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
摘要:我國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著稱于世。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儀是一個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一日流程;禮儀滲透
禮儀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對于“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獨生子女來說,從小就受到過多的呵護甚至溺愛,不少孩子在社會交往中往往習慣于以自我為主,往往缺乏一種與人謙讓、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關心、體諒別人,有時顯得智力有余而教養不足、缺乏必要的禮儀修養。而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交往、合作,不僅有利于孩子教養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發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綜合素質,最終促進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幼兒禮儀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幼兒禮儀行為的養成。從早入園到晚離園,幼兒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幼兒園,所以,將禮儀教育滲透于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就顯得格外重要。那如何讓禮儀教育更好的滲透于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呢?
一、入園
晨間接待是幼兒園一日流程中的關鍵環節,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贊美、一聲問候,都會讓家長和幼兒帶著美好的心情人園。每天早上,讓禮儀寶寶身穿園服,肩披綬帶,端莊挺拔地站在幼兒園門兩側,微笑著迎接每一位幼兒和家長,聲聲“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和孩子燦爛的笑臉,不僅給擔任禮儀寶寶的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給入園的每一位幼兒與家長帶來舒心,營造出和諧、溫馨的氛圍。
二、晨間活動
晨間談話活動也是幼兒一日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還是幼兒和教師心靈的溝通、情感交流的好機會。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是教育。”因此,教師站在活動室的門口微笑并蹲下來擁抱每一位入園的孩子,一句問候、一個微笑都能給幼兒以親切感和安全感,令幼兒舒心,讓家長放心。通過晨檢,幼兒體驗和學習講衛生、懂禮貌等文明禮儀,禮儀教育也在這些不經意的問候和微笑中得以滲透。時間長了,家長和小朋友都能主動地相互問好,幼兒能自覺地向老師行問候禮,此班與彼班的幼兒也能愉快地互致問候。
三、早操活動
早操活動促進孩子們體格全面發展。幼兒園開展的早操活動,既可以形式多樣,又可以做禮儀滲透。比如南溪區小太陽禮儀幼兒園將禮儀滲透到早操中,根據大、中、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禮儀兒歌《人園》《離園》《禮貌用語》《接打電話》《安全常識》《盥洗》編排到早操中。幼兒對邊做操邊說禮儀兒歌非常感興趣,并且得到家長的認可和社會的好評。
四、教學活動,鞏固禮儀教育
幼兒的一日教學活動是幼兒獲得有益學習經驗的重要途徑。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教師應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指南》,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在幼兒各科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內容,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語言和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幼兒的思維是直觀的具體形象的,通過看錄像、講故事、念兒歌、玩游戲等形式可豐富幼兒的禮儀知識,讓幼兒明確禮儀規范的要求,激起內部情感,在學習活動中,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坐姿、站姿、行姿等,促進幼兒文明習慣的養成。
五、生活活動
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交往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如:“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情景演練能讓幼兒獲得并強化第一情感體驗,復習、運用和內化所學的禮儀教育內容,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幼兒園的禮儀教育中,情境體驗法通常融進情境再現和情境表演。如,在上廁所時,幼兒需要沿禮儀之路整齊排隊,男生禮讓小女生先入廁等,教師引導幼兒使用標準的禮儀手勢;在就餐時,值日生給小朋友分發餐具,教師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輕拿輕放,安靜進餐,吃完后送回餐具并請大家慢用。這樣的禮儀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很快讓幼兒產生情感共鳴,促進了幼兒良好禮儀行為的形成。
六、游戲活動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做人的起點,是幼兒基本的活動,也是最喜歡的活動。所以,抓住孩子好動好玩的天性,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學習文明禮貌知識。例如在戶外活動滑滑梯時,孩子們你爭我搶是不可避免的,抓住幼兒玩的興頭,要求幼兒“上下請排隊”,不小心碰到他人時說“對不起”“沒關系”;玩蹺蹺板或木馬時,讓幼兒學會等待,別人玩著時,自己想玩就要說“請給我玩一下”“謝謝”;在活動中有人摔倒,要及時把他扶起來等。因此,戶外活動作為幼兒園中重要的活動環節,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練習使用文明禮儀用語,學會不同場合、不同角色中的文明禮儀用語,懂得在人際交往中要互相尊重、謙虛恭敬、相互諒解的道理。
七、離園
離園環節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最后環節,也是一個比較難組織的環節。離園前的活動是瑣碎、繁雜的,是一日活動中畫龍點睛的一筆,也是孩子從整個一日活動的完美謝幕。教師可在離園活動中開放區域活動,或讓幼兒進行桌面游戲自主化的選擇。這樣孩子的選擇點多,參與熱情也隨之遞增,同時要求孩子回家前把自己玩過、用過的東西歸還原處,也有利于幼兒整理、收拾,遵守游戲規則等良好習慣的養成。豐富多彩的離園活動會讓孩子更加喜歡這個時間段,有事可做的孩子不會“瘋跑”,井然有序的活動會讓家長有更好的印象。
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是多方法、多渠道的。我們必須在知行合一、知行協同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切實采取措施,把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抓好幼兒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然而良好的行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習慣要在不斷地重復和練習中養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復雜艱巨的,其形成是長期、反復、不斷提高的,幼兒禮儀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只要幼兒園合理的利用一日生活教育契機,堅持從正面塑造幼兒良好的品質,啟迪幼兒幼小的心靈,相信禮儀教育定會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