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媛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會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新三板助推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高 媛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會計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但在企業融資上卻困難重重,原因包括企業自身存在不足、與銀行信息不對稱、政策支持力度有限等。新三板在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上具有促進企業規范發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優勢。應通過完善做市商制度、推行新三板轉板機制、加強企業信息披露等措施,發揮新三板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作用。
新三板;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備受國家決策層的關注。2015年1月10日,國家科技部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充分激發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力,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但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高風險、高投入的原因,融資難一直是阻礙其發展的關鍵因素。2006年設立的新三板市場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開辟了一條新渠道。但由于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新三板市場仍有許多不足,現階段應大力完善新三板市場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促進作用。
2006年中國證監會在中關村科技園區進行試點,將部分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非上市公司納入“股權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由于新納入的企業屬于科技型的高新技術企業,與之前企業性質有所不同,因此被稱為“新三板”。2012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新三板市場開始成為全國性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交易平臺。此后新三板市場有了較快發展,2013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356家,2014年底增長到1 572家,2015年底達到了5 129家。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已經超過9 500家,總股本高達5 490億股。可見,新三板市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與主板市場相比,新三板市場的主要特點包括:從市場定位來看,新三板市場主要定位于創新型、創業型、科技型的中小企業,而主板市場主要定位于有較強盈利能力的大中型企業;從上市條件來看,新三板市場僅要求掛牌企業的資本不少于人民幣500萬元,無其他過多的財務指標要求,而主板市場對企業上市要求較為嚴格;從審核時間來看,新三板市場只需半年左右,且不需要證監會發審委核準,由券商內核通過即可[1],而主板市場上市需要一到三年以上,且上市程序繁瑣。因此,新三板市場融資效率高、費用低,能夠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途徑。
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服務,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市場開拓能力,但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其融資難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科技型中小企業一般規模較小,治理結構不完善,導致企業信用等級比較低、擔保能力不足,這是企業融資難的根本原因[2]。首先,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發展初期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從事科技研發,企業發展潛力難以估計,投資風險較高。因此,企業創始人除了向周圍親朋好友籌集資金外,很難吸引其他投資者進行風險投資。其次,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缺乏專業的管理方式,沒有專業會計人員對公司經營狀況進行規范記錄,導致企業的財務狀況混亂,不能向外界提供完整的財務報表和信息資料,使投資者難以對企業進行全面評估。再次,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存在嚴重的信用問題,為了籌集資金可能會進行財務造假,或者不及時償還債務,甚至存在逃債、賴債的觀念。最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土地、房產等固定資產數量少而無形資產比重較高,缺少足夠的抵押物,導致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不愿意為其提供貸款[3]。
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銀行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4]。企業可以根據公開途徑去了解銀行的貸款政策等信息,但由于需要貸款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多且財務制度不健全,導致銀行不能全面掌握企業信息,不能對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發展前景進行合理估計。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需要對企業生產經營、抵押物以及擔保人情況進行信貸風險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金額不高,但銀行的審批和發放程序卻并不因此減少,企業與銀行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銀行放貸成本高漲[5]。相比之下,由于大型企業財務制度健全,企業與銀行間的信息不對稱相對較低,銀行更愿意把資金貸給經營狀況良好、信用等級高、財務報表健全的大型企業。
盡管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但對企業融資的政策支持力度仍然非常有限,缺少專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所設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相反,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日本等都專門設有政策性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我國政府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扶持力度仍然不夠,部分企業稅收負擔較重,不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此外,我國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配套法律法規并不完善,雖然早在2003年頒布了《中小企業促進法》,但在金融、信貸、財政等方面仍存在許多不足,不能有效幫助和指導企業開展融資。近年來,我國日益活躍的民間資本豐富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企業進行民間融資時面臨一定的金融風險和欺詐問題。
