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安縣紫石中學(226600)
程 堅●
?
初中化學翻轉課堂實施路徑探微
江蘇省海安縣紫石中學(226600)
程 堅●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通過課堂傳授知識,學生掌握知識,通過課后作業等形式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翻轉課堂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同,是在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前提下,教師把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學生主動地探究解惑、完成作業、運用知識或得到老師個性化輔導等,從而實現了學生主體主動參與教與學的過程.
初中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關于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也成為老師重點教學的內容.初中化學,可以說是幫助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基礎階段,要想為其建立一定的化學學習思維,老師不妨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思路,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地位.在對實際的初中化學課堂展開調查后,本文對翻轉課堂的實際運用方法提出自一些建議,希望能為老師以后的教學,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是人們的生活有了實質性的改變,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也得以豐富.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化學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在對這門包羅萬象的學科進行“翻轉課堂”式的教學時,僅僅依靠老師的口語表述,是難以幫助學生對知識內容做到全面理解的.對于電教手段在“翻轉課堂”的上的引入,老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不妨學校的計算機教室里專門購置一定數量的平板電腦,增大學生利用電教學習的頻率,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營造出更為直觀化的學習氛圍.
為了達到“翻轉課堂”理想的教學效果,老師可以結合恰當的教學內容,利用電教手段在課堂上創設出相關的學習情境來,努力營造出活躍化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深入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中來.電教化的教學手段,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的認識,例如在模擬鈉在氯氣中燃燒的現象時,老師可以用模擬實驗來詳細演示在形成離子化合物時,鈉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氯原子得到電子變成陰離子;帶相反電荷的離子相互作用形成離子化合物,它構成粒子Na+和Cl-,通過細致的演示,學生能對知識點有個清晰的理解.此外,“翻轉課堂”的教學活動改變了以往那種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環境,這就將原本“一人灌輸”的教學方法,改變為了“眾人參與”的學習模式.所以對于這樣抽象的知識教學,老師應該精心準備適當的教學素材,如PPT、動畫或小視頻等,這樣才能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一定的保障.
要想確保“翻轉課堂”具有一定的學習效果,除了提高電教手段的硬件建設外,為了鼓勵學生的學習意識,老師在課下的時候,不妨制作相關的微課視頻,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就是在課前通過微課視頻的教學,幫助學生展開預習,及時的發現自身的學習問題,如果微課視頻的質量較差,那么很可能會在課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降低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物質構成的奧秘》這個章節的內容時,由于這個單元的基本概念較為集中,且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十分的密切,所以老師不妨在課前借助微課視頻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記憶,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在“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課時里,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展示一些相關的圖像信息,比如晾曬衣服,欣賞花卉等,幫助學生明白微粒的的基本特性;在“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中,老師也可以將一些物質的分子構成圖插入到視頻講解中來,對那些肉眼難以觀察的內容,進行模擬演示.像干冰是由CO2分子構成的,金剛石則是由C原子構成的,食鹽NaCl則是由Na+和Cl-構成的,這些內容都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前建立用分子認知的觀點對混合物與純凈物進行認識.還有像石墨的分子結構,碳60的構成等,通過虛擬演示,能讓學生明白細微的化學變化是如何在分子間完成置換的.幫助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建立一定的認知基礎,提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效率.
“翻轉課堂”的教學核心,就是依靠相關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老師在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引導時,也需要在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有所考量,這樣一方面可以契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學生已經掌握的學習基礎上,做出更為合理的引導.初中階段的化學學習趨于入門,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也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加以培養,這樣才能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當下的教學環境中,老師不能再固守傳統教學思想,一味采取灌輸教學的手段.要開放教學思維,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內容的建設中來,積極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思路,在化學學習的基礎階段,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能力,這樣對其以后的發展,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
G632
B
1008-0333(2017)14-0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