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彤
(甘肅醫學院,甘肅 平涼 744000)
鉬靶X線、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應用于乳腺病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比較
朱曉彤
(甘肅醫學院,甘肅 平涼 744000)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鉬靶X線診斷乳腺病變的臨床價值。方法 對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間醫院175例乳腺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鉬靶X線檢查,并對3種檢測方式的診斷符合率等內容進行分析。結果 病理組織診斷顯示,良性病變為105例、惡性病變為70例。以病理組織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進行比較,彩色多普勒超聲的符合率為85.14%,鉬靶X線的符合率為77.14%,超聲彈性成像的符合率為90.29%,三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病變臨床中的診斷符合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聲和鉬靶X線。
乳腺病變;彩色多普勒超聲;超聲彈性成像;鉬靶X線
乳腺病變在女性中常見且多發,尤其在現代社會較大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下發生率逐年升高,漸漸趨于年輕化[1]。乳腺病變病理類型繁雜,影像學表現多種多樣。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廣泛采取高頻超聲檢查乳腺病變,其聲像圖能清晰顯示出乳腺腫塊的形態學特征,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還可準確獲得乳腺腫塊的血流信息。與良性乳腺病變比較,乳腺癌由于活動度差、硬度高的特征而成為臨床觸診區分的重要因素[2]。超聲彈性成像也正是通過良惡性腫瘤組織特性的不同進行診斷的。為進一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鉬靶X線以及超聲彈性成像3種方式在診斷乳腺疾病中的臨床價值,筆者對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間醫院175例乳腺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75例乳腺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于術前行超聲彈性成像、鉬靶X線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經手術病理組織檢查證實,其中105例為良性病變,70例為惡性病變。
1.2診斷方法
1.2.1鉬靶X線診斷 采用由西門子公司提供的型號為Mammomat的X線鉬靶機,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上舉并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常規對兩側乳腺頭尾軸位以及斜位方向攝片,必要時可增加病灶局部的加壓放大以及切線位片。對腫塊大小、位置、形態、密度、邊緣、鈣化、腺體結構等內容進行觀察并診斷。
1.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 采用由日立公司提供的Hivision Preirus彩色超聲診斷儀,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上舉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先選擇患者乳頭作為診斷中心點,呈放射狀序貫掃查,對腫塊大小、部位、內部回聲、鈣化、包膜、聲影、衰竭等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相關的二維聲像圖,同時探查患者病變側腋窩淋巴結,并對腫塊內部以及周圍血流進行觀察,選擇血管最為豐富的斷面取樣,檢測血流阻力指數。接著切換至彈性成像模式,檢測者持超聲探頭,探頭與皮膚呈垂直狀,最大限度地接觸病灶,待顏色穩定時凍結圖像,留取彈性成像圖。
1.3良惡性病灶判定方法
(1)彩色多普勒超聲采用Adler半定量法判斷:0級指病灶中無血流信號;Ⅰ級指病灶內存在1~2處點狀血流;Ⅱ級指病灶中存在一條主要的血管信號,其長度大于病灶半徑;Ⅲ級指血流豐富,有至少4條明顯可見的血管,或相互交通成網狀。0級和Ⅰ級表示良性,Ⅱ級、Ⅲ級則為惡性[3]。(2)彈性成像根據改良的顏色采用5分評估法判斷:1分表示病灶大部分呈綠色;2分指病灶中心為藍色,周邊顯示綠色;3分指病灶中藍色、綠色所占比例相當;4分指病灶呈藍色或內部少許綠色;5分指病灶與周圍組織均為藍色,內部伴或不伴綠色。3分及以下提示良性,4分及以上提示惡性[4]。(3)鉬靶X線診斷惡性病變的直接征象:泥沙狀、簇狀、分枝狀鈣化,形態不規則,邊緣浸潤,呈分葉毛刺或棘狀凸起的高密度腫塊;間接征象:周圍皮膚牽拉、增厚,乳頭內陷,乳暈增厚等。出現1個直接征象為可疑惡性腫塊,1個直接征象和1個間接征象則可提示惡性腫塊[5]。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筆者完成,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科學性。將已收集數據錄入2010版Excel校正,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本組175例患者的病理組織診斷結果
175例乳腺病變患者的病理組織診斷顯示,良性為105例(60.00%),惡性為70例(40.00%)。良性病變中乳腺腺病8例,乳腺炎3例,腺病瘤3例,纖維腺瘤74例,導管內乳頭狀瘤10例,纖維腺瘤伴間質黏液變性1例,囊腫伴炎癥2例,脂肪瘤1例,良性分葉狀腫瘤3例;惡性病變中小葉癌16例,髓樣癌12例,黏液腺癌7例,浸潤性導管癌35例。
2.2本組175例乳腺病變患者的3種影像學診斷定性及符合率比較
以病理組織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進行比較,彩色多普勒超聲的符合率為85.14%(149例),鉬靶X線的符合率為77.14%(135例),超聲彈性成像的符合率為90.29%(158例),見表1。將3種影像學的診斷符合率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11.534 4,P=0.003 1)。

表1 175例患者不同影像學檢查結果比較(人)
2.3乳腺纖維腺瘤的彈性成像圖及乳腺浸潤導管癌的彈性成像圖(見圖1~2)