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時,要求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了達到新三板掛牌目標,就會加強對企業內部工作的調整與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企業規范發展。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之后,需要根據證券公司等專業機構的要求進行信息披露,這將使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規范企業自身的財務制度,并吸引更多的機構投資者。科技型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后進行財務和各項信息披露的同時,也有助于企業擴大知名度,提高社會公眾形象。此外,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有助于吸引科技創新型人才向本企業聚集,而且新三板掛牌也增強了企業股權的流動性,有助于企業通過股權激勵計劃提高員工凝聚力,留住企業發展所需的核心人才。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原融資渠道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但由于信息不對稱使得企業融資困難,掛牌新三板后有助于企業提高信息披露程度,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而且,企業掛牌新三板后,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關注,吸引券商、風險投資等為企業進行融資服務,極大地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新三板市場主要采取定向股權融資的方式,企業掛牌新三板后可以向特定對象增發股票,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并且,新三板掛牌提高了企業股權的流動性,使股權成為很好的抵押物,有利于企業通過股權質押來獲得信貸融資,大大改善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向金融機構融資時缺乏有效抵押物的問題。此外,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主辦券商的持續督導下,對資本市場規律和各項法規的認識更加全面,為以后企業進入主板市場融資奠定夯實的基礎。
新三板市場是我國政府為了改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搭建的一個連接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投資者的股權交易平臺,使企業在不能上市的情況下也能通過掛牌新三板來進行股權的公開轉讓和融資。為了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掛牌融資,許多地方政府配套出臺了促進中小企業掛牌融資的優惠政策[6]。例如,對企業的掛牌費用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以降低掛牌成本,在企業成功掛牌后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開辟擬掛牌企業的綠色服務通道等。
雖然新三板市場為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新渠道,但是由于新三板市場發展時間較短,仍需在如下方面進一步完善。
我國新三板市場仍然處于建設初期階段,提高市場流動性是當前亟需解決的一大難題。做市商制度從推行以來,在提高市場流動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要完善市場監管體系,監管部門要做到嚴格執法,加強對做市商交易制度下市場參與者的教育和管理,對虛假披露、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采取嚴格監控措施,完善責任追究機制。做市商應健全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包括結算管理、財務管理等制度,并建立內部稽核制度,定期不定期的進行內部審核,提高做市水平[7]。其次,要放寬做市商準入要求,擴大做市商的數量,增加做市商之間的競爭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做市商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新三板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最后,改革交易制度,目前新三板市場制度建設不完善,交易規則存在漏洞,應改革協議轉讓制度,逐步推行做市商與競價交易相結合的混合交易制度[8]。
隨著掛牌新三板的企業越來越多,企業的發展狀況也不盡相同,部分企業經過發展后,雖然滿足上市的條件,但是也只能和普通企業一樣,通過申請IPO才能上市,程序繁瑣而且等待時間較長。我國各層次資本市場之間應該建立轉板機制,搭建一個新三板市場與場內交易市場的“綠色通道”,使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在達到主板、創業板的上市標準時,可以直接申請在主板或創業板上市,提升掛牌新三板企業上市審核速度,降低企業上市成本,激發科技型中小企業進入新三板市場掛牌的積極性[9]。并且,轉板機制有利于解決新三板企業更高的融資需求,為優質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融資平臺,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新三板市場已經轉板的企業超過250家,面對越來越多的掛牌企業轉板需求,制定新三板轉板機制已成為大勢所趨。
與場內交易市場相比,新三板市場的信息披露采用最低披露要求,即企業自愿披露原則。許多企業在“自愿”的原則下采取“不報,少報”等行為,使得企業披露的信息過于簡單,對于年報和半年報的報告內容不夠具體,增加了信息的不對稱性[10]。這將有可能降低市場投資者的投資意愿,最終損害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的利益。由于新三板市場的特殊性,在信息披露上不可能象場內交易市場那樣嚴格,為了更加規范掛牌企業信息披露內容,提高企業信息透明度,應在廣泛征求并吸收市場和監管機構意見的基礎上,對信息披露進行差異化安排,不斷完善新三板市場的信息披露體系,促進掛牌企業健康發展。
[1]林安霽,林洲鈺,2012.“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模式與對策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5).
[2]何君光,王軍禮,2016.發展新三板私募債券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J].人民論壇(6).
[3]侯富強,黃惠意,2014.我國新三板市場的發展現狀與中小企業融資分析[J].特區經濟(6).
[4]蘇雅,2015.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6).
[5]姬會英,2011.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探析[J].特區經濟(2).
[6]趙燕,2016.“新三板”市場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新金融(3).
[7]馬琳娜,李政,李建軍,2015.做市商制度對我國新三板市場的影響[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8).
[8]韓秀萍,2016.做市商制度對新三板市場的影響——基于做市商實踐的研究[J].金融發展研究(5).
[9]羅立立,2012.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創新——基于“新三板”的視角[J].商業會計(9).
[10]田娟娟,邢天才,2014.擴容后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風險[J].金融論壇(11).
(責任編輯:C 校對:T)
F832.51
A
1004-2768(2017)08-0039-03
2017-05-3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稅收優惠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傳導路徑及其績效評估”(16YJC630091);2016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學生科研立項項目;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項目“審計質量影響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效應嗎?”(CXJJ2017005)
高媛(1992-),女,河南信陽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財務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