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方煜
(浙江省臺州中學,浙江臨海 317000)
內外兼修,收獲陽光人生*
——中學生“陽光作文”之研究
洪方煜
(浙江省臺州中學,浙江臨海 317000)
針地中學生作文中存在的頹廢憂傷、偏頗憤激、狹隘逼仄與少年老成、遠離童真、莫名憂傷等情況,“陽光作文”的研究重在學生為人與為文兩方面雙管齊下、內外并舉,旨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對學生的思想、情感、人格等進行同步塑造。
陽光作文;思想教育;人格塑造
當前,中學生的作文中較多地存在著頹廢憂傷、偏頗憤激、狹隘逼仄與少年老成、遠離童真、莫名憂傷等情況,顯得不夠陽光。中國傳統文化比較推崇“文如其人”,就中學生而言,筆者以為,為文與為人是可以統一也應該統一的。但是,在當前關于作文教學的研究中,研究主體都是作文本身,而對寫作主體——人的研究卻被忽略了。但其實對人的思想、情感、人格等的研究,比對寫作本身的研究,更為接近寫作的本質。人是寫作的動因,是“內”,是“道”;對寫作的研究則是“外”,是“術”。只有內外兼修、雙管齊下、文道并舉,作文教學才能走向理想境界。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進行了有關“陽光作文”的研究,旨在讓學生擁有陽光般的人格,寫陽光作文,收獲陽光人生。
陽光,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含有“積極開朗,充滿青春活力”之意。所謂“陽光作文”,是指充滿陽光的作文,它具有如下三個層面的內涵:
思想層面:能做到思想健康,思維辨證,思考客觀,視野開闊,認知全面。
人格層面:具備樂觀豁達、心胸寬廣、開朗向上、充滿朝氣、積極進取的個性。
文化層面:擁有一定的文化思辨、文化底蘊、文化認知、文化精神和文化品位。
從層級來看,前兩者屬基礎要求,后者屬發展要求。
要特別指出的是,寫作“陽光作文”,并不是說不能寫灰暗、消極等情緒,只要是能從反面批判,對做人與社會產生正面作用的作文,均可視作陽光作文。
(一)為人研究
當前,一些中學生在基本理念、美學追求、價值取向、寫作態度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偏差,如:不關注現實,不體驗生活,不思考人生,不表達真情;思想偏激、偏頗、片面;等等。對此,筆者從思想認知與心態人格兩方面開展研究。下圖1所示是筆者對“陽光作文”的實踐構想,其中就包含了對思想認知和心態人格的架構。
(二)為文研究
在為文方面,筆者側重技法與實踐專項研究。
1.素材研究
素材研究包括素材的積累、提煉與使用。這是一個從分類積累與梳理,到賞析與提煉,再到實踐與運用的過程。素材研究可以“人”為本,對素材進行多個維度的觀照,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科技、人與教育、人與傳統、人與文化等。
2.立意研究
第四,從上述政治與文學的關系研究進一步拓展,則體現為東方主義視域下的明治文學家/文人(如:夏目漱石、內藤湖南、依田學海)的中國觀(包括中國形象)或戰爭觀研究。如:李雁南、泊功、宋剛等學者的研究。[56-58]
立意“陽光”,要做到三個方面。一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即透過生活的表象觸及事物的真相,觸及人的心靈深處。二是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這常要借助于邏輯思維,即借助于概念、判斷、推理來闡明事實原委和事物原理的思維方式。三是觀點具有啟發作用,要包括以下內容:另辟蹊徑,別出心裁,想他人之所未想,言他人之所未言;對某一問題作深度的思考,將一般認識提升到新層次,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共鳴,具有發人深省的作用;能預感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等等。

圖1
3.聯想研究
學生要能通過聯想,將時間與空間、自然與社會等多個角度打通。這就要求他們必須走出自我封閉的象牙之塔,融入廣闊的社會人生,與歷史對話,與時代碰撞,廣泛閱讀,豐厚積淀。唯有胸藏錦繡,襟納山川,提高識見,為文才能筆走龍蛇,一吐燦然。
4.想象研究
想象是人的潛在理想的超現實兌現和潛在能量的超水平展示,是理想和現實矛盾沖突、激化的一種超限度、超強度的空前突破。它在寫作中豐富和補充著感知,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效力。想象有象形想象、類比想象和推測想象三種形式。
5.思辨研究
當下學生在思辨方面的主要缺陷有兩點:一是觀點片面、偏頗,陷于非此即彼的思維困境;二是不懂議論,不會分析。因此,他們寫出的作文常常存在如下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得出的結論不確切,不全面;二是論證的過程過于突兀,沒有過渡,沒有銜接,觀點也就難以令人信服。這要求我們在作文訓練時,必須讓學生懂得從辨別、比較、歸納、引申中逐漸逼出觀點,使學生的思維從偏頗到全面、從零散到系統、從模糊到清晰、從跳躍到連貫,從幼稚到成熟,進而一步步走向深刻、走向全面、走向嚴密。
6.思維研究
無論是心理、情感、態度、價值觀、習慣、方法,還是學業成績、能力、素養,其背后的總根源都是思維方式。人類的困境恰恰在于,多數人都無法有效認知自己的思維,更無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思維,因為思維具有無序性、隨機性。我們需要給學生充分展示思維的時空,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的“顯微鏡”與“望遠鏡”。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順序背后的邏輯并加以引導,讓學生克服不良習慣,建立相對完整的思維順序。我們要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思維指向定式,不斷增加新的著力點和興趣點。我們還要善于發現觸發學生思維的元素,并不斷運用和更新它們,讓學生完成從無序到模仿構序到自主建序的過程。
此外,為文研究還包括情感研究、結構研究、技法研究、語言研究、體式研究等,限于篇幅,不一一展開。
“陽光作文”的實踐,于學生而言,使大部分學生從自己狹隘的“內世界”走出,積極參與到教師創設的各種情境與活動,并對為人與為文的關系有了重新的認識。在為人上,不少學生具備樂觀豁達、心胸寬廣的特質,部分學生養成了開朗向上、積極進取的個性,筆者任教的班級整體面貌有較大改變——充滿了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在為文上,經過兩年的指導與熏陶,相當數量的學生作文顯現出較深的文化底蘊和較高的文化品位。于教師而言,“陽光作文”的研究提升了教師的科研能力,課題的立項、結題,論文的發表,專著的出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責任編輯:方龍云)
*本文為浙江省2015年度重點規劃課題“中學生陽光作文的構想與實踐”(編號:2015SB07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