圖1 乳腺纖維腺瘤的超聲彈性成像圖
乳腺病變作為婦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在婦女中發生率較高,也是威脅女性健康的一大疾病[6]。尤其乳腺癌近年來的臨床數據顯示,其發生率逐漸升高,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部分乳腺癌患者在確診時就已出現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死亡率可高達50%[7]。因此,臨床早期發現和確診乳腺病變對盡早治療乳腺癌、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作用。影像學技術是早期發現、診斷乳腺病變的重要措施,乳腺影像學檢查的目的就在于:(1)檢出病變同時診斷、鑒別;(2)準確進行乳腺癌分期;(3)治療后對患者進行隨診;(4)間接性評估腫瘤及患者預后。目前臨床上主要有超聲、鉬靶X線、CT、MRI等影像學手段,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鉬靶X線、超聲彈性成像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乳腺病變中的效果。調查顯示,在以臨床病理組織活檢作為診斷金標準的情況下,彩色多普勒超聲、鉬靶X線以及超聲彈性成像的符合率分別為85.14%、77.14%和90.29%,三者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3 1)。說明這3種影像學檢查在乳腺病變的診斷中具有一定差異,超聲彈性成像的診斷符合率最高。

圖2 乳腺浸潤導管癌的超聲彈性成像圖
鉬靶X線在臨床診斷中具有操作簡單、費用低等優勢,作為乳腺癌普查首選的影像技術,對中位年齡以上、脂肪型乳腺、微小鈣化的顯示能力具有明顯優勢[8]。惡性腫瘤的邊緣模糊是腫瘤細胞增殖、水腫,淋巴細胞浸潤,新生血管等造成的。另外,腫瘤邊緣呈分葉狀是鉬靶X線診斷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征。而良性腫塊由于生長緩慢,多為卵圓形,邊緣有或無分葉。但普遍認為,鉬靶X線仍存在易漏診小腫塊、輻射大、對腺體致密性乳房易漏診誤診等問題[9]。超聲對乳腺病灶定性的主要依據是二維聲像圖及彩色血流情況,二維聲像圖主要通過病灶周邊形態和內部回聲等狀況來定性,彩色血流分布的判斷包括血流阻力指數、流速等內容。超聲診斷中顯示分葉狀、邊界不清晰、無完整包膜、內部回聲不均、后方回聲衰減以及血液流速和阻力指數偏高者,多判定為惡性病變。由于超聲幾乎無輻射,其已成為處于哺乳期、妊娠期等人群檢查乳腺病變的首選方式。超聲彈性成像技術作為近年來的新型超聲技術,其對于乳腺腫塊的良惡性鑒別具有重要作用[10]。超聲彈性成像通過測定組織彈性系數,結合灰階、偽彩色編碼的方式形成聲像圖,組織彈性系數越大,其導致的變化則越小。對于小腫塊而言,超聲彈性成像的感興趣區域、病灶鄰近區域存在足夠的、可與之對比的正常組織,更利于對惡性腫塊進行準確診斷和鑒別[11]。筆者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超聲彈性成像雖能對病變性質給予提示、可鑒別良惡性病灶、可定位探測乳腺病灶,但對于良性腫塊內部鈣化后硬度增加者,則極易判斷為惡性;而對于惡性腫塊內部出血、液化甚至壞死者,則易誤判為良性。因此,筆者認為在超聲彈性成像的操作過程中,需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必要時可找科室內有經驗的醫師同時判斷,或是結合其他乳腺病變診斷技術,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病變中的診斷符合率較鉬靶X線、彩色多普勒超聲更高(P<0.05),有利于彌補后兩者的不足。但要注意,這三者各有優勢,必要時可聯合應用,達到相互補充、提高診斷準確性的目的。
[1]林黎娟.乳腺癌超聲與X線鉬靶聯合應用的診斷價值[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5):147-148.
[2]王芝文.鉬靶檢查在乳腺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7):152-153.
[3]張良良,戴瑞,魏莉,等.超聲與鉬靶X線診斷BI-RADSⅢ~Ⅳ級乳腺病變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2,23(7):500-502.
[4]習俊,徐曉霞.ROC方法評價高頻彩超、超聲彈性成像及鉬靶X線在乳腺病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4,23(4):326-330.
[5]王智勇,秦世文,魏來,等.超聲彈性成像與鉬靶X線檢查在乳腺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4(17):17-18,20.
[6]何秀英.彩色多普勒超聲與鉬靶攝像診斷乳腺病變的對比研究[J].河北醫學,2014(7):1071-1073.
[7]徐新艷,朱正,蔡俊,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與MR診斷乳腺病變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5):753-755,766.
[8]方志杰.乳腺病變檢查中鉬靶乳腺X線機與彩色多普勒超聲價值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2(9):185-186.
[9]黃嘉靜,陳玉英.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與超聲BIRADS在乳腺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癌癥雜志,2014(6):645-647,662.
[10]武燕,王憲濤.常規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聯合在診斷不同大小乳腺病變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2):251-252.
[11]林友光.超聲彈性成像與傳統超聲對乳腺病變鑒別診斷的對照研究[J].河北醫學,2011(1):48-51.
R195
B
1671-1246(2017)06-01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