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木全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安 355000)
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協同性分析
葉木全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安 355000)
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的需要、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要在充分認識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高職輔導員素質培養內涵基礎上,認真分析當前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協同性存在的問題,探究增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協同性的對策。
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協同性;對策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影響者,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向導。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年)》中指出:“要利用五年的時間,培養出千名個人能力和素質過硬,在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校輔導員。”當前,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對作為學生成長“領航者”的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首先,加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的需要。輔導員是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力軍。[2]國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等系列文件,對輔導員隊伍建設進行了規定。其次,加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是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推進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引導下,有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端正人生觀和世界觀,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傾向,更好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當前國家日益重視高職教育的發展,并積極推進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高職院校已成為技術技能型人才輸出的重要平臺。但是當前廣大學生由于受到生源的多樣性、知識基礎的差異性、思想政治傾向的多元性、心理問題的復雜性、組織紀律的散漫性等影響,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學習動力不足、個性心理特征不穩定、責任感匱乏等問題,有必要通過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推進職業教育的“大眾化”和“實用化”,最終實現高職學校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按照《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等相關文件要求,以及對當前國內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文獻,可以歸納出高職輔導員素質培養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與道德素質。政治可靠、思想進步是對高職院校輔導員的首要要求,要能夠在政治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擁有正確鮮明的政治立場,時刻保持正確的教育方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同時,作為新興的高等職業教育,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兼容性的特點,要求作為高職學生工作的組織、策劃、實施者的輔導員,能夠在思想上保持進步與開放,才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二是科學文化素質。要擁有寬廣的知識面和良好的專業技術知識。不但要擁有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倫理等方面的素養,掌握高校學生管理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要擁有心理疏導、活動組織等方面的技能,不但是思想教育方面的“專家”,更是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雜家”,成為一名綜合型人才。三是身心素質。高職輔導員工作量較大、內容繁雜,要求其必須擁有充沛的體力,才能夠勝任復雜多樣化的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求能夠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正確的心理認知和堅強的工作意志,并能夠及時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節,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工作中去。四是能力素質。要擁有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較強的教育、研究、組織管理、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能力,能夠與學生“打成一片”,使學生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伙伴關系,對學生活動進行組織管理,用教育管理理論指導實踐工作。
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水平直接取決于輔導員人才培養的質量,只有增強輔導員個體的素質,才能夠助力于整個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因此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是一種協同一致、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關系。但是當前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協同性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一是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不完善。雖然國家層面出臺了關于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意見、規定、規劃”等相關文件,但是大多是屬于定性描述,對于輔導員人才培養的目標缺少細化。同時,由于高職院校的特殊性,目前尚缺少專門對于高職輔導員人才培養目標的相關規定。二是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對于高職的輔導員人才培養來說,建設常態化的機制是最為重要的環節。雖然許多高職院校相繼出臺了教師績效管理與考核制度,但是由于輔導員工作的難以量化性,使得對輔導員的管理與激勵趨于空白,輔導員“平均主義、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現象仍然存在,許多輔導員“身在曹營心在漢”,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轉崗”和晉升上,缺少主動工作與能力素質提升的內源動力。三是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方式單一。當前雖然許多高職院校都建立了輔導員的培訓制度,但是大多是一些常規的思想政治和學生管理方面的培訓,且大多采取單向式的講座形式,沒有將輔導員人才培養與個人發展相結合,沒有從輔導員的自身需求出發進行能力的提升,缺少普通教師應有的學術交流與理論研討,加之日常工作繁重,職業規劃趨于空白。四是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環境缺失。當前許多高職院校認為主要任務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輔導員隊伍建設僅是一種“形式”,高職院校的文化認知和潛意識中對輔導員人才培養帶著“有色眼鏡”。認為輔導員的工作“誰都可以干”,只有普通教師才是知識分子,而輔導員僅是學生的“服務員”,是教師隊伍里的“雜牌軍”。這些都造成了在高職院校校園環境中,輔導員的職業聲望不高,影響了輔導員隊伍的整體學歷水平、年齡結構與專業水平。
