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超1 宣 濤2
(1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研究
周德超1 宣 濤2
(1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2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為了建立高效課堂,釋放學生個性,一些教育專家提出了分層次的教學方法。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的基礎課程,也積極運用分層次教學法,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體育的健身及競爭意識,同時,能夠使教師更準確的評價學生的能力。本文將簡單介紹分層教學的含義及特點,通過分析國內分層教學研究現狀,進一步提出高校羽毛球分層教學的改革措施以及實施意義。
高校教育;羽毛球課程;分層教學;改革
1、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次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智力、學習接受能力、學習潛力等,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分層幾個小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能夠充分的釋放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真正的樂趣。
2、分層教學的特點(以下內容不屬于分層教學的特點,特點分析應分析其本身具有的)
(1)在同步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加入分層教學,采用板書引導學習的方式,在以班為單位的前提下,將集體授課與小組授課、個別教育相結合,實現班級教學下的分層教學,這能夠解決教學目標規定的學習共性與學生的個體需求之間的矛盾。
(2)現在的教育理念提倡釋放學生的個性,而想要學生的個性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去求出發,了解學生在智力、理解程度、知識水平上的差別,依據科學的方法,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進度,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不同的教學計劃,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實現教學的多樣化。
(3)分層教學給與了學生多重選擇,使學生擁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給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了有利的環境,給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多種選擇以及不同的體現路徑。一個優秀的學校,并不是將學生培養成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而是給學生提供各種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的個性提供展現的機會。而分層教學恰好可以滿足這種要求。當然,一個學生和與自己水平相差過大的學生一起學習,要想實現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困難。只有和自己水平相近的學生一起學習,相互之間才能更好的合作競爭,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實現自我突破。
(4)傳統的一個班級以相同的進度一起上學,會導致普通的學生更加平庸,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更加優秀,而學習差的學生則喪失學習的信心,這終將導致班級學生發展的兩極化。而分層教學通過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目標,進行學習。這使得每個學生擁有了同樣的學習發展機會,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促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先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3、分層教學的原則
(1)方向原則: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充當指導者,而非灌輸者、主導者。首先,教師應以教學大綱為準,幫助學生構建基本的知識框架,使學生對應學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其次,教師要明白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素質,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師清楚地認識到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在教學中將兩者結合起來,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的知識及能力的情況,隨時調整教學的節奏,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發展。
(2)主體原則: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應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3)全面原則:全面原則是主體原則的具體化。全面原則主要體現在:首先,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必須有公平公正的態度;其次,教師在提高學生基礎素質的同時,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全面發展造機會。
(4)民主平等:該原則要求在學校營造民主的、平等的學習氛圍,積極創造各種機會,使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它能夠使學生自由競爭,互相合作。民主平等的氛圍,有助于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便于分層教育的順利實施。
(5)積極鼓勵: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激勵,有助于學生自信心的增強。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一雙利眼,可以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于學生的大膽猜想,應及時的給與鼓勵。
(6)發展原則:發展原則不僅指學生現階段的發展狀況,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潛能。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應鼓勵不同階層的學生進行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發現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改革開放后,我國引入了分層教學,隨后,各大學校紛紛進行嘗試,有成功也有失敗。根據他們的實踐情況,可以將分層教學分為幾種模式:
1、分層走班模式
該模式并不打破原有班級,只是通過摸底考試確定學生的層次,并組建新的班級。上課時,學生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班級。這有助于教師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計劃,能夠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2、能力目標分層監測模式
該模式的選擇權掌握在學生的手中,學生需要在正確認識自身能力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學習層次,隨后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層次調整。該模式的實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選擇的重要性。
3、“個別化”學習的模式
該模式是建立在網絡課程的基礎上的。首先設置不同的網絡課程,然后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網上進行自主學習。
4、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
該模式僅是一種課堂教學策略,是隱形的分層。它與合作學習類似,都主張教師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分組,使學生相互合作一起完成教師的任務。
5、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模式
該模式適用于職業院校的教學,它是以學生畢業的就業方向為分層依據的,將學生分為升學與就業兩個層次,并設置相應的班級。升學班注重文化課與專業課的學習,而就業班則將學習的重點放在職業技能的訓練上。
1、合理分層
在進行分層教學之前,體育教師必須向學生詳細介紹分層教學的含義、特點以及原則,使學生明白分層教學的意義,從而從心理上接受分層次教學。分層時,體育教師要嚴格按照學生打羽毛球的水平進行分層。為了準確把握學生的羽毛球水平,可以通過考察學生的基本技術,如羽毛球的發高遠球落點、擊高遠球、三點移動,來進行評分。分數在0分到100分之間。將平均分以下的分為第一層,平均分以上的,羽毛球技術較差的為第二層,羽毛球技術好的分為第三層。該分層并不改變教學計劃,也不要將原班級拆開,僅是根據不同層次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給每個層次的學生樹立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
2、根據分層制訂教學目標
通過上述測驗,將學生進行分層。這樣每個層次的學生的羽毛球水平是大致相近的。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層次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第一層次的學生應以練習基本技能為主,并輔之以理論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動作分解練習,來掌握動作技巧;第二層次的學生要將練習重點放于幾個基礎動作的銜接練習上,同時以理論知識以及競賽為輔,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幾大基礎動作的交替使用;第三層次的學生有一定的羽毛球技術基礎,所以,他們的學習重點就在于熟練使用各種基礎動作,并進一步學習打羽毛球的戰術,同時可以根據比賽規則組織比賽。
1、更好地評價學生能力
對待不同水平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他們剛開始接觸羽毛球課,沒有任何基礎,因此他們的考核就側重于對基礎技能的測試,可以采用總結性評價;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他們的基礎技能已經掌握的很好,并有了自己的打球風格,因此采用總結性評價就不會對他們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相反,對于他們的評價,可以通過他們的學習態度、組織比賽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對于第二層次學生的評價,可以將上述兩種評價方式相結合。這樣的評價方式,便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羽毛球水平。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注意目標實現的難易程度,教學目標的難度應該是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可以實現的,過于困難或者過于容易的目標,都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羽毛球課上的分層教學,將同一水平的學生分為一個層次,體育教師能夠很容易的為他們制定合理的練習目標。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實施分層教學的學生中有55%對羽毛球的興趣增加,有20%的學生享受到了打羽毛球的快樂,這充分說明了分層教學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從羽毛球的練習中體會到運動的快樂。
3、競爭意識增強
在羽毛球分層教學中,引入升級制度,即學生只要技術達到一定水平就可以進入上一個層次,但如果不夠努力,就會被擠到下一個階層去。這種將競爭升級機制引入羽毛球課堂中,可以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這符合體育的競技精神。
分層教學的應用,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有助于高校培養有個性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羽毛球課堂上引入分層教學模式,通過合理分層,并根據不同層次的羽毛球水平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競爭意識,同時,也有助于體育教師科學的、全面的、準確的評價學生的羽毛球技術。
[1]米朋樹.談體育教學法中的分層次教學[J].現代教育.2011年Z2期.
[2]李育澤;周艷.信息技術背景下羽毛球教學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周永平.高校體育課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年 11期.
G322
B
1007-6344(2017)02-03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