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科學教育是幼兒科學的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序·魔方來到我們班
四月初的一天,易朗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色彩鮮艷的魔方,吸引了許多孩子的注意。恰巧這段時間,有一檔非常火爆的科學類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正在播出,我也被里面賈立平、菲利克斯、奇安弗蘭科等大神玩得出神入化的小東西——魔方吸引了,于是我也去購買了魔方,并利用業余時間初步掌握了還原魔方的方法。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考慮能不能在班內開展魔方教學,啟發孩子們的潛力,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時機,遲遲未能行動。現在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于是,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這個魔方我也會玩,你們想不想看看?”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好!”
我拿過魔方,興奮地說:“孩子們,看好了,見證奇跡的時刻來了……”只見我十指齊動,一會兒工夫就把一個打亂的二階魔方還原了。
“王老師,你太厲害了!”孩子們為我歡呼、鼓掌。
我趁熱打鐵地問:“你們想學嗎?”
“想!”孩子們說。
“想比老師還厲害嗎?”我問道。
“想!”我把孩子們學習魔方的熱情徹底點燃了。
離園后,我通過班級微信群向家長們簡單介紹了今天向孩子們展示魔方的情況,并把玩魔方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好處也發到群里,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肯定,紛紛表示支持孩子學魔方。有了家長們的支持,我的魔方教學也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前言·魔方簡介與好處
魔方,又叫魯比克方塊,是匈牙利的建筑學教授魯比克在1974年發明的,至今已有43年歷史。魯比克當初發明魔方的時候,僅僅把它當作一個教學用具,以此來幫助學生增強空間變換能力。之后,魯比克教授發現把混亂的顏色方塊復原竟是個有趣的難題,因此魔方被作為一種智力玩具開始大量生產,隨即風靡全球。它與中國人發明的“華容道”、法國人發明的“獨立鉆石”并稱為世界三大智力玩具。
玩魔方有哪些好處呢?
1.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度,鍛煉雙手合作技巧,在手和大腦協調配合的過程中,刺激感官發育,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增強辨識形狀、顏色的能力,實現對幼兒智力的開發。
2.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在魔方還原的過程中,孩子需要記憶相關的公式和步驟,還原的次數多了,孩子的線性記憶會升華成肌肉記憶。
3.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做事往往容易分心,在還原魔方的過程中是需要十分專注的,這種專注力的鍛煉,對于孩子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4.開發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提高思維敏捷度,豐富想象力、激發創造力。研究表明:小時候學過魔方的孩子,在中學接觸立體幾何課程時,要比其他孩子掌握得好。
5.魔方花樣繁多、玩法各異,可以培養孩子不斷挑戰自我、堅韌不拔、不言放棄的優秀品質。
6.親子共玩,促進和諧親子關系。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練習、一起比賽,作為一種家庭娛樂方式,把大人和孩子都從電視、電腦、手機中解救出來。
既然有這么多的好處,那玩魔方是不是只有那些智慧超群的神童才能學會呢?適不適合普通的幼兒園孩子們呢?有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呢?
我在網上查閱了很多資料發現,只要掌握了原理,4周歲以上的孩子也是完全可以復原魔方的。但是,在全國開展玩魔方活動的幼兒園卻少之又少,據我所知僅僅有五六家,而且只有開展此活動的宣傳信息,并沒有具體的教授過程,可以借鑒的經驗幾乎為零。我不禁有些迷茫,不知該如何進行,可我并沒有放棄,抱著摸索實踐的心態,開始了我的魔方教學。
開始·在摸索中前進
俗話說: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我從自身開始加強學習和鍛煉,走上了瘋狂學習魔方的過程:從網絡上搜索各種文字教程、圖片教程、視頻教程,并逐一細致琢磨、反復練習,起床后、睡覺前、工作間隙、飯前飯后我都拿著魔方在琢磨,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瘋狂地學習之后,我對二階魔方和三階魔方的還原方法逐漸熟練起來。
自己學會了,但怎樣把自己學到的方法變成孩子們能接受、能理解、生動有趣的內容教給他們呢?我又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
一切還得從魔方開始,我反復對照各種視頻教程、圖文教程,通過各種方法的分析和練習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再回歸到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我決定從零開始,讓孩子們先掌握二階魔方“層先法”——意思就是一層一層復原,這是目前最流行、最容易理解的一種方法。
發展·小試牛刀
第一節魔方課開始了,我有些激動,也有些緊張…—
孩子拿著自己的魔方,興高采烈地向我展示,并和其他小朋友相互比試“誰的好看,誰的好玩”,熱烈地討論著。
首先,我把從網上搜到的一個孩子轉魔方的視頻給孩子們看,只見那個孩子不僅能用兩手轉一個魔方,還能左右手各轉一個魔方,同時用腳轉一個魔方,手腳齊動,三個魔方眨眼間就被還原了。
孩子們都驚呆了,發出“太厲害了”的感嘆。
孩子們的熱情再次被點燃了,我順勢引導說:“想不想像他一樣厲害?”
