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芬霞,李金輝
(河南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提高高校學生評教效果的措施研究
韓芬霞,李金輝
(河南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學生評教是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學質量監控手段。通過闡述了目前高校學生評教的體系和方法,分析了影響評教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探索了提高學生評教效果的措施。
高校;評教;效果;措施
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于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效果,而教學效果主要通過學生評教來實現,學生評教已成為現代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學生評教的結果與高校教師的職稱密切聯系,因此學生的評教結果必然嚴重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評教的公平、公正及評教結果的運用得當,對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應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調查統計,分析目前學生評教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影響學生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因素,并在現有學生評教體系的基礎上,探索提高學生評教效果的措施,以期對今后教師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目前,學生評教活動一般由學校的教務處牽頭,各學院主抓教學的副院長和教學秘書負責組織學生在學校的網站進行評教。評教成績一般分為3個方面,即學生評教成績(70%)、督導教師評教成績(15%)和院系評議成績(15%)。而整個評教指標有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技能、教學效果4個一級指標和10個二級指標組成。每一個指標占有一定的比例,最后給出該教師的最終評教結果。
某高校某位教師的學生評教結果見表1。

表1 某高校某位教師的學生評教結果
上述得到的評價結果折合一定的比例再加上督導的成績,就是最后該教師的成績。該成績由學院反饋給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在各方面給出的匯總結果,督促教師在相應方面不斷改進,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該方法看似完美,但是評教結果仍然不大理想,問題依然存在。下面就將目前評教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
2.1 課程不同,評價指標卻相同
目前,各高校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不同課程都采用同一個評教系統,無論是文科、理科、工科、農科,還是基礎課、專業課、必修課、選修課,評教指標均相同,這顯然不合理。因為不同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大相徑庭,基礎課多側重基本概念和方法,而專業課更側重于專業前沿和未知科學問題的探索;前者以讓學生打好專業基礎作為目標要求,后者則要求教師科研與教學并重,相得益彰。
2.2 學生的評價具有無約束性
網上評教,雖然保證了大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但學生的評價因為是采用無記名的網上打分,所以學生的打分往往具有不可約束性。評教結果的影響因素太多,在評教系統中往往無法體現,主要體現為3個方面,即教師、學生和評教指標因素。評教指標是確定的,但評教主體和評教的對象是人,因此也就不可避免的滲入了參與者主觀因素,進而對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帶來影響。研究表明,教授的得分比助教高;教師的教齡在1~12年間,學生打分可能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但教齡超過12年就無太大差別;本專業的學生打分會比非專業學生高等[1]。
另一方面,學生的性別、年級、學習成績、學習動機、對考試的預期、對所學課程的興趣也極大地影響著評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例如,學生成績普遍高的班級給教師打分高;本來就對所學課程感興趣的學生打分高,對所學課程態度無所謂的可能打低分;理科班比文科班學生打分低等[2]。最后,課程所屬的學科、課程類型、課程內容的深度、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等也影響著最終評教的結果。森特拉在關于學生與班級特征是否影響評估結果的研究認為,無論班級大小,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與學生評價高度相關。例如,人數少的班級對教師的評分最高,自愿上選修課的學生打分高[3]。
2.3 分數統計的結果差別無顯著性
由于學生在打分時的眾多顧慮,如是否打分低會影響到教師對待自己的態度,進而影響自己的成績,以至于學生目前的打分差別越來越不具有顯著性差異。以動物科學學院為例,最近幾年學生給教師的分數呈明顯上漲趨勢,甚至有的班級,許多學生給教師打100分。結果造成以前可能95分就可以院系排名在20%之內成為優秀,而現在98分也不能被評為優秀了。
2.4 學生評教成績呈現班級性趨勢
所謂的班級性,指學生在給教師打分時,呈現一個上課班級所有教師分數都很高,而另一個上課班級教師的分數都很低的趨勢。很顯然,這種情況下2個專業的教師評教缺乏可比性。而現在的問題是,同一個院系內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是要進行橫向比較的,無論他們所教的專業是否相同、班級是否相同、課程是否相同、門數是否相同、任課時數是否一致,評判的唯一標準是分數。分數高就說明該教師的教學質量高、優秀,反之則為良好,甚至合格。以河南科技學院的食品學院為例,下設4個專業,分別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烹飪營養與教育、旅游管理。這4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可說不大,但期末的評教仍然是統一測評,唯分數高低來決定優秀與否,這種評教顯然是有問題的。
