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大江中學(226200)
張丹紅●
?
激發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江蘇省啟東市大江中學(226200)
張丹紅●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提升質量效果、形成良好循環的有效因素.興趣不僅能激發學生源源不斷的內在情感和原始動力,還能在一定的激勵、呼喚和鼓舞中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最大限度去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從而促使他們在學習實踐之中有效增強自主意識和創造精神,充分展示學生的思想、觀點,從而堅實地步入數學王國.
情感交流;合作學習;設置問題
在教與學的關系上,我國古人強調教必有趣,以趣促學.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南宋朱熹指出:“教人未見趣,必不樂學.”現代教學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
為了促成學生終身發展,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就成為其中的關鍵,而情感態度及良好行為習慣的生成靠什么?靠學而有得,有成就感同時有發自內心深處的愉悅感,有來自師長來自社會的肯定性評價.現在的教學強調學習過程的體驗,注意不是模仿,而是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索過程,生成學生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及成就感.留給學生觀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必須十分充足,沒有足夠的觀察與探索,三維目標難以實現.教師應通過諸多環節與學生產生交流感情的共鳴,培養學生具有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進一步感染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積極熱情情、主動參與性,更加全面地展示自己思維空間領域.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一時間,圍繞《標準》的這一要求,基本上每位數學教師都有意識地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學生小組學習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在課堂上講清合作規則,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方法: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如何汲取他人的長處,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
通過教學活動學習,觀察到有這樣一個學生,他平時總是粗心大意的,導致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顯眼兒,但也確實有些“小聰明”.這下可找到了“發光”的舞臺,居然在小組里游刃有余地扮演起了“講師”的角色.更令我驚奇的是:曾一再在我印象中被判為所謂“差生”的那個學生,在積極地學會了本組的解題方法后,竟然也收到了自己的“徒弟”,她還蠻洋洋自得的.
如在學習圓一章中,討論以下四個命題,其中真命題的是:(1)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等于65度,那么它的頂角為50度;(2)到一個角兩邊的距離相等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3)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4)菱形是軸對稱圖形但不是中心對稱圖形. 通過合作學習問題討論讓學生明白“圓”在數學中的重要地位,不僅要認真讀書,把圓的知識牢固理解,把圓的來龍去脈弄清楚,而且要把相關知識網絡化,有序儲存,注意一題多解,一題多想,一題多聯,一題多變,不斷總結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從而靈活、創造性地應用知識解題.對其他知識點的學習也應如此,從不同側面、多角度、全方位地研究它,學習它,應用它.
只有當某種活動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時,內驅力就可以在他們中產生巨大的力量,就可以活躍參與某種活動.教師提出的問題成為學生合作的一種需要時,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其中,并樂意為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而合作.正如英國作家蕭伯納說的:“兩個人各有一種思想,交流后各自便有了兩種思想,甚至還會產生思想的火花.”由此可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和思考,學會探究,經歷探究的過程,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強調學生的親身感悟,相應的評價應是建立在“發展觀”之上,貫穿于探究學習全過程的多元評價,不能只注重探究結果,淡泊發展過程.
問題能夠引發學生思維意識,調動其思維積極性.此處的問題教學僅為提出問題的課堂教學,并不是整個問題的解決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設置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認知沖突,引發其學習熱情.“問題教學”并不只是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更主要的是要營造與創造環境來幫助學生自主發現與提出問題.如變式教學即對問題進行不同層次、角度與情景的探究,以顯出問題本質特點,揭示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因此,一節數學課的導入、一個問題的提出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是推動學生努力學好數學知識的內在動力,它不僅保障學生情緒高漲地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響.“學則須疑”,通過設疑引發學生興趣,然后經過討論分析,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學習過程要緊密抓住抓牢學生情感態度觀、認知心理觀,學生對各種新穎事物有很大興趣的好奇天性的認知特點,在潛移默化的誘導中傳遞給學生相應的知識.
[1] 劉錫鳳.淺談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3):26-27.
[2] 呂小霞, 孫江先.巧用評語,激發興趣——對數學作業批改的改革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4(09):11.
[3]朱彩霞.淺談興趣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3(7).
G632
B
1008-0333(2017)14-0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