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翔 許永濤

【摘 要】 目的:探析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3例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患者為觀察目標,根據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36)、觀察組(n=37)。對照組患者行傳統開放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行微創手術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8.1% VS 27.8%),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更好,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加快患者康復,是一種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 單節段 腰椎管狹窄癥 微創手術 臨床療效
腰椎管狹窄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老年人疾病,是腰腿痛與間歇性跛行的主要病因[1]。在臨床治療中,保守治療不僅無效,還會加重患者疼痛,所以,主要給予手術治療,傳統開放術治療盡管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需向外剝離與牽拉軟組織,導致術后恢復時間較長,且易出現腰腿痛[2]。近年來,隨著腰椎微創手術的推廣與應用,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為了進一步探討微創手術的治療效果,本文主要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3例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予以研究,現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3例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患者為觀察目標,根據抽簽法分為對照組(n=36)、觀察組(n=37)。對照組中,女16例,男20例;年齡40-74歲,平均為(51.6±2.4)歲。觀察組中,女15例,男22例;年齡43-75歲,平均為(52.1±2.8)歲。統計比較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可知,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傳統開放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取患者俯臥位,給予全麻,墊空腹部,于患者后正中線做一切口,由棘突向兩側剝離椎旁肌肉與軟組織。經C型臂X線透視定位,置入4枚短尾萬向椎弓根螺釘,將病變間隙上位椎體棘突與部分椎板切除,同時將黃韌帶與下位椎體上關節突附近組織切除,以此達到椎管減壓的目的。
觀察組患者行微創手術治療,具體操作如下:取患者俯臥位,給予全麻,于患者后正中線旁3.0-3.5cm處置入2枚長約3cm的長針頭,經C型臂X線透視對手術椎間隙、切口位置予以定位,之后逐層切開皮膚,緩慢擴張,置入工作套管,縱向撐開后,將局部殘留軟組織切除。經透視對椎弓根螺釘進釘點予以確定,先由一側切除黃韌帶,置入短尾萬向椎弓根螺釘與鈦棒,適當撐開后固定。植入自體碎骨粒,置入短尾萬向椎弓根螺釘,用雙側鈦棒予以加壓固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分析
將兩組患者觀察數據錄入SPSS 19.0版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分別用(x±s)、百分比的形式予以表示,并給予x?、t檢驗,如果P<0.05,表示兩組比較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8.1% VS 27.8%),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腰椎間盤、小關節病變、韌帶增生等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促使腰椎管狹窄癥的發生率呈現逐漸上升的態勢[3]。在以往治療中,均采用傳統開放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盡管傳統開放術治療可以實現減壓目的,但手術創傷較大,術后恢復較慢。現今,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微創手術在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充分彌補了傳統開放術的缺陷,治療效果較為理想[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此研究結果與有關文獻報道[5]非常相似,即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128.6±42.6)min,術中出血量(174.3±61.2)mL,住院時間(5.4±3.1)d,不良反應發生率7.5%,同對照組患者的(178.9±50.8)min、(428.9±89.3)mL、(7.8±4.0)d、37.5%進行比較,差異明顯(P<0.05)。由此說明,同傳統開放術比較,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的效果更佳。
總而言之,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更好,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加快患者康復,是一種值得臨床借鑒與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江平,王金財,梁錦輝等.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5,7(15):52-53.
[2] 黃岳,楊勇,闕俊杰等.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的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6,6(15):178-179.
[3] 邵立堯.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評估[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7):26-27.
[4] 陳愛國.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評價[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1):52-53.
[5] 王會鋒.微創手術治療單節段腰椎管狹窄癥4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24(21):7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