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點以沈撫新城為例,總結沈撫新城的城市功能定位與產業發展定位,通過對《沈撫新城總體發展規劃》進行深入的解讀,分析其中對沈撫新城的產業定位,提出沈撫新城產業發展過程中產業交替升級戰略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產業空間布局和資源優化與生態融合等相關對策,提出戰略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意義。
【關鍵詞】沈撫新城;產業結構;生態產業
1、沈撫新城產業發展現狀
沈撫新城地勢平坦開闊,由北向南漸高,海拔在60米至70米之間,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冬季為東北風,年平均氣溫為7°C,沈撫人民的母親河渾河貫穿城市中心,核心區兩大湖泊成為城市重要景觀節點。距沈陽奧體中心18公里,距撫順中心區南站16公里,距桃仙國際機場25公里,距營口港200公里,距大連港380公里。
2、沈撫新城產業發展主要問題
2.1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協調
沈撫經濟區整體呈現“強心弱邊”的態勢。沈陽市的產業發展較快,且在區域中占有中心城市的優勢地位,周邊的鐵嶺、遼陽、鞍山等城市不如沈陽發展的快。同時,沈陽市處于區域發展初期向中期過度,即集核向點軸發展。在發展過程中,這種點軸發展會弱化二產,沈陽的第二產業發展規模較大,與周邊城鎮產業雷同并出現同質化特征。
2.2產業鏈條短,產業集群發展方向不清晰
沈撫新城的大部分企業相互之間基本沒有產業上的緊密聯系。多年來一些大企業一直孤立在那里,沒有或很少有就近配套全面的企業,一些企業考慮到遠距離的物流成本,尤其是采購成本增加,企業能夠就近采購的多為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零部件,而且比例很小。沒有產業集聚,大企業不可能完全走出過去的老模式,實現企業組織的自我創新發展。同時,關聯產業的發展也因此受限制,造成產業鏈缺失,不能成線,成片發展。
2.3資源配置及其建設開發效率低
沈撫新城目前地區產業發展進程較低,主要集中與石油化工業、冶金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高污染、高耗能行業范疇。要加快沈撫新城的產業發展,首先要加快沈撫城鎮化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創造合適的市場環境,構建系統的區域經濟體系,促進空間市場一體化,減小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差距。
3、沈撫新城產業發展的戰略
3.1二三產業的交替升級戰略
本文的分析表明沈撫新城區域范圍內的第三產業雖然比重在逐年提高,但是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卻沒有相應地提高,一、二、三產尚未形成規模經濟效應,今后有待深化內部結構,提高產業發展質量。與國際國內發達地區比較,沈撫新城現代服務業發展還存在較大差距,覆蓋面狹窄、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現代化信息程度不高、企業發展環境有待改善等初級階段特征還比較明顯。針對這些問題,確定三大目標,首先,構建一、二、三產現代服務業體系:其次,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信息業、以及要素市場、物流業和倉儲運輸等生產性服務業;最后,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活性服務業;最終達到前期為二產帶動三產發展,后期三產帶動二產發展的相互作用。
3.2產城協同的人居推升戰略
3.2.1用地規劃布局
(1)工業用地布局
東陵片區工業用地集中布置在沈撫大道以南、107省道以西片區。集中建設中國智能港,規劃形成四大產業園區。分別為:建材和機械加工業產業園、智能電子產業園、智能材料及新材料制造業產業園以及太陽能產業園。
(2)倉儲用地布局
東陵片區規劃倉儲物流用地適度集中布置,結合產業園區,在南部產業片區中部形成的一處倉儲物流區。為地區產業園區的發展提供倉儲、物流、中轉、交易等功能,培育區域物流中心。
(3)居住用地布局
沈撫新城(東陵區)居住用地布置相對集中,相對完整。規劃結合白沙河、蘇撫灌渠等水系建設,以及沈撫鐵路站點的建設來布置居住用地,以創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學習環境,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居住空間。
沈撫新城(棋盤山區)居住用地規劃形成五個居住組團,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相對完整。東部和西部居住組團以二類居住為主,中部三個居住組團以一類居住為主。
(4)綠地水系布局
棋盤山片區的綠地水系規劃分為“三帶,三區、多點”。“三帶”:規劃區內依托舊站河和滿堂河及渾河形成的三條生態景觀帶;“三區”:分別是以高坎生態城、世博園、東陵公園為背景,依托綠化、水系形成的三個人文景觀區。“多點”分布在規劃區內形成多處重要的景觀節點。
3.2.2產業布局
沈撫新城沈陽東陵片區規劃產業園區面積1 5.5平方公里,規劃產業用地規模899.6公頃,占園區總建設用地規模的20.3%。六個產業園區高力汽車文化產業園,占地規模5平方公里;文化創意產業園,占地規模1平方公里;建材和機械加工業園,占地規模4平方公里;智能電子產業園,占地規模2.5平方公里;太陽能產業園,占地規模4平方公里;智能材料及新材料制造業園,占地規模4平方公里
3.3資源優化的生態融合戰略
沈撫新城的產業發展中的第三產業和工業對能源的消費開始由重數量逐步向重質量轉變,而潔凈能源的迅速發展,優質能源比重的提高,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對于第三產業和工業而言,能源產業與第一產業的相關性并不明顯,第三產業和工業與能源產業均存在一定的均衡關系,說明第三產業和工業與能源產業的相關性更加密切。
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強化重復原生資源利用的管理,可以從宏觀上保護自然資源。企業要使用生態工業、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發展思路來指導沈撫新城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這即是加快發展沈撫新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態規律的內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