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玲
摘 要: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安全發展需要依賴網絡信息,而且網絡信息也是確保網絡環境安全有序的重要保障依據。本文深入分析了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面臨的安全威脅與需求,指出了構建安全網絡信息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安全
大數據技術是繼云計算、物聯網技術之后IT界的又一次顛覆性的變革,有利于整合與共享管理信息,提高協同工作效率,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與精準性。但另一方面,數據的開放性要求與個人用戶信息的私密性相沖突,是政府機構、學術界和工業界不得不長期面對的一個兩難問題。
1.大數據時代面臨的網絡信息安全威脅與需求
面對當前國民經濟領域中的各個行業,并在分析梳理金融、通信等行業的相關數據信息可以看出,網絡信息方面一直存在著安全威脅及需求。
1.1金融行業
一方面,大數據時代下的金融行業面臨著較為嚴重的網絡信息安全威脅,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云計算、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得到了廣泛使用,金融行業信息安全方面存在著較大威脅[1]。同時,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對網絡結算以及支付等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互聯網與金融業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密切,以致互聯網傳統病毒以及木馬等威脅也嚴重沖擊了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業務面臨非法盜取、非法攻擊等問題。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下的金融行業需要更多的安全需求,且金融行業的信息系統存在較高的互聯性,數據使用對象也是多種多樣,以致產生風險的幾率在不斷上升,要求信息具備更高的保密性與可靠性。由此,相較其他行業,金融行業對信息的保密性與可靠性要求極高,網絡信息處理系統不但可以快速整理各類數據信息,還具備較強的數據容錯性,從而可以靈活應對各類數據信息,從容應對當前日趨復雜的應用系統。
總體而言,金融行業的業務流程較為復雜,持續周期較長,行業信息量較大,加之行業內對數據信息應用的差異性等因素,以致金融行業對數據信息的安全性要求要明顯高于其他行業,且每年會在網絡信息數據安全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金。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金融行業應由先進數據算法研究、控制數據訪問以及增強數據安全性等方面入手,充分改善行業內的數據安全情況,使用大數據網絡安全技術,強化內部機構的控制能力,從而更好地監督整個金融行業,提升服務質量水平,以便更好的應對潛在的金融風險。
1.2通信行業
通信運營商每天都要面對大量數據的產生、存儲以及分析工作,因而會遇到數據開放保密、用戶隱私以及商業合作等問題?;诖耍ㄐ胚\營商應在充分利用數據信息工具的基礎上科學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確定這些數據的實際價值。數據一般以散亂的狀態分布于各個信息系統中,對于通信運營商而言,數據信息來源多種多樣,通信運營商應具備較強的數據收集及分析能力,從而確保數據的完整性與安全性。在與其他行業合作的過程中,通信運營商還應準確將外部業務轉換為實際數據需求,針對數據信息建立對外開放系統,在此過程中,運營商還應有效的保護用戶信息,防止出現信息泄露問題。因此,通信運營商應在確保核心數據資源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可用性的基礎上,充分滿足用戶的基本利益與體驗需求,進而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數據的安全需求[2]。
2.大數據時代下網絡信息安全構建的策略
處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構建安全性較高的網絡信息,需要具備更高要求的安全及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體系,以滿足網絡信息的安全保障。同時,數據信息的安全構建還應充分依靠防火墻、加密技術等安全技術手段,并通過網絡監控、強化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等措施,創建良好的網絡運行環境。
2.1利用安全技術建立良好的安全防范體系
當前我國網絡信息的安全形勢十分嚴峻,需要有效使用各種網絡信息安全技術以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在網絡信息安全構建的過程中,防火墻技術、加密技術等都屬于核心的技術手段,在安全防范方面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防火墻技術,為了確保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并有效控制網絡訪問,應合理使用防火墻技術,以便及時控制外部用戶的非法入侵行為,為當前的網絡運行環境構建安全防護體系。使用防火墻技術可以有效檢查網絡傳輸過程中的數據信息,對內部的網絡運行環境進行全面監控,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性。根據安全技術的類別,當前的防火墻技術主要分為檢測型、代理型以及包過濾型等幾種類別,在使用過程中應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擇。其次是互動式應用程序的安全測試技術,它充分結合了靜態應用程序安全測試以及動態應用程序安全測試技術,利用這兩種技術之間的互動性,優化并提升了傳統的安全測試技術,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由此看出,使用互動式安全測試技術可以有效檢查已監測的漏洞是否已遭受攻擊,并有效確定漏洞的具體來源以及在程序中的具體位置。最后是使用云端訪問安全代理技術,大數據時代最為顯著的特點便是產生了云技術,但其運用過程中還需要依靠安全技術的支持。而云端訪問安全代理服務主要部署于云端,其資源被訪問時,可以有效使用企業的安全策略,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云端資源的存儲安全。
2.2利用網絡監控創設良好的網絡信息運行環境
大數據時代存在著極為嚴峻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為此,應充分利用網絡監控技術創設良好的網絡信息運行環境。首先,應強化使用入侵檢測技術,強化對網絡的實時監控,有效預防入侵行為。其次,明確落實網絡監控措施,提升網絡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3]。再次是提升網絡安全意識,規范數據信息的操作行為,以免誤入釣魚網站。最后應建立完善科學的網絡監控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范圍,確保各項網絡監控措施都可以落實到位。
2.3利用賬號安全管理提升信息的安全防護水平
處于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增強網絡賬號的安全管理,提升數據信息安全防護措施的運行水準已經成為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內容。首先,應強化網絡賬號的安全管理,尤其應在網銀賬號、支付賬號、郵箱賬號等方面做好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提升安全防護等級,從而確保網絡賬號的安全使用,以免因黑客的惡意攻擊而導致數據信息的不必要丟失。其次應強化賬號的密碼管理措施,設置特殊性較強的密碼,提高密碼安全等級,增強賬號的安全性。最后,出于安全考慮,用戶還應定期更換密碼,以確保密碼的實時安全性,充分消除不必要的安全隱患[4]。
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需要構建穩定的運行防范體系。為此,應利用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等提升網絡的安全性,并通過安全管理等措施創設良好的內外環境,從而滿足網絡信息安全構建的基本需求。
參考文獻:
[1]彭可威.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6)
[2]黃國賢.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和對策[J].科技與企業.2016(03)
[3]周慶,楊雪峰.基于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防護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02)
[4]萬輝勇,熊小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保護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