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蘅
切入互聯網 提振電視業
——深圳廣電的媒體融合探索與實踐
□ 陳蘅
在基于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新媒體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媒體面臨的挑戰日趨嚴峻。對電視媒體而言,炙手可熱的“互聯網+”究竟是風口還是懸崖?未來的電視行業是會被顛覆,還是鳳凰涅槃得以重生?這已成為媒體人日益關注的熱門話題。據權威數據顯示,中國網絡視頻用戶已超過5億,也就是說,以后全國人民“看”的渠道更趨多元化,而當人們越來越多通過手機獲取信息時,以往熱門的報紙、電視,甚至門戶網站都已不再是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反倒變成了新媒體平臺的“內容供應商”。傳統媒體所獨有的渠道價值一落千丈,廣告模式、盈利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捍衛傳統媒體,切入互聯網,融合新媒體,提振電視業。深圳廣電集團在吹響時代創新的先鋒號角、自覺融入國家轉型發展的“大合唱”的時代大潮中,做到了“既有先聲,又有合聲,還有新聲”。
深圳廣電集團從2015年就開始未雨綢繆,積極實踐,尋找出路,并且通過頂層設計推出了“融合發展”的新舉措,成立了以總裁為組長的“深圳廣電集團媒體融合項目攻關工作小組”,傾力打造一個全媒體廣播電視臺,通過新技術手段為深圳乃至全國人民服務,并提供快捷、權威、豐富、互動的新聞資訊。集團在媒體融合的探索實踐中,注重在技術與內容互為支撐、相互融合方面做足文章,通過統一的指揮調度和后臺的技術服務來實現集團媒體融合,做到“實現兩個應用”:既要充分利用自身新媒體應用平臺,也要應用別人的新媒體技術或平臺。
2016年3月,深圳廣電集團制定并推出了《推進集團媒體深度融合規劃和實施方案》,在完善“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一體化發展外,著力在互聯網思維下重新建構一個融合媒體產業的生態系統,為全面推動資源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新路。
深圳廣電集團在媒體融合的大潮中砥礪前行,勇于探索,在進入由數字化、智能化驅動的互聯網時代不斷開拓奮進。目前,在推進電視媒體深度融合規劃和實施的過程中,深圳廣電集團正在進一步完善“媒體融合”相關文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并給予具體的政策指導和扶持。比如,一是全面梳理集團媒體生產傳播體系和融合業務發展布局,研究制定集團推進媒體深度融合規劃和實施方案,在推進集團媒體融合發展上切實做到有共識、有目標、有路徑、有措施。二是在融合新聞中心二期建設基礎上,穩步推進廣播媒體融合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全媒體新聞指揮中心功能,確保全媒體融合新聞采編工作順暢開展;進一步優化全媒體新聞生產激勵機制,鼓勵集團各內容生產部門積極、有效地為集團新媒體部門生產和輸送內容。三是要在穩定傳統業務、有效防控風險的基礎上,探索融合媒體產品開發、股權置換、延伸產業開發等創新業務。
作為“媒體融合”的發展產物——CUTV(深圳臺),從開始組建就以全新的機制呈現。CUTV(深圳臺)緊貼媒體融合需求發揮作用,依托深圳廣電集團內容做好全方位資訊服務工作,爭取將集團所有節目資源調動起來。同時,CUTV(深圳臺)利用覆蓋全國優勢,將集團衛視、地面頻道的節目進行多次有效傳播。通過全媒體融合新聞指揮中心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動、聯動、資源共享。目前深圳衛視、新聞頻率、都市頻道等傳統媒體已經與CUTV深圳臺、“壹深圳”之間的互動日臻完善,成效顯著;尤其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互動、聯動日益頻繁,“壹深圳”首頁還開設專題專欄,轉載決策層內容和重大優質評論專欄,在“壹深圳”客戶端及時推出“書記、市長一席談”“每日資訊”“熱點”“娛樂”“生活”等豐富多彩的內容。此外,“新聞直播”“軍情直播間”“回頭看”“記者幫”等欄目相繼開通,深受國內外網民的追捧;同時,開設的“登錄贏積分、換大獎”互動項目也廣受好評。
為不斷拓展媒體融合的深度和廣度,深圳廣電集團還把廣播視頻化及資源共享問題作為“媒體融合”一個突破口來抓,將全國廣播的品牌節目——新聞頻率《民心橋》作為試點節目,從廣播記者外采視頻化和廣播重要節目或重點時段節目視頻化方面著手突破,在廣播、電視、新媒體資源共享的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形成合力。為了激勵采編人員更多參與全媒體融合業務,提高全集團上上下下對融合發展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圳廣電集團還出臺《全媒體記者新聞采編制度》,對于達到相關考核標準的采編人員適度提高工資,未達標人員將參加集團組織的學習、考試及培訓,并優勝劣汰。
伴隨“媒體融合”的深入推進,深圳廣電人對“互聯網+”情有獨鐘,他們嘗試把互聯網上最受歡迎的“節目”搬到電視上來。從2016年開始,深圳廣電集團連續兩年在深圳衛視全新推出一檔“新技術、新業態、新人才”電視直播節目——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 該節目播出后,相關新聞伴隨著權威數據的公布,人們驚嘆:本該跑火的“跨年明星演唱會”,竟然沒跑贏一場知識分享類型演講的收視率?而且,這是深圳衛視這家都市電視臺自1984年成立以來第一次拿到全網收視率第一的“桂冠”!
這一跨年演講直播節目,是深圳廣電集團踐行“互聯網+”發展戰略的一大創新,旨在串聯起優質內容、優質客戶和有影響力的人物,打造全新的“品質IP”節目帶。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逐漸成為知識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大IP。在電視黃金時段辟出長達四個小時的直播,彰顯了互聯網與電視媒體的強大內容粘性和完美結合,開辟了傳統媒體跨年節目的新路徑,現已成為高端精英人群的一個跨年新儀式,同時朋友圈刷“羅胖”的經典語錄也成為跨年的一種新風氣。據統計,僅“2016羅振宇跨年演講”在互聯網上播放量就破百萬。因此,深圳廣電集團創新推出的《跨年演講》就是一個屬于PUGC的傳媒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也是從互聯網走向電視盛開的一朵絢麗玫瑰。
(作者單位: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