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


神谷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張雷介紹,糖尿病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的生命殺手之一,也是誘發其他疾病發生的禍根,而且正在呈現年輕化趨勢。
張雷介紹說,導致糖尿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I型糖尿病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免疫因素等幾個方面。但Ⅱ型糖尿病主要是基因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引發的,比如種族、家族史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脂質代謝異常是危險因素,這種情況大部分是吃出來的。飲食結構不合理不科學,造成腹部脂肪堆積,導致脂肪糖代謝紊亂、血糖升高。
糖吃多了就會得糖尿病嗎
老百姓都說吃糖太多,小心得糖尿病,其實這是個常見的誤區。絕大多數研究者認為,糖吃多了,不一定就會得糖尿病。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圍,是因為有充足的胰島素進行調節,如果胰島素分泌失調,就會引起血液中血糖水平升高,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從而影響了對糖的調節。當每100mL血液中的血糖升至160~180mg時,即超過腎小管吸收糖分的能力時,尿液中的糖分增加,就出現了血糖增高現象,進而出現糖尿病的各種癥狀。所以糖尿病歸根到底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所致。因此,在B細胞產生胰島素,血液循環系統運送胰島素以及靶細胞接受胰島素并發揮生理作用這3個步驟中,任何一個發生問題,均可引起糖尿病。
怎樣才能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病因復雜決定了治療上的復雜性。控制糖尿病最根本的就是控制血糖,服用藥物是手段。中藥治療糖尿病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因為此病多由于平素貪嗜醇酒厚味,內熱化燥,消谷傷津,以致肺、胃、腎陰虛燥熱。治療上宜以滋陰清熱生津為主,并隨證佐以益氣、固澀、溫陽、活血,多靶點多環節多途徑地改善多個器官組織功能,從而改善臨床癥狀及其并發癥。
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控制總熱量和體重,增加食物纖維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總能量的攝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種營養物質。維持合理體重,超重/肥胖患者減少體重的目標是在3~6個月期間體重減輕5%~10%,消瘦患者則應通過均衡的營養計劃恢復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預防糖尿病要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如多吃少油少鹽清淡食品,赴宴時也要盡量按照平時在家吃飯時的量和食物問的搭配來選擇飯菜,糖尿病患者盡量減少赴宴。“多吃肉、少吃飯”的說法不科學。有人認為肉是蛋白質,飯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會引起血糖升高。其實不然,肉到體內也能轉變成糖并提供脂肪。進餐應定時定量。注意進食規律,兩餐之間要間隔4~5小時。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或易出現低血糖的病人還應在三次正餐之間加餐2~3次,可從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無糖糕點也要控制。雖然無糖糕點不含蔗糖,但糕點是淀粉做的,同樣會產生熱量,故不能多吃。多選用復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糧。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單糖類的攝入要嚴格限制,如蔗糖、麥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這些糖類較多的食品。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選用不產生熱量的甜味劑,如木糖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