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華
★歷史·文化★
推進媒體融合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
——以甘孜日報社媒體轉型為例
馬建華
在民族地區,傳統媒體面臨內容生產及發行等困難,輿論引導力和影響力有所弱化。以互聯網+的形式,促進媒體融合,加強媒體創意與創新,是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必由之路。甘孜日報是四川最早創刊的市州黨報之一,63年來,通過不斷改革,目前,甘孜日報已建成四川藏區首個全媒體集群矩陣,在全省乃至五省藏區都有較大影響力。各新媒體產品在全省權威榜單中經常入圍前十。
媒體融合 ;創意;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媒體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要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這些重要論述,為甘孜日報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為有著63年悠久歷史的甘孜日報始終把穩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全面做好穩預期、穩思想、穩人心的工作。堅持改革創新,始終做到立意精確、題目精煉、內容精選、圖片精挑、版面精編、報道精準。主動策劃開辦輿論監督、社論時評、民生報道、脫貧攻堅、群眾工作、政策資訊等特色專欄,主動對接社會關切,擴大傳播覆蓋、放大正面聲音。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媒體格局發生重大變革的背景下,主動作為,深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轉型,一大批新媒體產品上線發布,筑牢了甘孜日報作為黨報主流媒體的堅實地位,提升了甘孜日報在藏區的影響力、公信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磅礴的精神力量。
(一)藏區紙媒面臨的困境:交通不便,投遞時間長,新聞變“舊聞”,輿論引導和媒體公信力有所弱化
在15.3萬平方公里的甘孜大地上,由于運距過長,報刊送達農牧民讀者所需的時間無限延長,甘孜州18個縣(市)中,縣城能當天看到《甘孜日報》的只有康定市。白玉縣城最快看到《甘孜日報》也是在3天以后。大部分鄉鎮以及村委會和寺廟,投遞時間一般為15天到30天不等;紙質閱讀被大量讀者拋棄,報刊送到讀者手里,閱讀量不到5%,難以達到及時傳達中央和省州方針政策的效果。
(二)構建藏區全媒體集群矩陣,提升主流媒體輿論引導能力和媒體公信力
進入互聯網時代,媒體格局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互聯網改變了人們接受信息的傳統習慣,電子閱讀、快速閱讀漸成時尚。2004年,甘孜日報通過第三方網站,實現電子版上線,2010年,康巴傳媒網上線運營,該網站系四川省委宣傳部重點扶持網站,是甘孜州最具權威的新聞門戶網站。目前,甘孜日報社已建成全州首個新媒體集中采編發系統——康巴傳媒中心,2013年以來,完成康巴傳媒網藏漢文頻道、康巴傳媒微網(手機H5網站)、康巴傳媒微信公眾號、甘孜發布(甘孜微報)、甘孜黨政手機參考報、指點康巴戶外屏等“三網三微一屏”新興媒體矩陣集群產品上線,同時采用無人機航拍、360度VR全景拍攝、手持穩定器拍攝等創新拍攝方式,積極探索報網微融合路徑。通過傳播手段和媒體矩陣的構建,甘孜日報新聞產品已經形成多種渠道發布,快速傳播的生動局面。甘孜州共有手機用戶75萬人,網絡用戶45萬戶。利用互聯網傳播新聞信息,提升傳播速度和時效,具有絕對優勢。
(一)傳播手段和方式的變革,核心是媒體內容的創新與創意
講述甘孜好故事,傳播甘孜好聲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講述甘孜好故事,傳播甘孜好聲音,弘揚社會正能量,是甘孜日報不懈的價值追求。2013年以來,原甘孜州委常委、宣傳部長畢世祥在下鄉開展群眾工作途中,不幸遇難;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袁雅遜在康定抗震救災途中遇難;九龍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蘇知斌在聽取工作匯報時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這些先進人物有忠誠和擔當、用熱血和生命矗立起了時代的豐碑。甘孜日報組織記者深度挖掘英雄的先進事跡,精心采訪、精心策劃版面,大篇幅、多版面地報道了英雄的先進事跡,《雪山不會忘記》《天地同悲送忠魂》《不能忘卻的記憶》等長篇通訊被新華網、人民網等中央媒體轉載,畢世祥先進事跡經媒體發酵后,習近平、劉云山、俞正聲等中央領導同志先后做出批示,畢世祥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在增強新聞作品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方面,甘孜日報更加注重貼近基層,通過深化“走轉改”活動,記者深入農村牧區,一大批接地氣、冒熱氣,沾露珠的新聞作品,提升了新聞的真實性、可讀性和現場感,欄目品牌價值得以精彩呈現。
就業就醫就學、公共安全、社會化治理、脫貧攻堅、產業發展、交通先行、城鄉提升、生態文明……甘孜日報始終圍繞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精準反映老百姓的利益訴求,精彩呈現藏區發展變化。宣傳策劃找準老百姓關注的共同點、情感交流的共鳴點、利益關系的交匯點、化解矛盾的切入點,壯大主流媒體話語權,樹立主流媒體的權威,體現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
(二)著力探索重大主題宣傳多樣化、故事化、民生化的表達方式,以優質內容傳播正能量
