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安消防部隊是我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一個序列,承擔著國家防火、滅火和應急救援的任務。為了提高公安消防部隊成員的戰斗力,必須要強化對公安消防部隊官兵的體能訓練。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公安消防部隊體能訓練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學校學生自我體能鍛煉的有效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安消防部隊;體能訓練;戰斗力
G807.0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型先進器械的引入,部分公安消防官兵認為,體能發展不再是影響消防部隊戰斗力的主要問題,故而從思想意識上放松了對體能訓練的重視,導致公安消防部隊體能訓練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由于思想上認識錯誤、方式上不當,部分公安消防院校在訓練過程中,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也導致官兵傷病越來越多。這不僅制約了公安消防院校的教育質量,也制約了公安消防官兵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在新形勢下,必須要重新分析和定位公安消防部隊的體能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體能鍛煉,以提升其整體戰斗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實戰救援。
二、當前公安消防部隊體能訓練的現狀及問題
1.思想意識上重視程度不足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先進的消防技術和消防設備被大量用于消防戰線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消防部隊的作戰能力。一些官兵就此思想上發生了變化,認為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先進的救援技術和設備操作技術,體能訓練不占主導地位,這種思維極大的限制了消防部隊戰斗力的發揮。傳統軍事體能訓練在理論、模式和方法方面較為混亂,訓練內容單調枯燥,訓練形式較隨意,部分基層指揮干部缺乏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不僅訓練的效果難以盡如人意,而且給軍校學員埋下了傷病隱患。
2.訓練方法單一,訓練內容單調
目前消防部隊常采用的訓練方法,主要有長跑、短跑、俯臥撐、仰臥起坐、單雙杠練習等傳統的訓練內容。只要這些內容考核通過,體能就可達標。較少的訓練內容直接影響到專項體能訓練的強度和效果,也不利于整體素質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重復訓練相同的項目,還會導致心理疲勞,使學生產生厭惡訓練的情緒。不斷重復某一部分機體訓練,也造成肌肉勞損,出現一定程度的傷病,直接影響專項訓練和實戰救援任務的完成。
3. 體能訓練缺乏專業指導
一般來說,公安消防部隊學校體能訓練,就是進行不間斷的、大強度的、循環式的訓練,沒有針對官兵的整體素質,制定科學、合理、專業的訓練計劃和訓練教案。近年來,“魔鬼訓練”、“超負荷訓練”、“超極限訓練”等在體能訓練中得到不斷應用。但是,這些提法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也未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于部分身體素質好的官兵可能會有積極作用,但對于身體素質差的官兵,則無異于是一種“身體摧殘”。另外,高強度的訓練導致了大量消耗體力而得不到恢復,時間久了反而積勞成疾,不僅達不到預期的訓練目的,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戰斗減員。
三、提升公安消防院校學生自我體能鍛煉能力的對策
1. 加強思想教育,提升體能訓練的認知水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無論做什么事,要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體能訓練方面就要樹立積極的訓練觀。首先,學生應從思想上認識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高”“精”“尖”的應急救援技術裝備,提升了消防部隊的戰斗力,但也對消防員的體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消防員端正體能訓練思想,嚴格要求自己,依據科學訓練的原則,遵循訓練規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滿足救援需要;其次,制定獎勵機制,發揮訓練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參訓人員的訓練熱情。要想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調動其訓練積極性,必須通過改善訓練氛圍,開展文化和體能訓練輔導,加強訓練恢復等創新、可行、有效的方法加以解決,從而消除訓練人員體能訓練時的心理壓力,改善訓練效果,提高訓練水平。
2.改變訓練模式,創新訓練方法
目前消防部隊開展的體能訓練項目多是傳統的訓練項目,可謂是千篇一律,有些已經不能適應目前消防部隊的作戰實際,因此,要大膽改革、大膽創新,組訓方式要多元、訓練內容要豐富、訓練方法要靈活。例如,訓練中可以根據兵齡結構、崗位特點以及身體素質情況,采取新老分訓、編組分訓的方法,有針對性、目的明確的開展體能訓練;在開展體能訓練過程中又不能僅僅局限于體能訓練,要與滅火救援實際相結合,技能訓練是練為戰,同樣,體能訓練也是練為戰,要處處為實戰著想。例如,佩戴個人全套防護裝備開展體能訓練,即能提高實戰能力,又能達到訓練效果;根據駐地的情況,可以將訓練場延伸到營區外的體育場、曠野、公路、山地等地方,既陶冶了情操,又鍛煉了體能,同時,訓練中可以組織一些體能小游戲,即活躍氣氛,又增強體質。
3.完善體能訓練系統,提高訓練的科學化和信息化
建立官兵訓練的監控訓練系統,對訓練過程中每個訓練階段或訓練周期進行定期監控,以評定每個時期的訓練效果是否符合訓練進度計劃,能否按原計劃完成預定的總目標。通過反饋不斷尋找存在的問題,確定訓練計劃是否需要進一步修正,然后再對修正計劃的施訓過程再監控,使其處于一個動態過程向預定的總目標不斷逼近;還體現在訓練的具體細節上,具體到訓練課負荷的承受程度,部分訓練內容、方法、手段的選擇是否合理、有效。在整個訓練過程的縱向上實施群體監控,建立個人訓練檔案,統計體能、技術發展情況,為制定分層、分組訓練計劃提供科學依據,有效節約訓練資源。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官兵體能、體質檔案,及時地了解官兵的身體狀況,便于調動時更好地進行訓練。
4.結語
綜上所述,公安消防院校體能訓練應在遵循人體生命科學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全面訓練,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展學生的綜合體能潛力,保持已獲得的體能素質,避免不必要的訓練傷病,從而為我國公安消防事業培養更多具有強大戰斗力的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1]曲凱生. 消防部隊體能訓練的現狀分析與宏觀對策[J]. 科技展望,2014,07:154.
[2]唐云. 消防部隊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當代體育科技,2014,33:31-32.
閆方濤(1987.01—),男,公安消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訓練部軍事體育教研室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消防軍事體育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