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本人從事語文教學已經近20年了,深知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考試中占據近三分之一的分值,學生也知道它的重要。可是長期以來作文教學一直處于一種無序狀態。既缺乏高水平的教材,又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考察評價標準,還尚未探索出一種或幾種高效的教法。語文教師各自為政,命題隨意,教法隨便,一切隨心所欲。我們的學生絕大部分提起作文就為之色變,好不容易寫下的作文,也是很少有真情實感,胡編亂造,能湊足字數就算不錯了。作文,真的是老大難啊!學生每天坐在教室里,一篇課文接著一篇課文的學,老師,學生也沒省事啊!可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寫不出作文?
缺少生活,缺少體驗。我們的學生的學習已經嚴重的跟生活剝離、脫節。學生心如死水,如何讓他寫出心動的作文?教師要做的就是喚醒學生的情感,感情的閘門一旦打開,何愁沒有動情動心的文字汩汩流出?可是教師該怎么做呢?我一直在苦苦探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需求,并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作文更是如此,雖然我們的陣地很小,但是不能阻礙我們開放的思維。近五年來,我利用每周兩節作文課,和學生們進行了“開放性作文”的嘗試。
所謂“開放性作文”,是指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在這里,我根據自己的作文教學實踐,只從“創設情境”方面對開放式作文教學加以探討。情境創造激情,開放式作文的課型之一就是“創設情境”。我在課改實驗中創造性地設計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游戲情境課。這些課大都可以在教室完成,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表演類;演課本劇,虛擬招聘,庭審現場等;二是拓展類,選用當下比較流行的拓展訓練的游戲,如“挪威森林”“無軌電車”“七巧板”“信任背摔”等;三是文體類,例如為了寫說明文可以選定一項簡單的折紙,讓學生邊折邊練習說明文的語言,例如為了寫議論文可以安排辯論會等。目的就是讓學生能“身臨其境”和“心臨其境”。“身臨其境”要用心去“做”,“心臨其境”要用心去“想”。作文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體驗,觸發生活情感,才能噴薄為文,寫出真情實感。下面是“信任背摔”的教學設計,從中可以領略情境寫作教學的快樂。
作文教學故事:《信任背摔》
課型:情境隨筆課
學習目標:
1.讓學生體驗快樂的“信任背摔”游戲,并且把這種快樂的體驗和過程寫下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礙。
2.通過看游戲、說游戲、寫游戲三個過程,讓學生覺得有話可寫,有話樂寫,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重點:激發和引導學生把觀察和體驗的過程轉化為作文
一、問題導入
同學們,你們覺得寫作文最大的困難是什么?請說說。(學生的回答可能有“不知道寫些什么”或者多種回答,老師可以歸納幾點寫作文最難的地方。)
老師:能不能有一種方法,使我們既覺得寫作文很好玩,又有話可寫呢?
老師:那就是一邊玩一邊寫作文。今天,我們就來嘗試一下。
二、布置本節課的任務
師:這節課我們通過玩信任背摔的游戲,大家注意觀察兩個方面,一個是比賽的經過,另一個是比賽中主要人物的具體表現:表情、動作、語言。
師: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三個方面的內容說出來,或者寫下來。好嗎?
三、介紹比賽規則
1.教師。將全班分成四組,每組11個人。8個人分成兩組面對面站好,1人背摔,還有2位拉拉隊員,背摔者站在桌子上,然后背朝桌下,身體站直,直挺挺地向后倒下去。下面有8人面對面站成兩排,每個人都伸出雙臂將上面倒下人接住。比賽開始后,所有隊員精神集中,當隊友倒下時,迅速接住隊友。規定時間內完成的最多的一組獲勝。
2.比賽安全規則。
(1)脊椎,腰部受過傷同學不能參加,在開始背摔之前必須取下身上所有的硬物,包括手表、鑰匙等。
(2)背摔者的姿勢:雙手平伸交叉,掌心相對,十指互扣,由內向上反翻到胸前,雙肘向內收緊,拳頭抵住下顎。背摔者倒下時,挺胸直腰,臀部和膝蓋不要彎曲,肘關節收緊,不打開,不可以抬腿,不可以跳下或者向后躍出,不可以大叫!
(3)承接者的姿勢:身高相近的人兩兩相對站成4組,大家都出同側腿,弓步站好,兩人肢內側相抵,膝蓋接近,上體保持正直,腰部用力,保持自己的重心穩定,雙臂向前平舉與肩同高,掌心與肘窩內側都向上,指尖指明觸到對方的肩膀,雙臂自然微曲繃住力,四條臂膀交錯,胳膊之間不留空隙,所有人都抬頭向上看著要倒下人的后背;承接者必須肩并肩排列,對面同學要靠近至雙手能抓到對方身體,掌心向上,手臂間隔均勻排列,側仰頭注視背摔者的背,做好承接的準備。如果挑戰隊員倒偏了,要及時調整位置,哪怕摔在你一個人身上,也要接住背摔隊員。
3.教師提示。
(1)賽前。讓全班學生觀察參賽選手的外貌、神態、動作、語言。
(2)賽中。仔細觀察背摔者和承接者的情況,還有你的心情和心理活動。
(3)賽后。讓上來比賽的學生談感受。全班同學也可以談談自己的感想。
四、自主擬題,快樂寫作
抓住一個或兩個典型的人物,細致地描寫一個或兩個場面,表達自己真切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寫寫這次活動的意義。
五、交流作文。講評修改
1.集體講評、修改。(請個別的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作文,你最欣賞他哪一點?或者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2.其他學生可以挑選自己最滿意的一句話讀一讀,與大家分享。
我們得到了別樣的驚喜,所有的學生都寫出了作文,而且爭先恐后地展示。從學生展示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學生對語文的熱愛,學生的言語潛能如噴泉般地噴發而出,并且一發不可收拾。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總而言之,作文教學要向生活“開放”,從體驗人手。回歸到豐富生動、真實可信、令人向往、其樂無窮的生活。這是作文教學獲得解放的理想途徑。我們要樹立“生活本源”的習作教學理念,牢牢抓住“認識生活、豐富生活、感受生活、表現生活”這一切入點,讓我們的寫作訓練變得既有情趣,又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