新聞策劃和報道創新,是媒體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甘孜日報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堅持以精彩版面和新媒體欄目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著力探索重大主題宣傳多樣化、故事化、民生化的表達方式,做到各類重大主題報道都形成了聲勢、凸顯了亮點。2016年,甘孜州成功舉辦海螺溝國際山地旅游節、第九屆康巴藝術節、國際康定情歌節。在“三節”期間,甘孜日報推出《魅力康巴圣潔家園》等系列策劃版面多達50余個,以消息、通訊、特寫、專訪、新聞綜述、圖片等方式,推出100余篇,20余萬字的新聞報道,部分稿件被中新網、新華網、人民網轉載。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積極回應大眾關切,持續策劃發力,甘孜州六大戰略深入人心,脫貧攻堅成效舉世矚目。
積極穩妥做好輿論監督,引領時代新風尚,幫助農牧民群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甘孜州農牧區濫辦酒席,導致農牧民因送彩禮致貧,成為民族地區又一致貧誘因。甘孜日報持續發力,《濫辦酒席該收手了!》《別讓沉重彩禮擋住奔康路》等系列監督報道重磅推出,引起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康定市以政府名義出臺相關文件,進一步規范酒席操辦范圍,為農牧民群眾松綁。康定是甘孜州政府所在地,但市民亂扔垃圾的現象比較嚴重,影響了市容市貌,甘孜日報連續刊發《誰在污染我們的母親河?》《30天清理河道垃圾140噸》等輿論監督報道,康定市委、市政府立即召開動員大會部署整治城鄉衛生集中行動。車輛亂停亂放、“四風”問題、農村低保等等,一系列輿論監督,不僅回應了農牧民群眾的重大關切,而且樹立了黨報的權威。
推進媒體融合從相“加”邁向相“融”,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 甘孜日報社大力推進創新和創意改革,從新媒體欄目設置到報紙版面改版,從網絡客戶端到電子戶外屏,傳播手段和方式的變革,核心是媒體內容的創新與創意。在版面策劃和新媒體報道方式上,甘孜日報采用VR全景、視頻訪談、網絡直播、H5動畫、手繪地圖等方式,令人信服的數據和事實,有力提振信心,穩定預期,回應質疑。目前康巴傳媒網日均點擊率約為2800次,康巴微信公眾平臺用戶已達23000人(平均每日遞增10人),日均閱讀量達5000余次,甘孜微報用戶數為6524人(平均每日遞增3人),日均閱讀量約800余次,甘孜黨政參考手機報定向發送給3000多名全州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指點康巴戶外屏已成功在州內各地安放7塊。新媒體圍繞重大選題,如丹巴風情節、甘孜日報記者帶你玩轉西博會以及網絡直播康定子耳坡發生火災等,網絡點擊量達10萬人次以上。目前甘孜日報已建成四川藏區首個全媒體集群矩陣,在全省乃至五省藏區都有較大影響力。各新媒體產品在全省權威榜單中經常入圍前十。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媒體深度融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媒體不斷走向成熟、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無論人財物,還是技術優勢都較之內地慢“半拍”的民族地區,媒體工作者只有主動站位擔當、創新實干,在對比中找到差距、在反思中找準癥結、在實干中找準方向,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品牌意識、精品意識、責任意識、大局意識、擔當意識,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動媒體轉型發展、融合發展、創新發展,才能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責任編輯:朱茂青]
Propelling Media Convergence and Building a New Era of Propaganda--Exemplified by Media Transformation ofGanziDaily
MA Jianhua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raditional media are confront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declining circulation and abating propaganda influence. Hence, traditional media should undertake a way of transformation by means of internet plus, media convergence, creation and innovation.GanziDailyis one of earliest municipal party newspapers in Sichuan Province. For 63 years of reform,GanziDaily, which has established the first media matrix in Sichuan Tibetan-inhabited area,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even in Tibetan-inhabited areas of five provinces. The news ofGanziDailyis frequently listed in the ten most influential news in Sichuan Province.
Media convergence; creation; innovation
馬建華,甘孜日報社編委、政文部主任,主任記者。(四川康定,郵編:626001)
G231
A
1674-8824(2017)02-0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