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濟建設推動了國有企業和基礎建設的進程,高速公路作為我國交通的大動脈,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所以在高速公路橋梁工程建設中對造價控制更加嚴格,根據不同的承包方案進行不同的體系控制。在這個大背景下,如何把造價管理真正的落實成為了我國相關部門的工作重點。本文針對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造價控制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造價;控制;思考
我國整體區域的連接主要紐帶就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橋梁作為整個工程的側重項目,資金投入非常大,為了保證高速公路工程的順利完成,需要對工程的造價進行評估和管理。如何做好整個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造價的管理,不僅僅需要相關施工單位的認真工作,也需要各種方面的資金把握,本文將分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1、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造價管理
工程的造價包括的方面非常多,不僅僅是項目的融資、工程投入和建設項目的管理,還有工程合同的管理和整個工程項目實施造價的管理。這里面不僅僅需要對價格的控制,還有相關人員的管理投入。在保證工程的質量的基礎上,維護各方面的利益,達到合作方的滿意,也要降低造價投入。
1.1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的最高限額的控制
在整個工程的開展之前,設計人員會針對實際情況擬建議書,按照相關規定編制出各個方面的投資估算,經過相關部門的核算,寫進承包方的合同中。在進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階段,投資估算是核心內容,按照國家的規定進行審批,符合國家計劃的造價控制標準。在初步設計中,針對橋梁工程需要仔仔細細的核算,因為按照每一部分的投入來算,橋梁工程是資金的主要投入方面,根據分配比例,進行最高限額的規定。所謂工程造價的最高限額,就是在優化方案上面,進行危險評估和地段考察,把資金空間擴展到最大。
在施工圖確定之后,工程規模和投入也就基本確定了,降低造價只能在管理方面進行減少,每一小項目的單價進行控制,從此將整個工程的造價降低,在最后結算的時候,大約可以節省工程項目的6%~10%左右。
1.2人工費的控制和材料費的控制
人工費用的控制主要是人員數量的控制,減少低效率的工作人員,在人員管理和技術培訓方面多投入,合理進行勞動安排,減少無效勞動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降低人員的資金投入。也可以選擇將這項投入設為固定值,進行比例安排,比如人員工資占60%,管理培訓20%,剩下的作為突發狀況處理資金。
材料費的控制相對人工費來說比較難控制,因為材料費占據整個工程資金的60%~70%,節約空間比較小。在材料選擇之前可以進行競標,對市場行情進行調查,選擇最優的材料渠道,提高工程質量的同時還能降低資金投入。在施工的時候,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節約材料,提高對材料的使用管理,比如加強現場管理、合理放置材料,減少運輸費用等等。充分考慮材料倉庫的位置,盡量減少材料二次運輸所帶來的損耗,可以減少2%~3%的資金投入。
有的材料投入非常高,比如橋梁的下部結構建設,不僅僅需要鋼筋,還需要橋墩的設立。作為超耗損材料,就要特別注意現場工人的使用情況,嚴格控制使用量,進行數據記錄,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就是與材料承包方進行長期的合作,保證材料質量的同時,建立合作關系,由于用量比較大,材料價格也會有所降低。同時還可以延長付款時間,可以讓承包公司進行充分的資金周轉,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2、加強高速公路橋梁工程造價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滿足國家的公路建設需求
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重視,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大,近幾年全國各地都出臺各種計劃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面對大規模的公路建設工程的需求,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迫在眉睫,為了讓工程造價進入最優狀態,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橋梁工程的科學管理可以降低整個工程0.2~0.3個百分比。
2.2公平競標、合理承包的需要
許多企業面對公路的大市場,在國家法律的壓力之下,需要一個更加干凈的市場環境,隨著各地區的政策出臺,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就需要對承包方進行監控。保證競標的公平、科學合理的承包方案,不僅僅提高投資方的收益,更給國家帶來建設保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面對工程的大數據中,每個百分點都非常重要,在與承包方信任的基礎上,加強對各方面的造價管理。
2.3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需求
有效控制造價就需要轉變現在的管理觀念,將工程造價的重點轉移到工程開展之前的資金規劃上面,尤其是設計階段。在前期階段,積極推行最大限額設計的機制,包括對風險評估的投資,都需要非常的重視。很多橋梁工程建設缺少風險事故的評估,往往在一些意外中增大資金的不必要投入,浪費5%~10%的非工程資金。
結語:
高速公路作為一個國家項目,受到國家的重視,高速公路的資金投入相當于國家的稅收收入,所以施工方不僅僅是承擔國家的責任,更是全國人民的信任。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師進行資金的規劃,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管理機制,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資金投入側重點,但是最終的目的是找到最優方案,對物質資源、人力資源、消費開支進行嚴格的管理,保證資金的真正落實到每一個項目的建設。本文的分析只是少部分的觀念,整體的大環境更需要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共同努力,改變整個公路工程的市場風氣,提高施工的質量,拉低造價門檻。