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鎖生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我國小微企業執行力提升之途徑研究
馬鎖生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小微企業的管理和運行一直是近幾年來學術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領域。究其原因,在于小微企業對于我國經濟社會所做出的貢獻逐年在提高,其影響逐漸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同和肯定。文章擬從我國小微企業執行力的角度出發,探討執行力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以及提升執行力的途徑。
小微企業;執行力;途徑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是由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1]。截止2013年年末,我國小微企業總數達到了785萬家,占全部企業的比重達到95.6%。從業人員14 729.7萬人,占全部企業從業人員的50.69%。多年來,小微企業一直在解決就業壓力、調節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面扮演著自身獨特的角色。尤其是在2017年,聯合國把每年的6月27日確定為中小微企業日之后,小微企業在增加就業、繁榮經濟、科技創新等方面所起的獨特作用將會逐步得到更多的認同和肯定。但是,通過與國外同類企業比較分析發現,我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著生命周期較短、持續經營能力低下,成長性差、內部經營環境惡劣等方面的問題。有資料顯示,我國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5年,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8—10年的平均水平。筆者認為,造成這些缺陷的根本原因是長期的執行不力、執行效率低下形成的。
2013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率為7.7%,2014年為7.4%,2015年為6.9%,2016年為6.7%。與此同時,中央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給我國的企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客觀上迫使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執行力,從企業的角度來定義,就是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嚴格執行決策、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規范的能力。美國人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蘭在《執行力-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一書中認為“企業執行力是企業生存、發展乃至走向卓越的關鍵所在,是管理者管理決策并組織實施的能力,是將企業目標轉化為結果的過程。”
無論多么正確的戰略制定和經營決策最終都要落實到執行上,沒有正確的執行或者執行不力都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見執行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執行可以被認為是企業完成某一具體目標的過程,是一系列控制節點的串聯,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而執行力則是實施這一過程的能力,包括完成某項任務的意愿、能力和程度三個方面的內容。企業的經營戰略是企業的總體目標、營運策略、發展方向、業務重點和具體措施的總概括。具體包括戰略制定、戰略實施和戰略評價,每一個戰略環節的順利實現最終都要依賴執行來完成。因此,可以說,企業制定戰略目標的過程歸根于執行力;企業實施戰略目標的過程歸根于執行力;企業評價戰略目標的過程也歸根于執行力。可見執行貫穿于整個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2]。執行是戰略的一部分,是戰略的基礎[3]。
企業管理層是整個企業的中樞神經系統和決策中心。該中心作出的任何決策都事關企業的發展前途和員工的努力方向,具有明確的導向性和引領作用。執行部門如何領會、把握高層的戰略意圖和經營思路、如何準確的將其傳達到業務部門和每一位員工,如何把企業的經營目標轉化為真實可見的經營業績,都與執行力的強弱密切相關[4]。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文件和會議決定是各部門執行的依據、程序、標準和尺度。業務部門是否能照章辦事、依規處理;企業員工是否能積極響應、密切配合,是否能達到管理者最初的設想和預期的效果,都需要各執行部門和基層員工具備高度的執行力。
“貴在執行”是小微企業生存的基礎,執行力是決定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根本、也是企業面對復雜市場環境得以生存的根本所在[5]。企業能力理論認為,企業本質上是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和能力的集合體;企業內部資源、能力和知識的積累是企業獲得超額收益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性資源[6]。與大中型企業相比,我國的小微企業設立程序簡化、管理層級少、決策迅速;組織結構簡單、執行效率高,隨時可以做到上傳下達;經營方式靈活、對市場的反應非常敏感,能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其經營方向和業務重點。以上這些特點正好可以彌補由于自身規模小、規模效應不顯著而造成的被動局面,反而成為小微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有利因素和條件。美國ABB公司名譽主席巴尼·維克曾說過:一位管理者的成功,5%在策略規劃,95%在執行[7]。可見,高效的執行力可以作為小微企業出奇制勝的法寶。
