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比較

2017-04-11 09:08:54趙瑞芬王小娜
中國流通經濟 2017年4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區域評價

趙瑞芬,王小娜

(唐山學院,河北唐山063000)

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比較

趙瑞芬,王小娜

(唐山學院,河北唐山063000)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步伐加快。為客觀準確地評價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幫助政府部門了解區域創新發展現狀與潛力進而制定相應的區域創新政策,需要構建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采用全局熵值法對2011—2015年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進行動態比較分析。分析結果表明,京津冀協同發展框架下,北京、天津、河北區域創新能力梯度差較大,京津冀區域內部發展極不平衡。天津和河北下大力氣改善創新投入和創新基礎條件,但由于投入產出過程存在時滯性以及創新效率相對較低,在創新產出方面表現不佳,而北京創新能力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除創新投入保持領先外,創新產出取代創新基礎排在了第二位。為打破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不平衡的局面,真正實現協同發展,一要強化核心功能定位,提高北京原始創新能力;二要完善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提高天津創新成果轉化效率;三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全面提升河北區域創新能力;四要加強區域協同創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全局熵值法;創新產出

一、問題的提出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的需要。[1]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京津冀三地加快了推動協同發展的步伐,在產業轉移、生態保護、公共服務共享等多個層面展開了區域協同創新。區域創新能力是地區獲得區域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對區域創新能力進行評價,有助于政府部門了解區域創新發展現狀和潛力,進而制定相應的區域創新政策。然而,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統一的區域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盡管北京每年都會發布中關村指數用來評價北京高技術產業發展水平,但因其不僅包括技術創新,還包括經濟增長、人力資本等指標,并不適合用來評價三地區域創新能力。[2]因此,本文構建適用于京津冀區域創新的綜合評價體系,跟蹤和對比京津冀三地創新能力,對于實施協同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創新活動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區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區域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選擇適宜的評價指標是正確評價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的基礎,本文遵照系統性、層次性、可比較性、可操作性原則選取指標并設計指標體系。一是要保證指標體系的完整性,使之能夠充分反映京津冀區域創新發展的現狀與潛力;二是指標之間具有層次性,層級內部具有同質性,層級之間具有顯著的差異性;三是要保證指標體系的可比性,各指標的內涵和統計口徑應當保持一致;四是要保證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指標應盡量來源于相關統計年鑒,數據要完整、公開,具有可重復操作性。

(二)指標體系構成

國內外通常采用創新指數來評價區域創新能力,即利用一種相對數來綜合反映由多種因素組成的經濟現象在不同時間或空間條件下的平均變動情況。國際上已經針對創新能力評價形成了標準化的指標體系,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有美國的硅谷指數、[3]歐洲的創新記分牌和英國的全球知識競爭力指數等;[4]國內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也各自建立了相應的評價體系,如上海的張江指數[5]和北京的中關村指數[6]等。這些指數大多屬于綜合性區域發展評價指標,其范圍不僅包括技術創新,而且包括人口、經濟、社會、企業發展等,且因過于強調本區域發展特性,很難同其他區域進行橫向比較。

從上述文獻可以看出,盡管國內外已有很多成熟的區域創新評價體系,但各有各的側重點,不同指標體系在指標設置上存在較大差異,相互之間難以進行對照參考。本文認為,創新能力表現為一個從創新投入到創新產出的動態過程,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應考慮創新投入、創新產出以及創新過程中的轉化效率和環境基礎問題。因此,本文綜合國內外創新指數的指標體系,結合京津冀區域發展現狀,從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效率、創新基礎四個方面入手構建京津冀區域創新指標體系,共計11個指標。具體可參見表1。

1.創新投入。創新投入用來衡量創新資源的配置情況,一般包括創新資金資源投入和創新人才資源投入。創新資金資源投入包括財政科技投入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X1)、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X2)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X3)三個方面,創新人才資源投入用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重(X4)表示,其中的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用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折合全時當量來代替。