“想!”孩子們說。
我說:“光想是不夠的,還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認真練習,熟能生巧,才能達到像這個小朋友一樣厲害。”
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我接著說:“今天我們來學習最基礎的二階魔方。”
我手持一個二階魔方,說:“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個還原好的二階魔方,一共有六個面,這六個面的顏色分別是:上黃下白,前藍后綠,左橙右紅。”
我一邊說,一邊給孩子們展示,“還原二階魔方,首先需還原第一層,即是還原白色面以及與之相連的四面第一層的色塊,看我手中的魔方,這就是完成后的效果……”
“首先,找到帶白、紅顏色的小塊,白色朝上,紅色朝自己,并且把這一塊放在對著自己這面的左上角……”
對中班的孩子來說,認識單一的顏色是非常簡單的事情,絕大多數孩子是能一下說出老師所指色塊的顏色的。但是,對我所說的“帶白、紅顏色的小塊”,很多孩子還不能很好地理解,有的認為:只要白色和紅色挨著,就是找對了。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別突出強調,又給孩子們解釋了一遍:什么是“帶白、紅顏色的小塊”,白色、紅色必須是在二階魔方八個小塊中的同一個小塊上,才算是找對了,在二階魔方中,同時帶白色、紅色的小塊有兩個,但是符合“白色朝上,紅色朝自己,并且把這一塊放在對著自己這面的左上角”這個條件的小塊卻只有一個。
萬事開頭難,孩子們剛剛接觸到一個新鮮事物,對它的一些屬性和術語還不熟悉,需要和它進行更多的磨合。這一節教育活動,我并沒有把還原魔方的第一步教完,而是讓孩子們自己琢磨,自己理解我說的話,自己在尋找白紅、白藍、白橙、白綠這四種小塊的過程中,與魔方逐漸熟悉起來,與魔方成為好朋友。
晚上,在班級微信群里,家長們熱烈討論著孩子們回家后向他們講述的學習魔方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家長們也把自己的疑問紛紛提出來,我一一給他們進行解答。午夜的鐘聲已經敲過,還有家長在群里提問……
推進,多措并舉共助魔方“開枝散葉”
第二天早上入園的時候,婧冉小朋友的家長激動地跟我說,他昨天晚上熬了一個通宵來學習魔方,以前曾經學過,但是早就忘了,我又把他的熱情點燃了起來,因此自己琢磨了一個晚上。
隨著教學進度的逐步深入,我越來越意識到:家長是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家長的理解能力畢竟比孩子高,學習起來肯定比孩子學得快。所以,每次教學活動結束,我都會把今天所學的內容發到班級微信群里,供家長們學習。有的學得快,有的學得慢,學得快的幫助學得慢的解答疑問,這樣互幫互助,促進更多的家長學會魔方。
家長學會了,可以在家里教孩子。當孩子在屢次嘗試都失敗的情況下,將魔方交到家長手里,然后家長輕輕松松地將魔方還原,孩子眼神中的那種崇拜就別提了!還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把轉魔方作為一種親子游戲,不僅能促進轉魔方技術的提高,還融洽了親子關系,把大人和孩子都從電視、電腦、手機中解救出來,使孩子迷上魔方,愛上魔方。
孩子們之間也可以互相學習,三五小伙伴相約家中、廣場,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比試,在玩樂中提高了技術水平。
為了鼓勵孩子們,我對每次學習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和進步較大的孩子都進行獎勵,一張小小的表揚信、一顆甜甜的糖果、一次當小班長的特權、一段在班級微信群里公布的表演視頻,都為他們注入了無限的動力,孩子們得到獎勵之后那自信的神情,不亞于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冠的時刻。
高潮,親子展示放光彩
經過一個多月的課堂學習、群中答疑、親子同練、模擬比賽,班里絕大多數孩子都掌握了二階魔方的還原方法,并且在我園的升旗儀式上,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展示了我們班開展“魔方教學”活動的成果:他們神情專注地手持魔方,隨著主持人一聲“開始”,立刻十指飛速地撥動著,被打亂顏色的魔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還原了,一張張可愛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成功感和幸福感。
在場的老師和家長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臺下的小觀眾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為選手們加油助威。
讓幼兒的智慧在指尖上流淌,手巧心靈,心靈手巧。玩魔方,不僅鍛煉了幼兒手指的靈活性,還培養了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記憶力等智力構成要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幼兒的心理素質。
小魔方,大智慧,玩轉魔方,挑戰自我。我們期待更多的小朋友,走進五顏六色的魔方世界,玩出快樂,玩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