨毒性、中樞神經毒性,18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孕婦或者出于哺乳期的女性、合并腦供血不足、癲癇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者有該類疾病患病史的患者均禁止使用[7]。
總之,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用藥過程中可能因各種因素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做好不良反應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對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1]武獻梅,趙紅霞.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報告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5(2):170-171.
[2]藺以啟.氟喹諾酮類藥物臨床應用的不良反應與用藥原則.中國醫藥科學,2012,2(1):102-103.
[3]古力努爾·多送別克,閆海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分析.中國傷殘醫學,2013(9):439-440.
[4]黎微微.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情況及其耐藥機制研究.中國療養醫學,2013,22(12):1090-1093.
[5]王樹誠,王艷春,曲惠青,等.氟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分析.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2,14(6):27-29.
[6]呂長淮.159例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調查.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4):551-553.
[7]何佩瑩.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65例臨床分析.中外醫療,2012,31(11):109.
[8]劉曉琰,孫黎,施安國.新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藥學服務與研究,2004,4(2):178-180.
[9]呂紅霞,成淑蓮,劉軍鋒.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108例臨床分析.臨床肺科雜志,2011,16(6):881-884.
[10]張達維.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75例臨床分析.飲食保健,2015,2(15):52-53.
[11]劉士敬.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概述.中國社區醫師,2010(30):12.
[12]劉玉強.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65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5):194-195.
[13]馮娟,趙銳,夏莉莉.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調查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9):154-155.
[14]惠恒龍,張月,張金陵.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4):37-38.
[15]段紅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分析.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4):75.
[16]金珊.氟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調查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4(26):234-235.
Study 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ase data of adverse reactions by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SUN Fu-dong,WANG Zhen-ying.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macy,Pingy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Linyi 2733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and to analyze its performanc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data.Methods There were 120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by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and their clinical data,meditation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Drug category of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caused adverse reactions was collected,and it showed that ofloxacin,norfloxacin and lattice were the top three constituent ratio drugs,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26.67%,17.50% and 15.00%,which were higher than other types of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Review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howed that skin and its accessories had the highest adverse reactions as 40.83%,with skin itching,redness,dermatitis,rash,urticaria or petechiae,purpura as the main symptoms,higher than any other organization system.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of damage degree in adverse reaction,there were 52 mild cases,62 moderate and severe cases and 6 severe cases.moderate and severe cases were the main components,accounting for 95.00%.Conclusion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may caus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e to various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meditation,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dverse reaction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Adverse reaction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08
2017-01-11]
273300 平邑縣人民醫院臨床藥學科(孫夫東),兒科一區(王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