2.創新產出。創新產出直接反映了區域創新的效果,以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X5)代表直接科技成果,以百萬人口技術交易額(X6)代表技術轉化和應用成果。

3.創新效率。創新效率用來衡量創新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本文用勞動生產率(X7)和萬元GDP綜合能耗來表示,由于萬元GDP綜合能耗屬于逆指標,因此本文將之調整為綜合能耗產出率(X8),即單位能源消耗所創造的GDP。

4.創新基礎。創新基礎是為開展創新活動所提供的基礎條件,包括經濟基礎、教育基礎、基礎設施等。本文參照國內外指數體系在創新基礎方面的測度,分別用人均GDP(X9)、大專以上受教育人口比重(X10)、萬人國際互聯網用戶數(X11)作為測度指標。

上述指標均為常規統計數據,易于獲得,且均采用相對數形式,保證了數據的可比性。

表1 京津冀區域創新評價指標體系

三、區域創新能力評價方法

(一)評價方法比較與選擇

關于區域創新能力評價,之前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方法。對于省際區域創新能力的比較和分類,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類分析法或結構方程模型。例如,巴吾爾江等[7]應用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法,對我國大陸地區30個省市區的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和比較分析,得出了各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綜合排名;李高揚和劉明廣[8]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我國大陸地區31個省市區的區域創新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對于空間面板數據,一般情況下會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等進行評價。例如,劉明廣[9]采用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數評價模型對我國省級區域創新系統的創新效率進行對比分析;李琳和吳珊[10]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2002—2011年間的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水平進行了動態評價和比較分析。

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目前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兩種。主觀賦權法根據人們的主觀判斷確定權重,如齊曉麗和馮莉儼[11]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京津冀區域創新壁壘的效用值,并進行了比較分析。客觀賦權法根據歷史數據確定指標間的關系,如周潔和郭丕斌[12]用熵權TOPSIS法對我國九個產煤大省的區域創新能力進行了評價。總體來看,現有文獻對區域創新能力的評價,主要使用截面數據進行分類或排序,或者針對某一經濟體進行歷史數據的動態研究,缺乏截面數據與歷史數據的結合。

本文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對京津冀三個地區的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進行動態比較,所涉及數據是立體時序數據,而傳統客觀賦權法只能進行二維數據表分析,因此本文采用全局熵值法構建評價模型。全局熵值法是對傳統熵值法的改進,保留了熵值法客觀賦權的優勢,同時引入全局思想對評價指標進行縱向和橫向分析。之前的研究采用全局熵值法進行多維度比較分析,如潘雄鋒等[13]采用全局熵值法對我國四大經濟核心區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動態評價;丁剛和陳倩[14]采用全局熵值法對福建省的現代服務業分行業競爭力進行了評價。

(二)全局熵值法計算步驟

按照全局熵值法的基本思想,需要將立體時序數據表按照時間順序整理成二維表,再按照傳統熵值法進行計算。

根據全局熵值法的思路為指標體系確定權重,計算步驟如下:

1.如果對t年內m個地區的n個變量進行評價,可以通過收集數據得到t張截面數據表Xt=(xij)m×n,引入全局思想將這t張表格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到一起,構成一個15×11階全局評價矩陣,記為:

2.由于全局評價矩陣X中的數據在量綱、計量單位、數量級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不能直接進行合成計算,必須對其進行規范化處理:

3.計算第j個指標下第i個地區在該指標中所占的比重:

4.計算第j個指標的信息熵:

5.計算第j個指標的信息熵冗余度:

6.計算各個指標的權重:

7.計算綜合評價得分:

四、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動態評價與比較分析

(一)數據收集

根據所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本文采集了2011—2015年京津冀三地相關統計數據。本文數據來源于公開渠道所獲得的數據,包括《北京統計年鑒》《天津統計年鑒》《河北經濟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以及相關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能夠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二)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總體評價與比較