2.5 數據處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由表1可知,在對學生評教的數據進行處理時,評教系統都會對原始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先按一定比例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取平均值。但該方法存在明顯的不足,因為去掉同樣多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并不能保證把明顯不理性分值完全處理。使用該方法,前提是學生不理性的評價導致過高和過低的情況都會存在,并且對稱出現,而事實上學生的評價分值是隨機出現的[1]。所以,按一定比例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不能保證將異常值都合理去掉,得到的平均值不是教師教學質量的真正體現。另外,評教系統在統計時,沒有考慮課程類別的影響,更沒有考慮課程時數的影響。這樣處理的結果,對上課類別多、課程時數多的教師是不公平的。
3.1 評教系統設立因院系而不同
因高校專業眾多、文理不同、農工不同,一套評教系統用于所有院系的評教是不夠全面。每個專業都具有其特殊性,甚至同一個專業不同的課程也有其差異性,采用具有同樣指標的同一系統來評價教師,不能科學地反映教師教學特點和真實水平。而根據不同的院系或幾個相似的院系為一組,采用不同的評價系統,是較為合理的措施。在實際的運作中,可以根據院系及專業的特點制定自己的評價指標,然后反饋給軟件公司。這對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無疑是不無裨益的。
3.2 對不同的課程和不同課時量的課程加權處理
如果同一教師同時講授幾門課程,那么每門課程的評分計算出來后,計算總分時還應該對課程進行加權處理,而不是平均計算。新開課占的權重應較少,因為新開課程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不一定與效果成正比。同理,課時多的課程也應該設置較大的權重,如學時為4周的課程和學時為2周的課程應有所不同,從而體現教師在工作量上的差別。
3.3 加大督導聽課的課時任務
同行、專家聽課的結果與學生評教結果結合,無疑會給教師一個更加全面客觀的評價,但現在這個制度往往流于表面。院領導一般每個學期有3次聽課任務,聽完之后也只能對這3位教師的教學質量給予評價,無法全面評價院系里面的所有教師。較為可行的辦法是,院系里面指定一位臨近退休的老教師每學期全面的聽每一位教師的課1次,并給予評價,且在教師的最后得分中,加大該督導的評分比例。這樣對教師都可以進行橫向比較,而且因為該教師是本院系的,對本院系課程了解程度更大,可以針對性地指出每一位教師的優點和不足,做到及時反饋,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很有幫助的。
3.4 嚴格評教的過程控制并對結果及時反饋
針對學生評教的不可控制性,通過過程控制,即通過指導、檢查學生評教各項工作的運行,強化評教程序,來保證學生評教質量。由教務處檢查正在進行的工作是否符合實施要求,學生的評教是否真正公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在學生評教結束后,通過發現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補救,為后面學生提供評教參考,最后將評教結果通知到任課教師;而學校根據評教結果督促教師在教學質量上的進一步改進。對教學水平確實較差的教師可以反復聽課、培訓,以提高其教學水平。
總之,對教師評價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公平和公正。只有評教的結果更趨向反映教師教學的實際水平,教師才更容易接受評教的結果,也才能使教師更加熱愛教學,自發地改進教學方法,最終實現評教的真正目的。
[1]宋映泉,田勇強.評價課程還是評價教師——關于影響學評教育結果若干因素的實證研究 [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0(3):37-41.
[2]趙柯.高校學生評教的影響因素及控制方法研究 [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40-42.
[3]王燦明.美國高校的學生評價及其啟示 [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8(3):126-129.
Research 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ollege 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
HAN Fenxia,LI Jinhui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He'nan 453003,China)
The 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 is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method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ystem and methods of college 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curacy of evaluation results,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and explores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 results.
college;evaluation of teaching;effect;measures
G640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7.02.025
1671-9646(2017)02a-0081-03
2016-12-16
2016年度河南科技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61030)。
韓芬霞(1978— ),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動物遺傳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