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邳州市運河中學(221300)
孫晉源●
利用演示實驗,開展“知識生成式”教學
江蘇省邳州市運河中學(221300)
孫晉源●
在高中物理演示實驗中,很多物理現象與規律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如此,演示實驗在知識生成過程中為學生形成物理概念,以及抓住物理規律提供幫助,從而使知識更加明晰.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生成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演示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常用教學方法.實驗演示分為好幾種,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在學生中開展實驗器材演示,也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畢竟由于實驗器材的限制,教師能夠采用現在演示的比較少,因此進行演示時應該進行優化.教師應該注重信息的傳輸,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注重學生對于演示內容的理解,加強學生思維的提升.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普及率越來越高.高中的實驗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演示也是非常常見,那么如何才能將實驗的效益擴大化呢?首先,我們應該在實驗中穿插一些關于實驗內容的拓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其次,利用多媒體把相關知識到實驗演示中.比如:在教學LC電磁振蕩電路,學生只了解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現在震蕩分析過程中都運用到了計算機,那么如何才能最大化實驗效益呢?那么教師不妨就可以用計算機進行穿插教學,比如讓學生利用電子計算的軟件功能去模擬電路,也可以播放動畫讓學生觀察,無論是哪一種方式結合了計算機知識,讓學生可以學習如何運用計算機.除了計算機的知識外,教師還可以拓展一些科學知識,物理中融入科學知識對于學生理解物理有著很好的幫助.比如在教學水波的干涉、衍射過程中,對于學生而言這些知識還不是太難,那么教師可以引入聲波光波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學習一些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利用這些知識解釋學生生活中的疑惑點,這樣的演示實驗有趣生動,知識面廣拓展學生的信息獲取通道.
物理實驗對于學生而言需要的是直觀可感性,學生在生活中也是經常會遇到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但是學生并不能用科學的知識解釋這些現象,但是對于這些可觀的現象,學生對于這些內容是非常感興趣的.投入到物理實驗之中,學生對于實驗要想產生興趣,那么要讓學生的第一印象比較好.學生在學習實驗時第一印象肯定是從實驗的可觀可感性出發的,畢竟學生現在的探索心理非常的濃厚,對于新鮮事物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為了幫助學生投入實驗中,激發學生對于分組實驗的興趣,老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結合實驗開展情境教學法的效益更高,因為在往常教學中,學生對于實驗不愿意去探究,因為沒有什么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實驗中的收獲可能是非常低的,采用情境演示就可以讓實驗變得具有吸引力,而且教師注重了實驗的可感性,那么物理實驗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比如教學探究影響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實驗,傳統實驗中由于絲線的偏角很小,很難觀察到三個偏角的大小的不同,將實驗進行改進,利用感應起電機讓小球產生偏離,這樣的話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我們知道,很多傳統的物理實驗雖然非常受學生的歡迎.但是,由于實驗的過程太過繁瑣,占用課堂的時間比較長.因此,這些實驗就需要進行優化.實驗的最終目標就是讓學生都明白實驗原理以及學會實驗操作,那么這個核心的內容只要讓學生體會到了,實驗其他的一些步驟就可以加以省略,有些實驗的內容已經超過了學生需要學習的范圍,學生的思維是不容易理解的,學生也不需要現在去理解.實驗需要發揮的效果應該是讓學生理解現在所學內容,為以后的思維拓展提供幫助,幫助學生理解實驗過程中的必要成分.比如:在教學“電荷及其守恒”時,因為這個實驗學生一開始沒有太多接觸,因而會顯的有些陌生.但是學生現在不需要全部理解這些內容,在實驗中設置一個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會不斷的解決自己的疑惑.而且現在的教材改革也趨向于簡單到苦難,學生一開始學習的知識并不難,實驗步驟優化后學生是比較容易理解知識的,從而達到實驗反饋知識,幫助學生記憶理解知識的效果.
提到實驗一開始想的就是教師開展實驗,學生進行觀察,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社會進步,現在的實驗設施完善許多.學生都可以自己去實驗,或者小組之間合作進行實驗.但是這些實驗大部分都是驗證性實驗,驗證性的實驗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驗證心中的猜想帶給學生一個正確的現象.但是實驗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層次,還需要幫助學生提升思維,那么就需要開展探索型實驗了.探究性的實驗對于教學重難點的教學也是有著很大幫助的,這些問題解釋起來是比較繁瑣的,而且老師也不一定能夠將這些知識巧妙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是實驗卻不相同,學生在實驗中是自己一步一步思考得出的結論,理解程度自然是非常深入的.例如:在教學楞次定律時,學生通常會抱怨這部分的內容太難理解了.那么教師就可以開展小組活動,將實驗變成一個探究性的實驗,首先告訴一下學生大致的實驗過程,接著讓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探索楞次定律的探索,學生在實驗中也可以自己進行一定的拓展,學生需要注重實驗的創新.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知識的生成,要充分利用課程基地各場館實驗器材,并且要注重優化實驗,提升學生在實驗中的收益.既然課堂的主體都是學生,那么實驗也應該以學生為主.在學生可以自主進行的情況下,盡量讓學生去探索實驗,提升自身的思維層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本文是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第十一期立項課題《基于“高中物理課程基地”的多維教學方式研究》(課題編號:2015JK11-L044)研究成果
[1]張麗萍.淺談物理演示實驗的“包裝”[J].教學與管理,2015(19).
[2]張雙衛.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中的實驗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5(02).
[3]王少榮.研究學生心理狀態,做好物理演示實驗[J].新課程學習,2014(05).
[4]繆志聰.課程基地能否讓課堂煥然一新[N]. 中國教育報. 2011-09-22 (002)
G632
B
1008-0333(2017)09-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