本文的指標體系包含11個指標,需要對京津冀三個地區2011—2015年的區域創新能力進行評價,每一年都有一張截面數據表構成3×11階矩陣,共有5張,將5張表格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構成一個15×11階全局評價矩陣。

采用全局熵值法計算得到各指標的信息熵e、冗余度g和指標權重w。具體可參見表2。熵是系統無序程度的一個度量,一個指標的信息熵越小,表明該指標值變異程度越大,所提供的信息越多,在綜合評價中能夠發揮的作用越大,其權重也就越高。通過計算,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指標體系中權重較高的前三個指標分別是百萬人口技術交易額(X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X5)、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數(X4),分別隸屬于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大分項指標。

京津冀三地區域創新能力總體動態評價得分可參見表3。從整體上看,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均呈上升趨勢,北京市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得分從2011年的63.78增加到2015年的87.80;天津市從2011年的38.31增加到2015年的52.68;河北從2011年的1.17增加到2015年的5.99。在增長速度方面,京津冀三地區域創新能力得分表現出了較大的梯度差,北京與天津之間、天津與河北之間均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河北與北京和天津相比,其區域創新能力非常落后,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能力差異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例如,2015年北京與河北的得分差是81.81,比2011年62.61的得分差增加了19.20。

總之,京津冀三地的區域創新能力存在很大的梯度差,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越來越大。這說明,盡管已經實施了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戰略,但短期內京津冀三地之間創新能力不平衡的局面仍然難以打破。

(三)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分項評價

為進一步深入了解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各構成要素變動情況與發展趨勢,本文對2011—2015年的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效率、創新基礎等指標進行評價,具體結果參見表4。

1.在創新資源投入方面,北京由于擁有良好的創新創業政策和氛圍,吸引全國的人才、資金紛紛涌入,導致天津、河北創新資源相對不足。以2015年為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河北省僅為1.18%,天津市為3.08%,而北京市則達到了6.01%;科技公共財政支出占公共財政支出的比重河北省為0.81%,天津市為3.74%,北京市為5%。這種創新資源投入的不平衡直接制約了京津冀區域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五年來,京津冀區域創新投入均呈上升趨勢,其中北京的創新投入得分從29.04增加到了31.09,天津從12.34增加到了16.26,河北從0.5增加到了2.27,三地在創新投入上的差距呈現出縮小的趨勢。

2.在創新成果產出方面,北京的創新產出得分遠遠高于天津和河北。2015年,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北京為61.3件,天津為12.5件,河北為1.65件。五年來,北京的創新產出得分從12.41增加到了26.89,天津從2.82增加到了5.62,河北從0.27增加到了0.52,三地在創新產出上的差距越來越大。

表2 熵值法計算指標信息熵、冗余度和權重

表3 京津冀三地區域創新能力總體動態評價得分

3.在創新效率方面,北京與天津的得分相對接近,但仍然遠遠高于河北。以2015年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為例,北京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9.40萬元/人,天津為18.44萬元/人,河北為7.08萬元/人。五年來,北京的創新效率得分從9.49增加到了15.02,天津從7.22增加到了10.33,河北從0.15增加到了1.06,三地在創新效率上的差距呈現出了擴大的趨勢。

4.在創新基礎方面,天津的總體指標得分比北京要高,這主要是因為天津的人均GDP和萬人國際互聯網用戶數均超過了北京。五年來,北京的創新基礎得分從12.84增加到了14.81,天津從15.93增加到了20.48,河北從0.25增加到了2.13,三地在創新基礎上的差距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總之,在四個一級指標中,北京在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創新效率方面均高于天津和河北,但在創新基礎指標上,天津超過北京處于領先地位,河北省在各個方面都處于劣勢。從發展趨勢看,京津冀三地在創新投入上的差距正在縮小,在其他指標上的差距正在擴大。