高效的執行力是小微企業的顯著特點,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和經濟下行的壓力,小微企業如何才能揚長避短、避實就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呢?筆者認為,還是要把關注點放到最有優勢的執行力上。執行力建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制度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礎,是規范工作流程、理順工作環節、確保工作任務有序執行的保障。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規范的規章制度,各個部門和員工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就沒有參照的標準,員工的行為正確與否就沒有判斷的依據。
制度建設如何才能做到科學、合理、便于操作和執行呢?首先,應該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和廣泛的意見征詢,盡量做到制度合理而不繁瑣,使執行者便于遵循、有章可依。制度制定切忌相互掣肘、前后矛盾、使業務部門和基層員工由于無所適從而產生反感心理,直接影響執行的效率和效果。其次,企業管理者要帶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認真執行企業的方針政策,從而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再次,堅決落實制度管人、制度管物、制度至上的原則,讓制度起到為順暢執行而保駕護航的作用,才能做到管理職能化、制度化,從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工作的執行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的體現和升華,是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家的精神、員工工作態度、對產品卓越性能的不懈追求和服務社會的價值觀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企業文化是影響員工凝聚力的無形力量,這種力量影響到了企業運行的方方面面、滲透到了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正如海爾前總裁張瑞敏在《海爾是海》一文中所提倡的“海爾精神”始終激勵著一代代海爾人不斷追求著夢想一樣,強大的企業文化在統一思想認識、確立經營目標、增強管理人員和基層員工對企業價值的認同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只有思想統一了,企業才能圍繞經營目標,上下一心積極執行。小微企業雖然結構簡單,但在文化建設上絲毫不能掉以輕心。由于管理層極少,高層管理者和基層員工接觸多,在文化傳導、滲透和渲染上具有獨到的優勢,更容易建立起強有力的執行力文化。
員工素質決定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低素質的員工很難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或服務,因為先進的工藝和標準難以推廣執行[8]。企業的本質是執行,企業執行力就是企業全體員工執行力的綜合,小微企業要想提高執行力,就必須在員工培養方面多下功夫。就是要培育員工的自覺執行意識,提高員工個人執行力和團隊執行力,形成執行力慣性。執行的主體歸根結底是由人來實施的,執行意識是執行的驅動力,左右執行意識強弱的是責任意識即擔責意識、盡責意識[9]。強化工作崗位責任意識,在員工中大力宣傳“愛崗”、“敬業”、“奉獻”等工作理念,培育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員工中形成自覺執行、自愿執行的工作習慣,提高執行的效率。
評價體系主要包括績效管理系統、薪酬福利制度、員工升遷制度等制度。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小微企業執行力建設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手段和管理辦法都無法替代的,這種作用主要表現為正向激勵和逆向抑制兩個方面。科學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從主觀上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主觀執行力,而且能通過評價體系這一手段提高員工的客觀執行力,促使員工保質保量完成企業下達的工作任務。反之,如果員工的工作業績與個人績效不相符、甚至對比反差太大,制度的忠實執行者或業績的創造者沒能得到應得的目標利益或職位升遷。那么,員工的執行力也就會隨之瓦解[10]。
組織結構的設計是企業設立的基礎工作,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在理順組織關系、協調工作任務、履行工作程序、提高執行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微企業由于規模不大、人員不多、組織結構上一般采用較為簡單的組織結構形式。設置時,一方面要考慮到管理的方便性和成本因素,不宜設置太多的部門和崗位,這樣就存在一個部門承擔多個功能、一個員工身兼數職的情況。當然,這樣設置的好處是,協調和配合更順暢一些;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工作任務之間的相互監督、檢查,避免一個部門統攬所有關鍵任務或者一項任務的所有關鍵環節。