(一)明確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
要進一步明確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加強頂層設計,使得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有法可依”。要在全面貫徹落實《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在基礎上,進一步出臺專門面向高職院校輔導員的文件,量化與細化輔導員應具備的個人素質的相關指標,使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具體,能緊緊圍繞著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職業規劃指導、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對素質能力培養進行分類指導,促進輔導員的培養方向能夠符合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要求,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特點。要積極借鑒本科學校的做法,推進高職院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目標建設,實現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由傳統的邊緣性、輔助性、補充性,不斷向“職業化、專業化、綜合化”轉變。
(二)健全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機制
全面加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增強人才培養的可執行力。首先,要完善高職輔導員的選任機制。嚴格把控輔導員隊伍的“入口”,實行競聘上崗,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把“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人員選拔到輔導員隊伍,從根源上提升輔導員隊伍整體水平。其次,要完善高職輔導員的管理機制。建立完善輔導員工作職責,形成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明確每個輔導員的崗位“責、權、利”,并且將輔導員的工作態度、狀態與成績一并納入考核范圍,要將相關績效考核指標落實到每個輔導員,形成績效督導和心理引導效果,用合理的績效薪酬來激發教師工作的動力,最終使輔導員能夠形成素質能力提升的內在動力。第三,要完善高職輔導員的評價機制。要將“學生滿不滿意”作為重要的輔導員評價標準,將學校、學生、家長都納入輔導員評價的主體,通過客觀公正的評價,建立輔導員評價檔案,對輔導員的工作情況與能力素質培養進行記錄,以便于及時的發現不足進行改善。第四,要完善高職輔導員的發展機制。在高職院校中高層領導干部的選拔中,要給予輔導員更多的機會,使輔導員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進入高校的管理層,實現更好的發展與成長,使輔導員在高職院校的工作與成長中看到希望、看到未來。
(三)拓展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途徑
要進一步加強高職輔導員的培訓與繼續教育,使輔導員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素質。一方面,加強輔導員的培訓。在做好崗前、崗中、日常、專題等常規培訓的同時,更要加強輔導員的外出學習,建立與其它高職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聯合體”,使得輔導員在高職的對外交流與互動中得到能力的提升,滿足輔導員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使輔導員把高職的學生工作作為自己成長的平臺、人生的起點,增強輔導員的職業價值觀,促進成就動機的形成。實行“層次化”和“個性化”培訓,根據輔導員的“選拔、入職、工作”等不同的階段,進行專項的培訓。[3]培訓內容除了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學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包括高職學生的職業指導、心理疏導、社會工作等方面內容。在培訓方式和培訓內容的選擇上,發揮輔導員自身的能動性,使輔導員能夠自主“選課”,選擇培訓的內容和方式,促進“雙師型”輔導員隊伍的打造。另一方面,完善高職輔導員自我發展機制。更加關注輔導員的發展需求,傾情、愛護輔導員的自我發展,著力建立系統培訓、學歷提升、專題學習、經驗交流等等多種自我發展制度。建立輔導員的“學徒”培養機制,加強新老輔導員的“傳、幫、帶”,“引進來、走出去”,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完善的學習與提高平臺,根據輔導員日常工作的不足,進行“把脈”,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增強輔導員成就動機的外部動力。[4]進一步強化心理干預措施,提高輔導員個體的心理調適能力,使其能夠適應當前的學生工作。
(四)優化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環境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的要求,高校要為輔導員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為輔導員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要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從制度上保障高職輔導員的基本權利不受侵犯。要加強對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投入,構建一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收入合理、價值體現更加完備、自我發展更加全面”的高職輔導員發展平臺和空間,為高職輔導員提供一個開放自由的成長環境。其次,要加強高職輔導員人才培養的校園文化建設。形成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加強高職輔導員的校園文化輿論宣傳,使廣大師生更加了解高職輔導員的職業特點。將高職輔導員的職業價值與當前高職院校對于技能型、實用型人才教育需求相結合,突顯高職輔導員的價值。
總之,加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職輔導員員素質培養的內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與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能力素質。當前,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協同性存在著人才培養目標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人才培養方式單一、人才培養環境缺失等問題。在未來的發展中,只有進一步明確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健全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機制、拓展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途徑、優化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環境,才能夠全面增強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協同性。
[1]曾敏.新時期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認識與思考[J].湘潮月刊,2016(6):108-109.
[2]王杰法.芻議如何加強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4):66-67.
[3]王金廂.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現代教育,2015(1):42-43.
[4]徐鳳.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1):53-54.
責任編輯:郭麗娟
G751.1
A
1674-1676(2017)04-0056-03
葉木全(1955-),男,福建福安人,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