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生
出版數字化轉型中的教輔編輯管理
□楊玉生
本文結合現實中的互聯網發展,先簡單闡述了教輔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性以及怎樣加快出版社數字化轉型;其次,講述了教輔編輯管理對于出版社產品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對傳統的編輯人才要求的簡單介紹引出數字化時代對于編輯人員的新要求;最后,講述了在新要求下對教輔編輯管理思路的轉變。
數字化時代;管理;教輔編輯;轉型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網絡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科技快速發展,信息交流便捷,人們開始逐漸遠離紙質的閱讀方法,選擇在網上讀一些碎片化的文章,甚至是那些需要慢慢品讀、來回咀嚼的文章,如傳統優秀的小說、散文、詩歌等。在這個越來越浮躁、生活節奏逐漸加快的社會,人們開始追求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網上瀏覽文章來“節約時間”,但這樣的方式也使人們對于看過的東西瞬間就遺忘。同時,這也是對傳統出版社的猛烈沖擊。百度、搜狐、360等瀏覽器含有大量豐富的資料,縮短了人們尋找材料的時間,這也使傳統的教輔材料鮮有問津,人們不再享受漫長地尋找知識的過程,而是選擇了更快的方式——網上搜索。這些是傳統出版社目前面臨的大問題。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不被社會所淘汰,傳統出版社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問題。
在這個網絡已經滲透到各個年齡段的時代,從小學生到中學生再到大學生,都開始使用網絡查找資料,甚至一些學生已經在網上學習、上課,很多高校已經開始實施網絡教學與實體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并逐漸傾向于網絡教學模式,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使人們越來越依賴電腦、平板、APP等平臺去學習、閱讀。不僅如此,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使信息量也在逐漸加大,一系列瀏覽器的存在使大容量信息查找更加方便,這樣一來不管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已經不再滿足于紙質閱讀所給予的內容。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媒體融合已經成為發展和繁榮編輯出版事業的必經之路,而教輔出版社作為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的出版社,更要結合讀者對于知識的特殊要求,實現由傳統出版的方式到數字化出版方式的轉變。①這些社會的變化對于傳統的教輔出版社來說是很大的沖擊,也是新的機遇與挑戰。出版社發展的市場環境與政策環境都要求教輔出版社必須進行數字化轉型,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在傳統出版市場逐漸萎靡的險境下生存下來。數字化出版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潮流,若要在出版社行業中保持競爭優勢,教輔出版社也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實行數字化轉型。②
雖然網絡的迅速發展對于傳統的出版產業是一個不小的危機,但同時也伴隨著機遇。適應市場的需求,實現完美的數字化轉型,就會打破現在傳統出版社尷尬的局面,使教輔出版社更上一個臺階。
想要實現教輔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出版社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平臺,不管是自己出版社研發的軟件還是與其他新媒體合作,這個平臺一定要和出版社的教輔材料切合,出版社可以在已有的ERP系統的基礎上,新增數字內容協同編輯、資源管理、銷售管理等功能,初步建成適合數字化出版的信息平臺;③其次,及時更新平臺的信息內容,對于數據的收集要采用最新的數據庫,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然后,要豐富信息平臺上的內容形式,比如在平臺上進行教學,將課堂與課下作業利用數字化平臺聯系起來,增加家長和學生的學習互動環節,在平臺上模擬實驗,吸引學生的興趣;最后,結合學生與家長的心理,進行良好的宣傳。但是,現如今盜版現象很嚴重,使一些好的創意不能得到發展,這也是數字化轉型不能良好發展的原因之一。這需要國家和政府制定更加詳細的有關保護版權的規定,加強民眾的版權意識。
不管是對于出版社還是其他任何公司,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好的管理者起到引導、推動企業發展的作用。公司內部具有優良的管理系統,才能使公司持續穩定發展,對于出版社也不例外。教輔出版社對員工嚴格管理,才能使出版社良好穩定地發展。