(四)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結構分析

動態分析京津冀三地區域創新能力在四個指標上的表現,具體結果可參見表5、表6、表7。

北京創新能力結構變化情況如表5所示。五年來,北京的創新能力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創新投入保持領先外,創新產出取代創新基礎排在了第二位。2011年,北京在創新基礎和創新投入兩個指標上的表現相對突出;2015年,北京在創新產出方面的表現慢慢超過了其創新基礎方面的表現。在增量上,創新產出是五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個指標,從12.41增加到了26.89,其次是創新效率,從9.49增加到了15.02。從五年來的變化可以看出,北京的區域創新能力正在不斷提升,區域創新成效已經顯現。

表6 顯示的是天津市五年來區域創新能力結構的變化情況。整體來看,天津市的區域創新能力結構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一直是以創新基礎和創新投入為主的創新能力構成,創新效率略差一些,創新產出方面是個短板。從增長速度看,五年來天津市在創新產出指標上增長了近一倍,其次是創新效率,增長了43%,二者與創新投入和創新基礎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表4 各分項指標評價得分

表5 北京區域創新能力結構變化

表6 天津區域創新能力結構變化

河北省的創新能力結構如表7所示。五年來,河北省的區域創新能力以創新投入為主,創新基礎有所提升,但創新產出相對下降,創新效率仍然不高。從增長速度看,河北省在創新基礎和創新投入方面的增長比較迅速,特別是創新基礎超過創新產出排在了第二位。創新產出非??拷泓c,說明五年來河北省在創新產出方面進步不大。創新投入與創新產出反差較大,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從投入到產出需要一個過程,在指標表現上存在時間差;另一方面是因為創新投入的方式和激勵措施不利于創新成果的創造。由于基數太小,河北省創新能力構成要素在總量上與北京、天津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總之,北京的區域創新能力結構以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為主,四個指標的發展相對均衡;河北和天津的區域創新能力結構均突出創新投入和創新基礎,在創新產出和創新效率方面表現不佳,四個指標的發展不平衡。

五、提升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建議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框架下,北京、天津、河北的區域創新能力存在較大的梯度差,京津冀區域內部發展極不平衡。北京和天津并沒有對河北形成足夠的輻射,虹吸現象依然存在,京津冀地區的創新人才、資金、資源均不同程度地向北京聚集,導致天津、河北地區創新資源相對不足,也使得北京在快速發展中陷入了“大城市病”。五年來,天津和河北在創新投入與創新基礎條件改善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受投入產出過程時滯性以及創新效率相對較低等因素影響,其創新產出方面的表現短期內并沒有得到改善。為了打破京津冀區域創新能力不平衡的局面,真正實現三地協同發展,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強化核心功能定位,提高北京原始創新能力

北京的區域創新能力在京津冀三地中具有突出優勢,北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定位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在京津冀區域發展中處于創新引領地位。因此,北京應致力于提高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能力。一是在財政科技投入方面,應強化支持基礎研究,支撐重大科技突破;二是在創新激勵政策和管理方面,營造穩定寬松的科研氛圍,支持優秀科學家進行原創性、前瞻性研究。

表7 河北區域創新能力結構變化

此外,北京作為國家首都,在基礎設施、創新資源、政策保障等方面享有明顯優勢,造成了對周邊資源的虹吸效應,導致河北、天津等地創新資源不足,且使得北京在快速發展中陷入了“大城市病”,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因此,北京應進一步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將與天津、河北配置重疊的資源逐步轉移出去,集中力量提升區域原始創新能力。

(二)完善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提高天津創新成果轉化效率

天津的區域創新能力較強,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主要培養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天津在創新效率方面相對較弱,因此其下一步應加強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動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一是加強國家創新大平臺建設,引進國家高端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二是加強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服務機構建設,提高區域創新成果轉化能力;三是以濱海新區為載體構建開放的創新體系,借力北京中關村科技資源,探索打造具有世界創新影響力的京津創新共同體;四是拓展海外招商渠道,推動國際科技資源向天津市聚集。

