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立春寫作班之前,我曾去過很多的補習班,見過很多的老師,可沒有一個老師會在第一次見面時,就給我留下親和的印象。
(開頭用概括性的語言,為下文引出李老師做好鋪墊。)
我很害怕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那天,我急匆匆地趕到教室門口,看到教室里已經坐了那么多人,而大家又都很安靜,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完了,老師一定很兇吧?就在我心里想打退堂鼓時,門口突然探出一個腦袋,瞪大了眼睛,他彎著腰招呼我進去。我覺得這個動作很滑稽,心里便笑了一下,全身突然就放松下來,于是我從容地走了進去。坐在位子上,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給我們上課的李老師!
(開頭一句心理描寫強化了李老師出場的喜劇效果。“眾人畫水我畫火”,要寫活人物,便需要有與眾不同的筆觸,小作者抓住老師在自己面前第一次露面時的滑稽動作,進行形象生動的描寫,避免了落入寫人先進行外貌描寫的窠臼。)
以前的作文補習課,都是被家長逼來的,我只是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想法在上課,而老師總是拿著一本作文選,選上一篇叫同學們背會,然后再原封不動地默寫在本子上。我不明所以,但也只得照做,如此反復,作文水平也沒有提高多少。可上李老師的課就不同了。
(通過對比來突出李老師的與眾不同。)
針對一個作文題目,李老師先指導我們如何審題,提醒我們要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然后再組織我們討論,指出我們構思的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還指導全文的結構布局;甚至將自己的經歷作為素材告訴大家,并分享自己的寫作體會……課堂很活躍,似乎把同學們的寫作靈感都激發出來了。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氣,仔細打量起這位老師:身材中等,偏瘦,穿著一件淡灰色的襯衫,站在講桌前,手臂隨著說話的節奏前后左右揮舞。我不知用什么詞來形容他,他像個年輕紳士,優雅而充滿活力,卻又不時地展示出老紳士獨有的幽默感。
李老師在分析作文片段時,會把眼睛瞇成一條縫,笑著,自嘲說:“大家又要聽一聽我正宗的閩南腔了。”我們也笑了起來。其實老師的方言口音并不濃,只是同學們老揪著他不經意說出口的一兩句閩南話,在課間和他開玩笑罷了。偶爾念錯字,便有調皮的同學大聲指出來,李老師只是憨憨地笑笑,并讓大家稱他為“老李同學”,因為他也要向我們學習。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小學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這下,大家更笑成一片了。
(通過李老師在課堂上的表現來具體敘述他的與眾不同。肖像、神態、語言等描寫,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李老師的親和和幽默,加深了小作者對老師的好感,讓讀者對李老師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課后,我在《中國青年》雜志上看到介紹李老師的文章,原來李老師小時候的上學條件很艱苦,長大后又經歷了不少磨難,但是他都能一一克服,每天堅持練筆、寫作,發表了大量作品,還成了《讀者》《意林》等雜志的簽約作家。
(利用“補白”式的素材,進一步豐富李老師的形象,深化了主題。)
我也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只是這幾年“慘淡”的作文成績讓這夢想石沉大海。了解了李老師的經歷,我又重新燃起希望,我現在的學習條件比他年少時好得多,李老師可以成功,我又有什么不能呢?
(將李老師與自己聯系起來,用反問句來表達自己的感悟。)
所以,李老師,他不僅是我的老師,更是我的偶像。
(結尾點題,總結全文。)
【寫作感言】
這是我在寫作課后,當場寫的一篇作文,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我以前寫作文,從來沒有寫得這么流暢過,不是沒有素材,就是沒有章法,或者只好背一篇范文來默寫或套作。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十分鐘內就將這篇寫老師的作文完成,這無疑應該得益于課堂上李老師的“親和力”與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以前讀這句話時,我是不信的。這次作文,我能夠大膽地將課堂的所見所聞直接寫下來,而且能夠將自己的感受直接表達出來,讓我信心倍增。
(林美倩)
【同窗評說】
《第一次見面成偶像》里的李老師,也是我的寫作老師,林美倩同學的這篇作文,把李老師的形象刻畫得很到位,的確,李老師在我們的眼中,很平易近人,很幽默。林美倩同學的觀察能力真的好棒!讀著她的作文,我仿佛又上了一堂李老師的課。
(鄧子琪)
【家長評說】
這次,是孩子自己問到老師的電話,然后自己打電話找上門去見老師的。她跟我們說過,她有當作家的夢想。所以當她知道這個寫作班時,就自己去了。回家后,她告訴我,這個寫作班的老師很特別,很有親和力,第一堂課就讓她有了寫作欲望,于是她就將對老師的印象自由地發揮出來。她似乎寫得很輕松,不像是憋出來的,讀來也很有味道。我一下子喜歡上了這篇作文,不單單因為它是我女兒寫的。
(林順光)
可以感覺到女兒的這篇作文是真情的流露。女兒平時很愛看書,一有空就將自己埋在書本里,不喜歡出去走動,不愛與人交流,所以看上去有些靦腆,拘謹。在這篇作文里,我可以感受到她找到了一個很對她胃口的老師。所以她可以將老師寫得如此自然,好像這位老師就站在我們面前。全文語句通順,情節也有趣,希望她能一直喜歡寫作,越寫越好。
(林招娣)
【教師評說】
林美倩第一次來上課時,因為路上的某些原因而遲到了,當時我正在點評上一次的作文,所以我就臨時給她布置題目,讓她寫一寫對我的印象。她是當場寫的,四十分鐘左右就交稿了。我一讀,驚訝于她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她描寫人物用到了最基本的外貌、動作、神態等描寫,但她又能運用自如,每處描寫都與人物形象相吻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些地方還用上了細節描寫,比如我在分析作文片段時,眼睛瞇成了一條縫,可能是我的習慣吧,連我自己都沒注意到呢,美倩同學卻注意到了,經她這么一寫,又增強了我和藹可親的形象。愿美倩同學寫出更多有真情實感、內容充實具體的作文!
(李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