對于教輔出版社的編輯而言,收集材料、編輯材料、校對材料需要嚴謹與細心,一個標點的錯誤、一個小數點的遺漏都會造成嚴重的錯誤,可能損失讀者。換言之,只有好的管理、嚴格的管理,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保證教輔的正確率,使讀者對出版社產品的品質更加放心,從而提高出版社的聲譽。如果沒有好的管理,那么員工就沒有奮斗的力量;出版社內部沒有凝聚力,沒有創新,無法吸引讀者的興趣,讀者就會對這個出版社失去信心,出版社也不會長久發展。一個出版社對編輯的管理質量與出版產品的質量息息相關,與讀者對本社產品的美譽度也是息息相關的,決定了出版社的未來。所以,教輔出版社有一個優良的管理系統,才能更好地保證出版社的產品質量,從而贏得讀者的心,使出版社持續穩定地發展。
教輔編輯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案頭工作,也就是處理書稿的文字內容;二是策劃工作,以處理選題、營銷方面為主。而具體的工作是選題策劃、組稿、審稿、裝幀、付印、營銷。傳統的編輯一般會同時承擔這兩方面的職責,隨著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這兩方面的工作已經開始被不同的人擔任。而這兩方面的工作需求的人才是不太一樣的。負責案頭工作的編輯需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要有想象能力,對于各個方面的知識有所涉獵。這類編輯人員需要細心嚴謹,在審稿過程中不能出現常識性的錯誤,對于某一方面的知識要有正確的了解。而對于負責策劃工作的編輯來說,需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善于與他人交往,類似于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所具備的特點。除此之外,編輯還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迅速判斷市場需求,找到吸引讀者的內容,以新的方式、新的角度抓住讀者的眼球。
數字化轉型對于傳統出版社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對于編輯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機遇。既然傳統出版社的數字化轉型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那么為了適應出版社數字化轉型,編輯人員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轉變,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編輯工作是具有文化屬性的社會活動,它對于傳播人文思想、指引輿論導向、達成價值共識都具有重要作用和重要意義。然而,出版方式的變革、編輯知識的有限、管理模式的局限都在阻礙出版社數字化的轉型。④在這個過程中,誰先掌握了適應數字化發展的技能,誰就掌握了發展的先機。
在新時代的新要求下,編輯人員要了解新媒體,掌握運用新媒體的技能,在新的數字化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觀點。編輯人員要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善于快速接納新生事物,并且能將新生事物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擁有創新能力和敏銳的洞察能力,在繁雜的信息市場上迅速找到讀者想要的信息,抓住讀者的心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⑤同時,編輯人員要不斷地學習理論,主動投身于實踐中,并及時思考總結,增加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才能更好地勝任數字化出版社的工作,使出版社的書籍更具有信服力;最后,編輯人員也要提升數字化技術,將數字化與編輯相結合來提升編輯力。編輯理念的堅守與前行、知識結構的調整與擴展以及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是期刊編輯工作轉型中的重要途徑,也是對期刊編輯人才的新要求。
對于一個出版社而言,好的期刊編輯和優良的管理系統同樣重要。編輯力是一個出版社的核心戰斗力,而編輯隊伍的凝聚力和編輯人員的能力對編輯力非常重要,而加強編輯人員之間的凝聚力是管理者所要考慮的問題。嚴格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在數字化轉型的特殊時期,管理者更要發揮引領的作用,給編輯一定的空間,使編輯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出版機構此時對編輯人員的篩選也極為重要,錄取能夠在新的數字化時代下發揮自己能力的編輯人員,會使出版社的管理更加簡易。一個好的管理者不是告訴他的員工應該怎樣做,而是讓他的員工自己明白該怎樣做。
注釋:
①任曉霞.媒體融合背景下如何助推教育出版數字化轉型[J].科技與出版,2016(08):103-106.
②岳偉.教輔出版數字化轉型策略研究[J].中國報業, 2015(06):79-80.
③施高翔.建設面向數字出版信息化平臺的思考[J].科技與出版,2016(01):80-82.
④施業家.數字時代下期刊編輯工作的再認識[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119-123.
⑤顏冬.數字時代出版編輯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通訊世界,2015(23):295.
(作者單位:《中學生學習報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