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群好 黃容萍 唐榮德
消瘀散熱敷在淺靜脈穿刺引起皮下瘀血患者中的應用
吳群好 黃容萍 唐榮德
目的:探討消瘀散熱敷在淺靜脈穿刺引起皮下瘀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本院輸液室和抽血室靜脈穿刺后出現皮下瘀血的患者100例,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暖水袋熱敷瘀血部位;觀察組采用自擬的消瘀散熱敷皮下瘀血部位,兩組的療程均為7 d。于治療第1,3,5 ,7天對皮下瘀斑評分、疼痛評分進行評定,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瘀斑的消失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瘀斑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第1,3,5,7天時的疼痛評分、瘀斑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消瘀散熱敷能夠加快皮下瘀血的消散,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療效果。
淺靜脈穿刺;消瘀散熱敷;皮下瘀血;治療效果
靜脈穿刺是最常見的護理操作之一,常用于靜脈給藥或醫學檢驗。靜脈穿刺過程中受護士操作技術不當、患者自身原因等因素影響,穿刺后可能會出現皮下瘀血。皮下瘀血的出現不僅增加了第二次靜脈穿刺的難度,增加繼發性感染的機會,而且給患者帶來了痛苦,降低了靜脈穿刺的滿意度,甚至會造成護患糾紛的發生[1]。對于已經出現皮下瘀血的患者應該盡早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以加快瘀血的消散,減輕患者的疼痛和恐懼的心理。本院輸液室和抽血室需靜脈穿刺每天約為400例次,處理穿刺后的皮下瘀血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對50例靜脈穿刺后皮下瘀血的患者采用消瘀散熱敷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本院輸液室和抽血室靜脈穿刺后出現皮下瘀血的患者100例,納入標準:(1)自愿參與研究,同意治療方案者。(2)采用鋼針輸液。(3)手背皮下瘀血面積≤10 cm2、手臂瘀血面積<20 cm2。(4)及時報告責任護士、愿意回醫院做消瘀治療者。(5)溝通、認知能力正常、可配合調查者。排除標準:(1)靜脈損傷史者。(2)過敏體質。(3)嚴重的肝腎功能異常。(4)化療或使用刺激性藥物。(5)過去3個月內有出血史。(6)上肢浮腫、瘀血、表皮破潰。(7)使用抗凝血藥物者。(8)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異常。(9)對治療不理解、不配合者。將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5~65歲,平均(45.50±15.20)歲;瘀血范圍直徑2~3 cm,平均(2.50±0.50)cm;瘀血部位:手背32例,前壁內側10例,肘部8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4~69歲,平均(44.80±14.50)歲;瘀血范圍直徑2~3.50 cm,平均(2.70±0.50)cm。瘀血部位:手背29例,前壁內側12例,肘部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瘀血范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皮下瘀血的診斷標準 分為正常、小血腫、大血腫3種類型。正常:局部無血腫,包扎敷料上未見血性滲出物;小血腫:局部血腫直徑<5 cm;大血腫:局部血腫直徑>5 cm,包扎敷料上血量較多。
1.3 方法 觀察組采用自擬的消瘀散熱敷皮下瘀血部位,將消瘀散均勻平鋪于油紙上,厚度為1 cm,覆蓋范圍大于瘀血面積1 cm,周圍圍上棉條,溫度以患者可耐受約60 ℃為宜,再用棉墊覆蓋以保持藥物的溫度,用膠布及彈力繃帶固定,每天敷1次,消瘀散冷卻后繼續外敷4 h。同時沿著血管走向采用螺旋式手法進行輕輕按摩,按摩力度以不引起患者疼痛為宜。本院自制消瘀散配方是由大黃300 g、救必應300 g、雞矢藤150 g、澤蘭150 g、黃柏150 g、扁柏50 g、梔子50 g、紅花30 g、豆豉姜葉5 g、姜黃10 g、白芷 5g、香附5 g、蒲黃5 g、薄荷5 g組成,將藥物混合磨成粉末,加入我院自制的跌打酒500 ml,跌打酒與中藥粉比例為1∶2,并加入白糖50 g附型劑調配成糊狀,加熱備用。對照組即用暖水袋熱敷瘀血部位,暖水袋溫度為60 ℃,當溫度下降予更換,每天敷1次,每次熱敷約1 h。兩組治療均在穿刺后發生皮下瘀血24 h后進行,療程均為7 d。熱敷過程中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除此以外不采取其他護理措施。
1.4 觀察指標 對所有皮下瘀血的患者每天均跟蹤隨訪,定時觀察患者皮下瘀血消退情況和局部疼痛緩解情況,做好登記。(1)療效判定標準[2]。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瘀斑顏色明顯變淡,疼痛基本消失,瘀斑完全消失或縮小6 cm2以上;有效:瘀斑顏色變淺,疼痛明顯減輕,瘀斑面積縮小3~5 cm2;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2)疼痛程度。采用數字評分法,以0~10分表示疼痛的程度,0分為無痛,10分為不能忍受的劇烈疼痛,于治療1,3,5,7 d時進行評分。(3)瘀斑評分。根據趙喜新等[3]瘀斑顏色程度的深淺進行評分。評分1~8分,其中1~2分為顏色不明顯;3~4分為顏色淺紅;5~6分為瘀斑顏色暗紅;7~8分為瘀斑顏色青紫;評分越高瘀血程度越嚴重。于治療1,3,5,7 d時進行評分。(4)瘀斑完全消散的時間。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或重復測量資料設計的方差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瘀斑消失時間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瘀斑消失時間比較±s)