企業價值是指企業及其員工的價值取向,是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基本目標,是企業全體或多數員工一致贊同的關于企業存在意義的終極判斷,是企業領導者對企業性質、目標和經營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選擇,是被員工所接受的共同觀念。企業價值是經過長期積淀形成的,當價值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工作細節,并影響到工作任務的最終執行結果時,就形成了企業文化。價值是文化的核心。
正確的企業價值在凝聚團隊的向心力、形成協作精神、增強團隊整體工作實力、引導員工積極向上、熱愛本職工作方面的作用是明顯的。許多小微企業都是由創辦者一手創辦并發展起來的,企業創辦者在企業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企業領導者的個人魅力、處事方式、工作態度、管理智慧等一系列因素都會在無形當中影響著整個組織團體的價值方向,進而影響到員工的基本判斷和任務執行結果。
有資料顯示,只有17.2%的企業對績效管理的總體情況表示滿意。52.5%的企業認為績效管理各個環節配合不好;40.9%的企業認為績效管理設計不合理[11]。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大部分企業對本企業的績效管理不滿意。其原因有二,一是績效管理設計有問題,二是績效管理方案執行過程有困難。所以,小微企業要提高執行效率,可以從員工的績效管理辦法入手,一是設計的績效管理辦法科學、合理、有效,能達到獎勵先進,懲治落后的目的;二是績效管理辦法簡單、易行、容易操作,能得到大多數部門和員工的認可和接受,執行起來相對容易。
另外,在建立績效管理時,要注意激勵政策的建立和運用。據有關資料介紹,如果沒有激勵措施,一個人的能力發揮只不過20%~30%,但如果實施了激勵措施,其能力可發揮到80%~90%,所以,激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員工工作努力的程度、工作努力的方向和工作努力的持續時長。建立和運用激勵制度時,最好能根據企業任務特點和執行流程的不同,分別建立個人激勵和群體激勵政策。這樣,不但能促使員工個人的執行力得到提升,而且能促使員工更加關注團隊和企業的整體績效,提升團隊整體執行力。
企業的執行力是由員工個人的執行力組成的,是個人執行力的體現。執行的主體是人,人是一種情感動物,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團結協作的工作關系能夠使人心情愉悅、精神飽滿。有助于強化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提升企業的團隊執行力。小微企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關鍵要從“一把手”開始,一把手如果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從關心員工、愛護員工的角度出發,解決員工的工作問題、生活問題。讓員工切實感受到被重視、被尊重、工作得到了肯定和認同。反過來,員工情感上得到了極大地安慰,就會自發的衍生出對企業的依賴感和歸屬感。所以,認同是相互的。“一把手”和善、友愛的工作態度和執行方式在企業中能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效應。另外,切忌形成“老板英雄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因為,老板的獨斷專行、剛愎自用,實際上是對執行力的一種扭曲[12]。
企業的戰略和經營目標指明了員工“應該做什么”,而“如何去做”則必須由企業的各種流程來規范。完整的企業運作流程包括企業的戰略規劃流程、業務運營流程、崗位工作流程[13]。我國小微企業流程管理的重點應放在業務運營流程和崗位工作流程上。其中,業務運營流程規范了公司經營活動中各職能部門所扮演的角色和執行的任務,要求各部門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任務要點,發揮良好的合作精神,齊心協力完成目標任務。崗位工作流程則規范了每一個工作崗位的職責和工作任務,包括實際工作中的工作環節、步驟和程序。要求每個員工在各自崗位上能盡心盡責、主動作為,力求使工作完成的既簡潔又高效。
[1] 馬鎖生,2017.我國小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及途徑研究[J].生產力研究(4):131.
[2] [11]馬鎖生,2011.全球化戰略管理視角下的企業執行力研究[J].開發研究(1):130-131.
[3] 才金正,楊錫環,2005.企業執行力與戰略實施[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267.
[4] 張含漪,2003.執行力是實現戰略的重要保障[J].人力資源(7):52.
[5] 孫琳琳,2016.基于人力資源管理角度的中小企業執行力探析[J].商場現代化(7):107.
[6] 李奕,張英華,2012.基于價值創性邏輯的企業執行力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5):82.
[7] 孫友罡,2004.掛在墻上的戰略[J].企業管理(4):28.
[8] 李金芳,2012.提升小微企業執行力之我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6):7.
[9] [13]姜洪武,2011.如何構建企業執行力[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3):98-99.
[10] 葉世超,2009.培育中小企業執行力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8):27.
[12] 崔書平,2014.抓住關鍵環節提升企業執行力[J].領導科學(9):29.
(責任編輯:D 校對:T)
F276.3
A
1004-2768(2017)09-0134-04
2017-07-10
馬鎖生(1975-),男,甘肅鎮原人,蘭州職業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工商企業管理與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