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積環
剛開學第一周,我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孩子鋼筆字的書寫。三年級是鋼筆字練習的起步階段。剛剛學會用鉛筆的孩子們拿著鋼筆無所適從。作業本涂得五花八門,小臉一個個成了小花貓,作業速度也慢了很多。如何寫好鋼筆字的第一步成了比上好一節語文課更重要的事了。我認為,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寫字的指導。教學中,我本著從長遠出發的思想,精心指導學生寫好字。
一、樹立學生寫好鋼筆字的信心
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先讓學生欣賞高年級哥哥姐姐們的優秀作業,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去學習,自己也能寫好鋼筆字。教師在引導過程中,也可以搜集古今書法大師少年時代練字的故事,深入淺出地講給他們聽,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到一些書法作品,借以激發他們熱愛寫字的情感。只有學生重視了,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把字寫好。
二、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
在教學生寫字之前,我首先向學生介紹握鋼筆的方法和寫字的姿勢,之后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對照書本上的范字,一橫、一豎、一撇、一捺……筆筆指導到位。
我利用墻上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的掛圖時時提醒學生:和這個同學比一比,看誰做得和她一樣棒。用寫字兒歌規范學生的寫字姿勢。當然教師的范寫很重要。升入三年級,我班的黑板上已經沒有田字格了,但我每次上寫字課之前也會在黑板上打出田字格,把較難的生字放在田字格中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并且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第—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寫完一個字后還要從整體看這個字寫得是否勻稱,整體感覺如何,學生再加以模仿,使學生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但是,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僅僅范寫還遠遠不夠,俗話說:“寫字沒有巧,筆畫安排好。”“點、橫、豎、撇、捺、提”六種基本筆畫便構成了龐大的漢字體系,我想這也正是中華漢字的獨特、神奇之處。漢字的形體最突出的特點是方塊字。結構上獨體字較少,合體字可分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和全包圍結構等幾種類型。寫獨體字,把主筆寫好了,字就見端正。寫合體字,把幾個部分的位置和關系處理正確了,字也就不難看了。總之,不管寫什么結構的字,都要體現方塊形這一特點。但由于三年級學生還小,觀察能力的限制,學生的書寫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時,就得教會學生觀察漢字書寫特點。
三、學會觀察、分析、臨摹
讀書有三到:所謂“眼到、口到、心到。”寫字也要講“三到”只不過側重點稍有不同而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進行書寫指導時,我總是按這樣的步驟進行:看、想、描、仿,看就是仔細觀察,想就是分析,分析部分與部分之間該如何穿插、筆畫的疏密該如何擺放。描讓學生一邊說字的筆順一邊寫,可進一步加身對漢字結構和筆畫安排的領悟。最后是仿寫,對照田字格里的字,認真書寫,寫后對比修改。反復練習,學生書寫能力會逐步提高。在寫字指導過程中,鼓勵學生少用或不用修正液,告訴孩子們干凈的紙面就像我們漂亮的小臉,不能亂寫。盡力做到一氣呵成、不涂改。
四、強調按筆順寫字
筆順不可忽視。我班有幾個孩子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寫字有時會變成“畫字”。一是影響書寫的工整美觀,二是影響寫字的速度。漢字的構成是有規律的,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當然書寫就受影響。我在教學中要重點提醒,時時糾正。提醒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攔腰在后、最后封口。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指導,學生書寫習慣有了很大改善,但今后還要在教學中,加大具體指導的力度。不僅要對每個字的筆畫、筆順、形體結構具體指導,還要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同一偏旁、同一結構類型的共同特征,進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寫鋼筆字的技能,課堂指導與課后練習相結合。要把字寫好,必須經常練習,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