(三)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全面提升河北區域創新能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河北省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帶來了契機,河北省應抓住這一機遇,全面提升創新能力。

1.完善區域創新投入機制。與北京、天津相比,河北省區域創新投入水平較低。這一方面是受京津虹吸效應影響,河北省創新資源比較缺乏;另一方面是因為河北省創新投入結構與創新投入機制不夠完善。因此,河北省應進一步完善區域創新投入機制,提高創新投入水平。一是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與北京和天津不同,河北省的科技投入以企業為主,財政科技投入相對不足,對企業科研投入的引導力度不夠。因此,河北省應加大各級財政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效率,采取措施加強對企業科研投入的引導。二是發展科技金融。推進科技風險投資管理,落實貸款貼息和擔保補貼政策,發揮專利權質押貸款融資功能,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2.柔性引進京津創新人才。河北省應充分發揮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本著“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原則,柔性引進北京、天津高層次人才。通過與京津兩地簽訂人才智力合作框架協議,在共享高層次人才智力、人才交流服務、人才培訓與學術交流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

3.加強創新服務平臺建設。近年來,河北省在創新研發平臺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數達到363個,國家級高新區5個,但是其在對接京津的創新合作平臺和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是加強與京津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平臺建設,廣泛吸引京津兩地科技創新資源,強化區域協同創新;二是加強知識產權市場、生產力促進中心、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平臺等服務平臺建設,更加高效地匯聚京津創新資源,提升區域創新服務質量。

4.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區域創新環境既包括基礎設施等硬環境,也包括政策、文化等軟環境。隨著京津冀協同創新的不斷推進,河北省創新基礎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創新機制體制、創新配套政策等方面尚有待進一步完善。對照北京和天津,河北應在科技體制改革、科技創新資金管理、科技金融、創新平臺管理、創新人才政策、知識產權管理等各個方面健全和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同時,以多種藝術形式為載體,加強科普宣傳,營造全社會支持創新、參與創新、崇尚創新的氛圍,激發全民科技創新熱情,培養全民科技創新意識。

(四)加強區域協同創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1.優化區域創新資源配置。由于京津冀三地區域創新能力存在較大的梯度差,因此其在資金、人才等創新資源配置上應符合差異化的創新發展戰略定位。根據京津冀創新能力水平差異,實施錯位發展,能夠在配置上實現區域創新資源的互補。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建立創新資源共享平臺,促進京津冀區域創新資源共享,特別是河北省對京津創新資源的吸收和利用。一是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北京和天津擁有眾多的大學、科研院所等資源,而河北盡管工業企業眾多,但科研資源相對缺乏,把北京和天津的大學、科研院所與河北的科技園區、企業整合起來,可以實現創新資源的開放和共享使用。二是共享創新人才、信息、項目數據庫,促進京津冀在科技項目與科技成果、科研專家與科技人才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和自由流動,通過要素聚集、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產業轉型升級等調動各種創新資源。三是通過建立大型儀器設備共享聯盟、技術創新平臺聯盟等推動區域創新資源共享。

2.完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河北省缺乏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那樣的重大創新載體支撐,導致其對京津的產業承接能力不強。因此,京津冀三地應加強創新載體建設,使三地的創新活動能夠形成良好互動,提高創新載體輻射能力。一是聯合構建產業技術聯盟等產學研創新合作體系,促進傳統產業改造與轉型升級;二是通過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瓶頸與關鍵技術進行協同攻關;三是通過共建合作產業園區,發揮中關村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關聯影響與擴散效應,促進合作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3.完善區域創新協調機制。建立跨區域的協同創新協調機制,確保區域創新體系順利運行,如建立科技創新聯席會議、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辦公室等,對區域創新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協商決策。同時,打破區域間行政壁壘,在創新創業支持政策上進行協同。

[1]柳天恩.京津冀協同發展:困境與出路[J].中國流通經濟,2015(4):83-88.