2.3 兩組患者疼痛及瘀斑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疼痛及瘀斑評分比較(分,±s)
注:兩組患者疼痛及瘀斑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皮下瘀血是靜脈穿刺后比較常見的癥狀,與患者的基礎疾病、年齡、用藥、穿刺和拔針的按壓方法有關。皮下瘀血出現給患者帶來疼痛和恐懼緊張心理,增加了患者的疼痛程度,若不能及時消退,將會降低靜脈的再使用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直徑在1 cm以內皮下瘀血在4~7 d內可自行消退,但當瘀血直徑>2 cm時,消退的時間明顯延長,需要1~2周甚至更長的時間[4]。尤其是對于一些老年患者受基礎疾病及治療藥物的影響,皮下瘀血發生率較高,加之其血管長期營養障礙,血管通透性大,彈性降低,脆性增加,瘀血消失的時間長,而且容易發生壞死。因此,靜脈穿刺后一旦發生皮下瘀血需要及時治療。以往臨床上常采用熱濕敷的方法進行治療,但熱濕敷一方面需要保持溫度才能達到散瘀的目的,另一方面溫度不宜控制,可能會導致患者燙傷[5]。土豆片外敷也是治療皮下瘀血的有效方法,但受切片厚度和頻繁換片的影響,護士的工作量較大[6]。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靜脈穿刺后皮下血瘀是由于穿刺傷及脈絡,以致局部血脈不和,血行不暢,瘀血阻滯,久而化熱,血溢肌膚[7]。治療當以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為主。本院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在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選用適當藥物制成消瘀散對皮下瘀血患者進行熱敷,結果顯示,相對于熱水袋熱敷,消瘀散治療能夠加快瘀血的消退,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提高治療效果。采用濕熱敷的方式能夠利用物理熱量與中草藥結合作用于瘀血部位,能夠促進腠理頓開,擴張局部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加快瘀血的吸收和消散[8]。消瘀散由大黃、救必應、雞矢藤、澤蘭、黃柏、梔子、紅花等藥物組成,其中大黃取其活血化瘀之性;救必應取其清熱燥濕之功,雞矢藤取其活血消腫之效,澤蘭可活血通經、利水消腫,黃柏配合大黃應用既能瀉血分實熱而涼血,又能通利血脈以消散瘀血。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活血效果,梔子可清熱、瀉火、涼血、鎮痛。而且大黃中的有效成分蒽類衍生物能夠抑制炎性介質釋放及白細胞游走,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達到很好的抗菌消炎的效果[9]。黃柏的有效成分生物堿對血小板有保護作用,外用可促進皮下滲血的吸收。方中有效藥理成分還能促進血管內膜的修復和新生,同時降低皮膚、肌肉組織緊張性,以收斂止血、鎮痛消腫[10]。整個組方能夠起到活血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明顯促進瘀斑的吸收,縮短瘀斑消散時間,減輕患者的疼痛。將上述中草藥加入我院自制的跌打酒500 ml,跌打酒與中藥粉比例為1∶2,并加入白糖50 g 附型劑調配成糊狀對皮下瘀血部位濕熱敷,簡單實用,價格低廉,易于推廣。
綜上所述,消瘀散熱敷能夠加快皮下淤血的消散,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療效果,而且傳統中藥制劑使用簡便,經濟實用,使得推廣應用。
[1] 欒鳳蘭,徐德靜,邢桂紅,等.云南白藥外敷治療靜脈穿刺致皮下淤血[J].護理學雜志,2012,27(1):46.
[2] 欒鳳蘭,徐德靜,邢桂紅,等.云南白藥外敷對淺靜脈穿刺引起的皮下淤血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6):12-13.
[3] 趙喜新,童伯瑛,王雪霞,等.時間和壓力因素對拔罐罐斑顏色影響的初步觀察[J].中國針灸,2009,29(5):385.
[4] 何 慧,熊乙丁,王 珺,等.紅花酒精外敷治療靜脈穿刺致皮下淤血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10(5):97-98.
[5] 任敏陶,陳美珠,謝玉秋,等.紫金錠外敷治療冠狀動脈造影和介入術后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療效觀察[J].廣州醫藥,2012,43(4):65-67.
[6] 汪寨紅.消淤散改善靜脈穿刺后皮下淤血的療效觀察[J].上海護理,2014,14(5):50-51.
[7] 馬春霞.中藥熏洗消褪老年患者靜脈穿刺所致皮下瘀血30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3,45(9):50-51.
[8] 姚 歡,黃贛英,沈小玲.化瘀消痛中藥膏預防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5,22(5):577-579.
[9] 李曉萍,可易弘,謝興文,等.消定膏外敷治療動靜脈內瘺處皮下血腫的臨床觀察[J].中國優生優育,2013,19(9):756-757.
[10]郎冉冉,馮 鶯,俞 琦,等.中藥外敷防治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11):35-38.
(本文編輯 崔蘭英)
529100 江門市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中醫院急診科
吳群好:女,本科,主管護師
江門市衛生計生局項目(14A105)
2016-10-20)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