[2]劉文婷,王建明.國內外區域創新能力評價研究綜述[J].科技與經濟,2008(6):21-23.

[3]汪濤,丁雪,杜根旺.國內外區域創新能力研究綜述與未來展望[J].技術經濟,2014(9):43-48.

[4]劉曉燕.區域創新能力研究綜述[J].中國集體經濟,2011(10):103-104.

[5]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中國創新指數(CII)研究”課題組.中國創新指數研究[J].統計研究,2014(11):24-28.

[6]沙德春.硅谷指數與中國國家高新區評價指標體系比較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2(12):74-81.

[7]巴吾爾江,董彥斌,孫慧,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區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2):26-30.

[8]李高揚,劉明廣.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區域創新能力評價[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5):28-32.

[9]劉明廣.區域創新系統的創新效率動態評價——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70-76.

[10]李琳,吳珊.基于DEA的我國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水平動態評價與比較[J].華東經濟管理,2014(1):65-68、91.

[11]齊曉麗,馮莉儼.京津冀區域創新壁壘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1):31-37.

[12]周潔,郭丕斌.基于熵權TOPSIS法的我國產煤大省區域創新能力評價[J].中國礦業,2016(4):40-45.

[13]潘雄鋒,劉清,彭曉雪.基于全局熵值法模型的我國區域創新能力動態評價與分析[J].運籌與管理,2015(4):155-162.

[14]丁剛,陳倩.基于全局熵值法的區域現代服務業分行業競爭力評價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4-18.

責任編輯:陳詩靜

Com parison of Regional Innovative Abilities in Bejing-Tianjin-Hebei Area Based on Overall Entropy M ethod

ZHAO Rui-fen and WANG Xiao-na
(Tangshan University,Tangshan,Hebei063000,China)

With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integration initiative becoming our national strategy,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has been accelerated.To objectively and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regional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is area and help the government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and potential of regional innovative developmentand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we should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regional innovative abilit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area,and carry out the dynam ic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area from 2011 to 2015 w ith the help of overall entropy method.It is found that,in the light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respectively;and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is very imbalanced.Tianjin and Hebei spentmore on innovation inves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 for innovation;but because of the time lag of the input-output process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innovation,the fruit of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is not perfect.Because of great changes in Beijing’s innovation ability structure,the innovative investment of Beijing is ranked first;besides,its innovative output and basis is ranked second and third,respectively.To breakthrough the imbalanced situ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ve abilit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area and really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we should,first,strengthen the positioning of corn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original innovative ability of Beijing;second,we should perfect the service platform building for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in Tianjin;third,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Hebei’s capability for regional innovation tak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s the opportunity;and fourth,we should strengthen regional coordinated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of Beijing-Tian-Hebei.

Beijing-Tianjin-Hebei;regional innovative ability;overallentropymethod;innovative output

F127

:A

:1007-8266(2017)04-0114-08

2017-03-03

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區域創新指數研究”(16457636D)

趙瑞芬(1964—),女,河北省唐山市人,唐山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王小娜(1982—),女,河北省灤縣人,唐山學院教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創新管理。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區域評價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石油瀝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設(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關于四色猜想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電測與儀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區域
民生周刊(2012年10期)2012-10-14 09:06: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久久免费|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www.91在线播放| 亚洲乱强伦| 91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777| 亚洲激情区|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欧美高清三区| 亚洲二区视频| 天天干伊人|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午夜小视频在线| 久草网视频在线| 欧美a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无码A视频在线|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jizz国产在线|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熟妇无码人妻|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毛片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在线八区| 中文字幕1区2区|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你懂的| 99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成人午夜网址| 国产91视频观看| 亚洲激情区| 中国丰满人妻无码束缚啪啪|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久久久久久久97|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丝袜|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精品女主播| 欧美人人干| 国产在线小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色婷婷综合在线| 亚洲αv毛片| 久草网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AV色爱天堂网|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